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寧德市質檢歷史?寧德市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這片土地上的人類文明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萌芽。寧德市原名寧德縣,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間,當時隸屬于福寧府。到了民國時期,寧德縣隸屬福建省閩海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寧德縣隸屬福安專區。1988年,寧德縣撤縣設市,改名為寧德市,成為福建省的一個地級市。那么,2017寧德市質檢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古越先人在此勞動生息。到了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設溫麻縣,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為長溪縣。元至元二十三年 (公元1286年)升為福寧州。后幾經變更,至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為福寧府。辛亥革命后,1913年府廢,閩東先后屬東路、閩海道、第二、第一、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年6月—12月,區內各縣相繼解放。解放后設福安專區,專署駐福安城關,轄福安、福鼎、寧德、霞浦、壽寧、周寧、柘榮七縣。1956年劃進原屬閩侯專區的長樂、連江、羅源三縣,撤柘榮縣。1959年劃長樂、連江二縣歸閩侯專區,增進原屬南平專區的松溪、政和二縣。1960年,松溪、政和合并為松政縣。1961年恢復柘榮縣。1962年劃羅源歸福州市,撤銷松政縣,恢復政和、松溪二縣。1970年專署遷駐寧德城關,改稱福安地區(閩東地區),同時劃松溪、政和二縣歸建陽地區,增進原屬閩侯地區的連江、羅源、古田、屏南四縣,再次撤銷柘榮縣。1975年重新恢復柘榮縣,1983年4月劃連江、羅源為福州市管轄。1988年原寧德縣改設為寧德市。1989年福安縣設為福安市。1995年福鼎縣改設為福鼎市。 1999年寧德地區改設為寧德市
寧德,位于中國福建省東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寧德地區,有許多古建筑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繁榮與變遷。以下是一些寧德擁有超久遠歷史的古建筑:
霍童古城:霍童古城位于寧德市霍童鎮,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古城始建于唐代,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修繕和擴建,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古城內有許多古建筑,如霍童文廟、霍童縣衙等,展示了古代寧德的歷史風貌。
寧德文廟:寧德文廟位于寧德市區,是一座供奉孔子的古建筑群。文廟始建于宋代,后經過多次修繕和擴建,形成了現今的規模。文廟內有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建筑,展示了古代儒家文化的魅力。
福安南少林寺:福安南少林寺位于寧德市福安市,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佛教寺廟。寺廟始建于唐代,是中國南方禪宗的發源地之一。寺廟內有許多古建筑,如大雄寶殿、藏經樓、鐘鼓樓等,展示了古代佛教文化的繁榮。
霞浦天后宮:霞浦天后宮位于寧德市霞浦縣,是一座供奉媽祖的古建筑群。天后宮始建于明代,后經過多次修繕和擴建,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天后宮內有大殿、配殿、戲樓等建筑,展示了古代海神信仰的盛況。
周寧縣學宮:周寧縣學宮位于寧德市周寧縣,是一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建筑。學宮始建于宋代,是古代士子們求學的地方。
寧德市八都鎮云淡村士主廣靈候王的歷史典故是士主廣靈候王的行為和品德。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士主廣靈候王的行為和品德,深受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世流傳著許多有關他的美好傳說和典故。據說,在唐朝時期,云淡村遭受了連年的旱災,田地干裂、莊稼枯萎,人民們生活異常艱難。王聽聞后,立即組織人員趕往災區,為當地百姓籌集糧食和物資,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據《讀史方輿經要》,五代時閩置寧德縣,原為長溪縣的寧川鄉和古田縣的感德鄉,合為寧德,以二鄉名命名。
唐開成(836-840)中析長溪縣寧川置感德場。
五代唐長興四年(933)升為寧德縣,歷屬長樂府、福州、福寧州、福州府、福寧府、閩海道。
1949年8月15日解放,屬福安專區、地區,寧德地區,1988年撤縣設立縣級寧德市。
1999年撤銷寧德地區設立寧德市,原縣級寧德市改為蕉城區。
蕉城區素有“山海旅游城”之美譽。
畬族民俗風情獨特,畬族文化歷史悠久,"中華畬族宮"是全國畬族同胞朝圣地,設有國家級民俗旅游專線。
被著名詩人郭沫若譽為“三都良港舉世無、水深港闊似天湖”的三都澳,既是世界深水良港,又是山海兼備、風光旖旎的風景區。
城西郊建戚繼光公園,白鶴鼻山挺拔秀麗。
西北郊基亭岡有烈士墓、紀念碑。
東北郊有天王寺景區,鏡臺山與南郊玉女峰為市區左弼左輔,玉女峰麓南祭公園有飛瀑流泉、怪石奇巖。
天后宮(媽祖廟)為1937年國共合作談判地點。
霍童宏街宮是1933年寧德縣蘇維埃 *** 駐地。
支提山,唐末列為中國名勝“三十六洞天”之一,明代永樂帝題贈“天下第一山”,支提寺(華嚴寺)為中國佛教重點寺院。
虎壩橋頭獅子峰,“幽谷隱龍潭,深山藏古寺”。
寧德市的歷史沿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這片土地上的人類文明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萌芽。
寧德市原名寧德縣,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間,當時隸屬于福寧府。到了民國時期,寧德縣隸屬福建省閩海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寧德縣隸屬福安專區。1988年,寧德縣撤縣設市,改名為寧德市,成為福建省的一個地級市。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寧德市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成為了福建省的重要經濟城市之一。
寧德市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其中包括了許多古村落、古建筑和古文化遺址。這些文化遺產見證了寧德市的歷史變遷,也成為了當地人民寶貴的財富。
寧德市還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包括許多美麗的山水風光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也為寧德市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總的來說,寧德市的歷史沿革可以概括為從清朝雍正年間至今的演變過程,經歷了多次行政區劃和名稱變更,最終在1988年成為福建省的一個地級市。寧德市不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地理環境,還擁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
以上就是2017寧德市質檢歷史的全部內容,寧德屬東南沿海印紋陶文化系統,早在一至二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晉太康3年設立了縣治,元至元23年設立福寧州,清雍正12年升為福寧府,民國23年設行政督區,解放后設福安專區,1971年6月改寧德地區。閩東有許多文化古跡和傳說。寧德:寧德市隸屬于福建省,別稱閩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