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諾貝爾獎?1.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包括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魯斯和阿列克謝·葉基莫夫。2.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23年10月4日宣布了這一獎項,以表彰這三位科學家在量子點的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方面的貢獻。3. 蒙吉·巴文迪于1961年出生于法國巴黎,1988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那么,化學諾貝爾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卡羅琳·貝爾托西、丹麥化學家摩頓·梅爾達爾和美國化學家卡爾·巴里·夏普萊斯。
卡羅琳·貝爾托西簡介:
卡羅琳 · 貝爾托西的父親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教授,但她進入哈佛大學后,一度想主修音樂。“我父母不希望我這么選擇。我的一個親戚從事音樂事業(yè),最后卻又不得不去銀行上班來養(yǎng)家糊口。我不太敢違抗父母。”
于是她選擇了包括數(shù)學和科學課程在內(nèi)的醫(yī)學預科課程,并在大一結束時決定主修生物學。她表示:“我大一那會兒并不喜歡普通的化學課。它只是我必須打勾的一個選項而已?!?/p>
令貝爾托西感到化學之趣的是第二年的有機化學課。她打趣道:“同學們對這門課的評價是‘教授簡直在故意為難我們,同學們抱怨要背的東西太多’,但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它,我絲毫不覺得有機化學繁瑣或怪異,它匹配上了我的大腦?!?/p>
一年后,貝爾托西從生物轉(zhuǎn)向化學。當然,音樂事業(yè)并未半途而廢。當許多同學上餐館做服務員賺學費時,她在重金屬搖滾樂隊里演奏電子琴并伴唱。那是20世紀80年代,她所在的樂隊經(jīng)常現(xiàn)身大學派對等活動,演奏原創(chuàng)的金屬搖滾或流行歌曲。
1、丁肇中·物理學獎,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
2、李遠哲·化學獎,1936年生于臺灣,美籍華人(因后來在臺灣從政而放棄美國國籍)1986年,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3、朱棣文·物理學獎,1948年生于美國,美籍華人,1997年獲諾貝爾獲物理學獎,時年49歲1998年6月5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4、崔琦·物理學獎,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華人,1998年獲諾貝爾獲物理學獎,時年59歲
5、賽珍珠·文學獎,193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她也是唯一一個同時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傳語種最多的美國作家。
6、錢永健·化學獎,1952年出生于紐約,美國華裔化學家,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他發(fā)明多色瑩光蛋白標記技術,為細胞生物學和神經(jīng)生物學發(fā)展帶來一場革命。2008年10月8日錢永健與馬丁·沙爾菲、下村修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7、李政道·物理學獎,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國上海。
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介紹如下:
2023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路易斯·E·布魯斯(Louis E.Brus)和美國納米晶體科技公司科學家阿列克謝·伊基莫夫(Alexey I.Ekimov)。
1901年至2022年間,共有189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迄今為止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美國物理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Goodenough)。他在2019年獲得化學獎時已經(jīng)97歲了。他也是諾貝爾獎所有獎項類別中最年長的獲獎者。
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Frédéric Joliot)。與妻子艾琳·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一同在193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他年僅35歲。
其他比較重要的獎項:
1、克拉福德獎
是一項幾乎與諾貝爾獎齊名的世界性科學大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于1980年設立,基金來源于霍爾格·克拉福德(Holger Crafoord)和其妻安娜-格里塔(Anna-Greta)的捐贈。
諾貝爾化學獎歷屆得主有:2022年卡羅琳·露絲·貝爾托西(美國)、摩頓·梅爾達爾(丹麥)和卡爾·巴里·夏普萊斯(美國);2021年戴維·麥克米倫(美國)和本亞明·利斯特(德國);2020年?,敿~埃勒·沙爾龐捷(法國)和珍妮弗·道德納(美國);2019年約翰·B·古迪納夫(美國)、M·斯坦利·惠廷漢姆(英國)和阿基拉·吉田(日本)。
2018年弗朗西斯·阿諾德(美國)、喬治·史密斯(美國)和格雷戈里·溫特(英國);2017年雅克·杜博歇(瑞士)、約阿希姆·弗蘭克(美國)和理查德·亨德森(英國);2016年讓-皮埃爾·索維奇(法國)、弗雷澤·斯托達特(英國)和伯納德·費林加(荷蘭);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瑞典)、保羅·莫德里奇(美國)和阿齊茲·桑賈爾(土耳其)。
2014年埃里克·白茲格(美國)、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美國)和斯特凡·W·赫爾(德國);2013年馬丁·卡普拉斯(美國)、邁克爾·萊維特(美國)和亞利耶·瓦謝爾(以色列)等。
諾貝爾有以下獎項:
一、諾貝爾獎主要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文學獎和和平獎五大類獎項。這是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明確設立的獎項。
二、詳細解釋:
1. 物理學獎:旨在獎勵對物理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物理學的分支包括力學、光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等。獲獎者通常因其在新理論或?qū)嶒灱夹g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而得到認可。
2. 化學獎:旨在獎勵在化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這包括研究化學反應、物質(zhì)結構、合成新物質(zhì)等方面。獲獎者的成就通常對化學領域產(chǎn)生深遠影響。
3. 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旨在獎勵對生理學或醫(yī)學領域做出重要發(fā)現(xiàn)的科學家。這包括對人體生理機能的研究,以及對疾病的治療和預防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獲獎者的成果往往對人類的健康產(chǎn)生積極影響。
4. 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作家和詩人。獲獎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對當代文學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影響。
5. 和平獎:旨在獎勵為促進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或組織。這個獎項的評選標準非常廣泛,可以包括政治、社會、環(huán)境等領域的努力。獲獎者通常致力于解決國際沖突、改善全球狀況等方面的事業(yè)。這些獎項每年評選一次,由瑞典的諾貝爾基金會負責頒發(fā)獎金。
以上就是化學諾貝爾獎的全部內(nèi)容,一、諾貝爾獎主要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文學獎和和平獎五大類獎項。這是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明確設立的獎項。二、詳細解釋:1. 物理學獎:旨在獎勵對物理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物理學的分支包括力學、光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