數學簡易方程?方程ax±(×÷b)=c(a,b,c是常數)叫做簡易方程。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表示兩個數學式(如兩個數、函數、量、運算)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解”或“根”。那么,數學簡易方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小學數學教材里,簡易方程可分為下面兩種情況殲頌返。
(1)只需一步運算解答的簡易方程
①求未知的加數
解法:從和中減去已知的加數。
例 解方程x+36=97
解:97是兩個數之和,36是已知的加數氏饑。所以
x+36=97
x=97-36
x=61
②求未知的被減數
解法:把差加上已知的減數。
例 解方程x-55=48
解:48是差,55是減數。所以
x-55=48
x=48+55
櫻昌x=103
③求未知的減數
解法:從被減數中減去差。
例 解方程200-x=95
解:200是被減數,而95是差。所以
200-x=95
x=200-95
x=105
④求未知的因數
解法:把積除以已知的因數。
例 解方程7x=91
解 91是積,7是已知的因數。所以
7x=91
x=91÷7
x=13
⑤求未知的被除數
解法:把商乘以除數。
例 解方程x÷29=75
解:75是商,而29是除數。所以
x÷29=75
x=75×29
x=2175
③求未知的除數
解法:把被除數除以商。
例 解方程432÷x=27
解:432是被除數,而27是商。所以
432÷x=27
x=432÷27
x=16
簡易方程
第八部分
簡易方程第九部
數學術語
1.定義:方程ax±(×÷)b=c(a,b,c是常數)叫做簡易方程。
2.解簡易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將方程兩邊同帆正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適當的數;將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適當的數。最終求出問題的解。
判斷方程求解過程中兩邊加上(或減去)以及乘以(或除以)的同一個數是否“適當”,關鍵是看運算的第一步能否使方程的一邊只含有帶有未知數的那個數,第二步能否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未知數,即求出結果。
列簡易方程解應用題是以列代數式為基礎的,關鍵是在弄清楚題目語句中各種數量的意義及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選取適當的未知數,然后把與態頌悔數量有關的語句用代數式表示出來,最后利用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例如: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如果兩個方程的解相同,那么這兩個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方程的同解原理:
⒈方程的兩邊都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同一個等式所得的方程與原方程是櫻逗同解方程。
⒉方程的兩邊同乘或同除同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方程與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做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重要方法:
⒈認真審題
⒉分析已知和未知的量
⒊找一個等量關系
⒋設未知數
⒌列方程
⒍解方程
⒎檢驗
⒏寫出答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是2x表示,兩個x相加,或者是2乘x。
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如下:
1、X+4=10,X+4-4=10( )。
2、X-12=34,X-12+12=34( )族塌。
3、X×8=96,X×8○( )=96( )。
4、X÷10=5.2,X÷10○( )=5.2( )。
解簡易方程:
1.方程的意義,含有未耐穗或知數的等式就是方程,兩個條件有未知數還得有等號。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等性的性質一:等式兩邊加上或者減去同一個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4.等式性質二: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方程的解是求出的未知數的值,解方程是指求方程解的過程。
5.檢驗的方法:使昌伍方程左邊=方程的右邊即可。
一、簡易方程
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數,兩者缺一不可。
(2)方 程 和 算 術 式 不 同 。 算 術 式 是 一 個 式 子 ,它 由 運 算 符 號 和 已 知 數 組 成 ,它 表 示 未 知 數。方程是一個等式,在山蘆方程里的未知數可以參加運算,并且只有當未知數為特定的數值時, 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使逗型帶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二、解方程
1.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2.解方程的步驟:
(1)去分母;
(2)去括號;
(3)移項;
(4)合并同類項;
(5)系數化為“1”;
(6)檢驗根。
三、列方程解應用題租鉛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意義
用方程式去解答應用題,求得應用題的未知量的方法,可以更清楚題意,從而解決問題。
2.列方程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確定未知數并用 x表示;
(2)找出題中的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檢查或驗算,寫出答案。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
(1)綜合法:先把應用題中已知數(量)和所設未知數(量)列成有關的代數式,再找出它
們之間的等量關系,進而列出方程。這是從部分到整體的一種思維過程,其思考方向是從已 知到未知。
在小學數學教材里,簡易方程可分為下面兩種情況。
(1)只需一步運算解答的簡易方程
①求未知的加數
解法:從和中減去已知的加數。
例 解方程x+36=97
解:97是兩個數之和,36是已知的加數。所以
x+36=97
x=97-36
x=61
②求未知的被減數
解法:把差加上已知的減數。
例 解方程x-55=48
解:48是差,55是減數。所以
x-55=48
x=48+55
x=103
③求未知的減數
解法:從被減數中減去差。
例 解方程200-x=95
解:200是被減數,而95是差。所以
200-x=95
x=200-95
x=105
④知族求未知的因數
解法:把積除以已知的因數。
例 解方程7x=91
解 91是積,7是已知的因數。所以
7x=91
x=91÷7
x=13
⑤求未知的被除數
解法:把商乘以除數。
例 解方程x÷29=75
解:75是商,而老襪29是搭含弊除數。所以
x÷29=75
x=75×29
x=2175
③求未知的除數
解法:把被除數除以商。
例 解方程432÷x=27
解:432是被除數,而27是商。所以
432÷x=27
x=432÷27
x=16
以上就是數學簡易方程的全部內容,方程ax±(×÷)b=c(a,b,c是常數)叫做簡易方程。解簡易方程的基本方法是:將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適當的數;將方程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適當的數。最終求出問題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