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題?初中生物實驗操作考核試題 (1號題 )觀察葉的下表皮 1、組裝、調試顯微鏡(30分):①正確取放顯微鏡(10分)②組裝顯微鏡,升高鏡筒(10分)③ 正確對光、光亮合適(10分)。2、那么,生物實驗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要求考生寫出明確的測定指標(單位時間內的可具度的指標,如每分鐘心跳次數,單位時間內的死亡率或相同數量的水蚤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時間等)。
(2)根據(1)寫出所需要的主要實驗器材,如配置濃度所需要的量度器材、實驗用具、計時等。
(3)根據(1)寫出主要的實驗步驟。
(4)表中要反映出不同濃度梯度、對照組、實驗重復次數、單位時間,平均值等。
具體舉一例如下:
(1)水蚤每分鐘心臟跳動次數
(2)顯微鏡、秒表(計時)、量筒、燒壞、載玻片、蓋玻片等
(3)①用蒸餾水稀釋煙草浸出液原液,配成3種不同濃度的溶液
②用吸管吸取水蚤,放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調節光線,在顯微鏡低倍鏡下觀察:
③用引流法引流,觀察和記錄一定時間內水蚤在蒸餾水(對照)及不同濃度煙草浸出液中心跳次數,重復三次;
④整理實驗資料,算出每分鐘心跳的平均次數,做出評價。
1. 實驗設計題歸類
1. 1 課本實驗重組改進型
例題1 據藥理研究,一種茅草的根內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將它開發成一種保健飲料。該產品是否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此作為實驗研究課題。請你完成下面的實驗鑒定報告。
(1)實驗目的:鑒定一種茅草的根是否含有還原性糖和淀粉。
(2)實驗原理:還原性糖可用________試劑、淀粉可用_________試劑來檢測。
(3)實驗器材:一種茅草的根、所需試劑、刀片、載玻片、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滴管。
(4) 設計實驗步驟:
① 鑒定還原性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鑒定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鑒定還原性糖的實驗操作中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該題為2001年上海高考題。此實驗設計步驟是以高二課本“實驗一”為藍本,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旨在考查學生利用課本實驗基礎知識對新情境材料的分析和探究能力。
Ⅰ.實驗步驟
(1) 測定植物的凈光合作用強度,方法步驟是:
①在甲、乙兩裝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NaHCO3溶液;裝置乙作為 對照組 ;
②將甲、乙兩裝置放在_同等強度光照下、溫度等條件
表格中的:1、右2、左
(2) 假設紅墨水滴每移動l厘米植物體內的葡萄糖增加或減少1克,那么植物的呼吸速率是( 3 )克葡萄糖/小時,植物的實際光合速率是 (12 )克葡萄糖/小時。假設每天光照15個小時,一晝夜積累葡萄糖( 108)克(不考慮晝夜溫差的影響)。
解答:告訴你一個技巧,以后只要是密閉裝置看到NaOH或NaHC03溶液,那么一定是氧氣體積的變化導致液滴移動的,因為NaOH(一般只用于測呼吸作用)吸收了co2,只需考慮o2.。如果是NaHCO3(一般用于測凈光,注意真光是直接測不出來的,所以要結合呼吸作用),那么密閉容器內co2將始終保持平衡的狀態,也就是說不會對容器的體積產生影響。
簡單的歸納就是:NaOH測呼吸作用-體積只會縮小 (氧氣消耗了)
NaHC03測凈光合作用-體積只會變大 (產生氧氣)注意:這句話只適用于適宜條件下,也就是凈光大于零。
第二題最后一個空的解答:真光=3+12=15一天真實光合作用產生=15*15小時=225
一天的呼吸作用是 =3*24小時=72
所以 一天積累量=225-72=153
做七年級下冊生物的實驗練習題要認真,學會灑脫;出錯要少,檢查要多;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生物的實驗題,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下冊生物實驗題目
1、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魚肋骨經過煅燒后,剩余下的是_______。它與骨的__________有關。
(2)骨的脫鈣實驗證明骨中含有___ _____,它與骨的_________有關。
2、根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3、“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實驗中,從紗布包內向清水中滲出許多白色物
質,此物質是 ,遇碘液變為 ;紗布中黃白色的膠狀物質是 ;
擠壓花生種子后在白紙上留下一個印跡,說明食物含有
4、回答下列有關探究實驗“測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問題:
(1)探究時有玉米、花生和葡萄三種食物供選擇,你認為應當選擇______為實驗材料,理由是______.
(2)探究時可作出的假設是______.
(3)探究過程中,除食物外,所有條件均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單一______,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擾.盡量減少能量損耗的目的是為了______,使得到的能量數值更準確.
(4)為了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度,需設置平行重復實驗,取實驗數據的______值.
5、當我們細細咀嚼饅頭時 ,會覺得有甜味。
樺尺蛾是一種棲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樹干上的昆蟲,一般為淺色,它借助與環境相似的體色躲避鳥類天敵。在工業污染區,黑色樺尺蛾的數量有增多的趨勢。為證實兩種體色的樺尺蛾因環境不同,進行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設: 。 (2)實驗步驟:1)選擇工業污染區A和 地區B;2)收集樺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顏料分別標記黑色蛾若干;3);4)一段時間后用誘蛾燈誘捕,記錄、統計結果。(3)實驗結果:如表1。根據表內數據在右下空白處繪制A、B兩地區不同體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圖。表1樺尺蛾釋放數和回收數地區項 目淺色蛾黑色蛾工業污染區A釋放數400500回收數52150B釋放數500600回收數6030 (4)結論: 。 (5)分析與評論: 1)人們觀察到工業污染導致樹皮變黑,從這個角度解釋上述實驗結果。 2)已知樺尺蛾的體色有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為了進一步探究樺尺蛾的黑色與淺色的顯隱性關系,有人將一對黑色蛾與淺色蛾雜交,F1 中黑色蛾與淺色蛾的數量比為1 :1。請利用F1 的餓,在此基礎上設計遺傳試驗完成探究。 ①試驗步驟: 。 ②結果與分析: 。 答案:(1)在工業污染區,黑色蛾數量占優勢(合理即給分)(2)1)非工業污染區 3)將標記的不同體色的蛾分別釋放到上述兩地區(3)見右圖(4)在工業污染區,黑色蛾數量占優勢;在非工業污染區,淺色蛾數量占優勢(5)1)不同污染程度區域的樹皮顏色不同,使停歇在樹上不同體色的蛾被鳥類捕食的概率不同,導致它們的存活率不同。
以上就是生物實驗題的全部內容,級別:碩士研究生1、運用科學原理指導實驗解生物實驗設計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在審題中最關鍵的是要明確實現本實驗目的的科學原理。例如2000年理綜實驗高考題中“血液中的鈣離子在血液凝固過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