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中國茶的歷史,中國茶的歷史和文化

  • 歷史
  • 2024-03-26

中國茶的歷史?8、明代:據(jù)今600多年,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拿來當藥用。9、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制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那么,中國茶的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國茶的歷史和文化

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歷史

萌芽時期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fā)現(xiàn)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國以前,茶以物質(zhì)形式出現(xiàn)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開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萌芽階段。

形成時期

唐代,物質(zhì)基礎豐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們也開始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中國茶文化在唐朝開始形成,標志就是780年陸羽著的《茶經(jīng)》。以后唐代又出現(xiàn)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采茶記》、《十六湯品》等。

興盛時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礎,中國茶文化在宋代就開始了興盛發(fā)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階層,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jié)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斗茶風起,帶來了采制烹點的一系列變化。這些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

普及時期

在經(jīng)歷了唐宋的發(fā)展,中國茶文化在明清時期開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zhì)地、花紋千姿百態(tài)。

中國茶的歷史簡介50字

從廣義上講,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從狹義上講,著重于茶的人文科學,主要指茶對精神和社會的功能。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文化的發(fā)展經(jīng)歷以下幾個階段:

①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②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③唐代茶文化的形式

④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⑤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⑥現(xiàn)代茶文化的發(fā)展

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chǎn)7500噸發(fā)展到1998年的60余萬噸。茶物質(zhì)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lián)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xiāng)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qū)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生產(chǎn)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jié)”,如福建武夷山市的巖茶節(jié),云南的普洱茶節(jié),浙江新昌、泰順和湖北英山及湖南信陽的茶葉節(jié)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

中國茶的種類

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建都臨安,把中原的儒學文化也帶到杭州。據(jù)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臨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壺拎水者沿門點茶。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兇吉一事,點杯鄰里茶水。”宋《咸淳臨安志》中記有“歲貢茶葉”,可見當時杭州的茶葉已列為貢品。其實最早關於杭州茶葉的記載見諸于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中提到的“錢塘天竺、靈隱兩寺產(chǎn)茶”。作為名茶之鄉(xiāng)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夢梁錄》裏這樣描述:“茶館插四時花,掛名人畫,裝點門面。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夜市于大街有車擔浮鋪者,點茶湯以便游觀之人。茶起之時,需奏樂鳴鼓,非同尋常。”明《西湖游覽志》稱:“老龍井產(chǎn)茶,為兩山絕品。郡志稱寶云、香林、白云諸茶,未若龍井茶之清馥雋永也。”清乾隆下江南時,曾到龍井胡公廟。品茶后,贊不絕口,遂封胡公廟前18棵龍井茶樹為御茶。龍井茶葉由此聲名大振,盛譽久享。

杭州余杭區(qū)的徑山寺,處於山巒重疊,林木蔥籠\的西天目山中。宋孝宗御書“徑山興圣萬壽禪寺”,號稱“江南禪林之冠”。清康熙書寺名“香云禪寺”。徑山環(huán)境幽靜,樹林密布,流水潺潺。徑山寺建于唐代,是讀佛、論道、參禪、品茗的好地方。青山綠水品香茗。

甌海茶山2024年發(fā)展規(guī)劃

歷史發(fā)展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茶樹,田螺山是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xiàn)的、我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

秦統(tǒng)一中國后,促進了四川和其他地區(qū)的經(jīng)濟交流,種茶和飲茶才由四川逐漸向外傳播。先流傳至長江流域。

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相如在《凡將篇》中提到的“荈詫”就是茶;西漢末年,在揚雄的《方言》中,稱茶為“蔎”;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約成于漢朝)中,稱之為“荼草”或“選”。

西漢后期到三國時代,茶發(fā)展成為宮廷的高級飲料。如在漢代《趙飛燕別傳》中,有一節(jié)關于飲茶的記載。漢成帝崩,“后(即帝后)寢驚啼甚久,侍者呼問,方覺,乃言曰:適吾夢中見帝,帝自云中賜吾坐,帝命進茶。左右奏帝,后向日侍帝不謹,不合吸此茶。”這就說明在當時,茶已成為皇室中的一種飲料了。

東漢的《桐君錄》(撰人不詳)中謂之“瓜蘆木”;南朝宋山謙之的《吳興記》中稱為“荈”;東晉裴淵的《廣州記》中稱之謂“皋蘆”。

西晉到隋朝,茶逐漸成為普通飲料。關于飲茶的記載也日益增多。《廣陵吾老傳》中載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競買”之句,說明茶已逐漸成為普通飲料。

5世紀,北方飲茶相效成風。六七世紀再傳播到西北。隨著飲茶習慣的廣為傳播,茶葉消費量迅速增加,從此,茶葉成為中國各族人民普遍喜愛的一種飲料。

簡述中國茶葉的六個發(fā)展歷程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群體茶藝活動。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飲茶始于中國。茶葉沖以煮沸的清水,順乎自然,清飲雅嘗,尋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點。同樣質(zhì)量的茶葉,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沖泡技術不一,泡出的茶湯會有不同的效果。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講究茶的沖泡,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泡好茶,要了解各類茶葉的特點,掌握科學的沖泡技術,使茶葉的固有品質(zhì)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yōu)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huán)境一般由建筑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干凈。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shù)。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搭設茶室,讓人們小憩,意趣盎然。

以上就是中國茶的歷史的全部內(nèi)容,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制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并且蓋碗茶、工夫茶盛行。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大全|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波多野结衣VA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人妻无码免费大全|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av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无码|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