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歷史簡介?那么,敦煌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敦煌莫高窟的第一位開拓者是樂樽和尚。為了在粗糙的巖壁上作畫,歷代的藝術大師們先在洞壁的四周及頂部抹上草泥,…白堊打底,再繪制壁畫。壁畫畫好后,再配以彩塑。窟內最大的壁畫高四十余米,寬三十余米,最小的高不盈尺。
敦煌壁畫所表現的大都是佛教內容,如經變、本生、佛傳、供養人及因緣故事。例如在257窟中,有根據《佛說九色鹿經》繪制的北魏壁畫。故事大意是:九色鹿王途經水邊,救出溺水者調達。后來,王后慫恿國王要剝取九色鹿皮作衣服,在巡捕九色鹿王時,調達竟告密。調達忘恩負義,遭到報應,國王放九色鹿王歸山。全畫取橫卷式分九個場面表現,人和動物多取側面,背景山水無皴擦。線條有力,色彩濃重,造型具有裝飾性。用深色染外緣,中間漸淺,用白粉點最亮的部分,加強體積感。這是從外來藝術中吸收的“凹凸法”。
http://www.artx.cn/
在內容豐富的敦煌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佛像、神怪、動物、山水畫、建筑畫以及裝飾圖案等,它成為佛教藝術最為燦爛的寶庫。在歷時長久的畫卷上,展現了不同時代的風貌,從效仿西域式樣到逐漸漢化,從顏面體態到服飾裝束,都又復歸漢民族的鮮明特色。它不僅展示了十個朝代壁畫藝術發展的脈胳,而且蘊含著歷史、風情、民俗、神話、山川、建筑等十分豐富的形象資料。
... ...
1、第96窟的彌勒坐像最高,為35.6米。
2、簡介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3、價值
①歷史價值:敦煌石窟營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的悠久歷史,當地有影響的世族與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圍民族與西域的關系,在歷史中沒有或很少記載。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個供養人畫像,其中有一千多條還保存題名結銜。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狀況和歷史線索。
②藝術價值:敦煌石窟營建的一千年歷程,時值中國歷中上兩漢以后長期分裂割據,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統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顛峰而式微的重要發展時期。在此期間,正是中國藝術的程序、流派、門類、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時期,也是佛教與佛教藝術傳入后,建立和發展了中國的佛教理論與佛教宗派,佛教美術藝術成為中國美術藝術的重要門類,最終完成了中國化的時期。
③科技價值:敦煌作為中西交通的樞紐,在壁畫上不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動情景,還留下了寶貴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資料。他們有牛、馬、駝、騾、驢、象、舟、船、車、轎、輿、輦等。常用的交通工具車輛類型各異,牛車有“通幰牛車”、“偏幰牛車”、敞棚牛車,馬車有駟車、駱車,還有駱駝車、童車、獨輪車等,特別是保存了中國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獨有貢獻的獨輪車、馬套挽具(胸帶挽具和肩套挽具)、馬蹬、馬蹄釘掌等珍貴的圖像數據。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城東南2 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創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迄令保存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歷時一千多年的多種類型洞窟735個,其中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唐宋木構窟檐5座。1900年, 于藏經洞(今編號第1 7窟),發現西晉至宋代經、史、子、集各類文書及繪畫作品5萬余件。莫高窟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宏大、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莫高窟:地處中國西北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千米的鳴沙山,風景名勝區境內的鳴沙山東麓巖泉河崖壁上,上下五層,高低錯落,鱗次相比,石窟南北長1600米,石窟大小不一,小的37窟,剛能把頭伸入進去;大的16窟,面積為268平方米,高的96窟,從山腳到山頂,高50米。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其中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的代表。石窟創建于前秦建元二年(東晉太和元年,即公元366年),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個朝代,連續營造達千年之久。現存壁畫和彩塑的洞窟500多個,其中珍存北涼至元各朝代制作的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敦煌彩塑,注重塑與彩的緊密配合,塑造時給敷彩留有恰當余地,,對一些造型上的細節不一一塑成,而是讓線描和色彩來補充。在用色上十分講究協調,而不完全模仿自然形態。這些壁畫和彩塑技藝造詣之深,想象力之豐富,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的偉大寶庫,也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佛教畫廊之一。敦煌石窟位于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植被稀少的溫帶干旱氣候區域內,周圍是一片連綿起伏的茫茫荒漠景觀,分布著溫帶荒漠植被類型。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敦煌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敦煌石窟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采納我的吖~弄了那么多~
早上好!甘肅是我國東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關隘,唐時的驛站,還有穿境而過的絲綢之路,曾經的繁華歷經滄桑之后,在這片蒼涼而寬廣的大地上,留下了無數的人文景觀。甘肅旅游資源 世界遺產:敦煌莫高窟景區。國家5A級景區:嘉峪關文物景區、崆峒山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興隆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蘭州水車博覽園、蘭州五泉山公園、蘭州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黃河石林風旅游景區、天水南郭寺景區、天水玉泉觀景區、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武威沙漠公園、嘉峪關東湖生態旅游景區、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蕭南馬蹄寺風景名勝區、漳縣貴清山旅游風景區、武都萬象洞景區、官鵝溝自然保護區、黃河三峽風景名勝區、松鳴巖風景名勝區、大峪溝生態旅游區、平涼古靈臺荊山森林公園。國家3A級景區:玉泉觀景區、甘谷大像山景區、武山水簾洞景區、金塔鴛鴦景區。
。
2、簡介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3、價值
①歷史價值:敦煌石窟營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的悠久歷史,當地有影響的世族與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圍民族與西域的關系,在歷史中沒有或很少記載。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個供養人畫像,其中有一千多條還保存題名結銜。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狀況和歷史線索。
②藝術價值:敦煌石窟營建的一千年歷程,時值中國歷中上兩漢以后長期分裂割據,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統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顛峰而式微的重要發展時期。在此期間,正是中國藝術的程序、流派、門類、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時期,也是佛教與佛教藝術傳入后,建立和發展了中國的佛教理論與佛教宗派,佛教美術藝術成為中國美術藝術的重要門類,最終完成了中國化的時期。
③科技價值:敦煌作為中西交通的樞紐,在壁畫上不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動情景,還留下了寶貴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資料。他們有牛、馬、駝、騾、驢、象、舟、船、車、轎、輿、輦等。常用的交通工具車輛類型各異,牛車有“通幰牛車”、“偏幰牛車”、敞棚牛車,馬車有駟車、駱車,還有駱駝車、童車、獨輪車等,特別是保存了中國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獨有貢獻的獨輪車、馬套挽具(胸帶挽具和肩套挽具)、馬蹬、馬蹄釘掌等珍貴的圖像數據。
以上就是敦煌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