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歷史?那么,浙江大學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浙江大學具有悠久而豐富的歷史。
1897 年,清光緒二十三年,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在浙江杭州建立,是中國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學制最早創辦的幾所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1910 年 11 月 26 日,浙江巡撫增韞專折上奏清廷,獲準籌辦浙江中等工業學堂。1911 年 3 月 27 日,浙江中等工業學堂正式開學,校址設在杭州蒲場巷楊官弄報國寺(原銅元局舊址)。1913 年浙江公立中等工業學校更名為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20 年浙江省立甲種工業學校更名為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1928 年 4 月 1 日改名為浙江大學。
1910 年 9 月(宣統二年),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創建,校址在杭州市馬坡巷。1912 年,浙江農業教員養成所改名為浙江中等農業學堂,設三年制的農學科。1913 年冬,浙江中等農業學堂改名為浙江省立甲種農業學校,設農學科,校址遷至杭州筧橋。1924 年秋,浙江省立甲種農業學校升格為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求是書院的沿革
1901 年 11 月,求是書院改為浙江求是大學堂;1902 年改稱浙江大學堂;1903 年 12 月,又改為浙江高等學堂;1912 年,浙江高等學堂更名為浙江高等學校;1914 年停辦,1927 年復校。
國立第三中山大學時期1927 年,浙江高等學校恢復,更名為國立第三中山大學,下設文理、工、勞農三個學院,其中工學院由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改組而成、勞農學院由浙江公立農業專門學校改組而成。
1928 年 4 月 1 日定名為浙江大學,1928 年 7 月 1 日起,校名前被國民政府冠以“國立”二字,稱國立浙江大學,下設文理、工、農三個學院。
1937 年 8 月 13 日,中日淞滬會戰打響,戰火很快波及浙江。浙江大學在國民政府的指示下,從 1937 年 11 月開始從杭州往內地西遷,先后經浙、贛、湘、粵、桂、黔等六省,行程近 2600 多公里,于 1940 年初,到達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并在那里堅持辦學長達七年之久,史稱“浙大西遷”。西遷辦學時期,浙江大學曾集聚了竺可楨、蘇步青、陳建功、王淦昌、盧鶴紱、談家楨、貝時璋等一批在國內外頗具盛名的科學巨人;同一時期,浙江大學還培養出后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葉篤正、谷超豪和程開甲。
1952 年,正值中蘇關系蜜月期,新中國仿照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對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綜合性的浙江大學按照蘇聯模式被拆分成了多所單科性大學,部分系科并入省外兄弟院校,其中留在杭州的院系拆分成了四所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于 1998 年再次融為一體)。
以上就是浙江大學歷史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