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高一?3.蒸發:將過濾后的澄清溶液轉入蒸發皿,加熱,并用謹逗玻璃棒攪拌,防止液滴飛濺。當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余熱蒸干。第二節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一.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那么,化學實驗高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一.化學實驗安全
1.遵守實驗室規則。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沾在皮膚上,用水沖凈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
(5)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6)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7)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8)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1.過濾和蒸發實驗
1-1 粗鹽的提純
儀器:天平,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鐵圈
步驟:
1.溶解:稱取4克粗鹽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氯祥者賣化鈉充分溶解
2.過濾:組裝好儀器,將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進行過濾。若濾液渾濁,要再次過濾,直到濾液澄清為止。
3.蒸發:將過濾后的澄清溶液轉入蒸發皿,加熱,并用謹逗玻璃棒攪拌,防止液滴飛濺。當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余熱蒸干。
第二節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一.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在高一化學課堂上,焰火實驗總是吸引著同學們的目光,尤其是鈉和鈣的焰色反應。鈉的焰色反應演示起來簡單且安全,只需準備一些鹽水,用干凈的鐵絲卷一個小圈,沾取鹽水后,在藍色火焰中灼燒,就能看到明亮的黃色火焰。如果你擔心使用煤氣爐的藍色火焰不安全,也可以選擇使用酒精燈的藍色火焰。
第二個實驗是鈣的焰色反應,用紙巾擦干凈鐵絲圈后,用含有鈣的溶液(如石灰水)沾取,然后在藍色火焰中灼燒,可以看到橙色的火焰。石灰水可以在食品包裝袋中找到,里面是白色粉末,用于干燥。使用時,將粉末倒入瓶子中,加入大量水,但不要蓋上瓶蓋,以避免石灰石遇水產生大量熱量。這些操作非常安全,如果擔心危險,可以嘗試其他實驗。
銅和鉀的焰色反應也非常有趣,銅呈綠色,鉀呈紫色。你可以使用含有這兩種金屬元素的溶液,在藍色火焰中灼燒,觀察到明顯的顏色變化。這些實驗不僅有趣,而且操作簡單,適合高一學生進行。
總的來說,焰火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好方法,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不同金屬元素的特性。通過這些實驗,你將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激發你對化學的興趣。
高一化學實驗
一、基本實驗操作和實驗分類
在高一階段的化學學習中,實驗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實驗:物質性質實驗、物質制備實驗、物質檢驗與鑒別實驗等。這些實驗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二、具體實驗內容
1. 物質性質實驗:這類實驗主要探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例如,探究金屬鈉與水的反應,觀察鈉與水反應的現象,了解鈉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 物質制備實驗:涉及簡單的化學反應,通過控制反應條件制備新物質。如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理解膠體的制備方法及其性質。
3. 物質檢驗與鑒別實驗:通過對未知物質進行檢驗和鑒別,了解其成分和性質。如使用酸堿指示劑鑒別不同類型的溶液。
三、實驗的重要性和實踐意義
高一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驗技能。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基本的實驗操作技巧,還能學習科學思維方法,如觀察、推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實驗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和熱愛。
四、實驗注意事項
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安全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鐵鈷鎳
一、 實驗目的:
1.試驗并掌握二價鐵鈷鎳的還原性和三價鐵鈷鎳的氧化性;
2.試驗并了解鐵鈷鎳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質。
二、 實驗內容:
1.鐵(II)、鈷(II)、 鎳(II)、 化合物的還原性
(1) 鐵(II)的還原性
a.在酸性介質中,往盛有1毫升溴水的試管中加入3滴1:1H2SO4的溶液,然后滴加0.2mol/l(NH4)2Fe(SO4)2溶液,觀察現象。2Fe2++Br2=2Fe3++2Br_
b. 在堿性介質中,在一試管中加入2毫升蒸餾水和5滴3mol/LH2SO4,煮沸以趕盡溶于其中的空氣,然后溶入少量硫酸亞鐵銨晶體。在另一試管中注入3mL6mol/LNaOH溶液,煮沸。冷卻后,用一長滴管吸約0.5mL氫氧化鈉溶液,插入硫酸亞鐵銨溶液內,慢慢放出氫氧化鈉溶液。Fe+2OH_=Fe(OH)2 ↓4Fe(OH)2+O2+2H2O=4Fe(OH)3溶液由白色變為灰綠,再變為紅棕色。
(2) 鈷(II)鎳(II)的還原性
a.往盛有CoCl2和NiSO4的試管中分別滴入氯水。氯水溴水不能將Co2+、、Ni2+氧化,無明顯現象。
b. 在兩只盛有0.5ml 0.2mol/LCoCl2溶液的試管中,分別滴加2mol/LNaOH溶液,所得沉淀分為兩份,一份放于空氣中,一份滴加氯水。
在高一化學必修一的實驗中,物質的分離和提純是重要內容。分離和提純的區別在于,分離是將混合物中的幾種物質分開,每一種組分都要保留下來,若原本是固體,最后還是固體;而提純則是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組分,將其他雜質通過一定方法去除。
分離提純的思想在于,使用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遵循“不增、不減、易分、復原”的原則。不增:不加入新的物質;不減:不消耗被提純的物質;易分:雜質可以轉化為沉淀、氣體等易于分離去除。例如,要從NaCl溶液中去除可能存在的Na2SO4,可以將Na2SO4轉化為BaSO4沉淀。
分離的方法多種多樣,根據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溶解性、沸點、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可以選用過濾、結晶、蒸餾(或分餾)、紙上層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每種方法都有其適用范圍,需要根據混合物的具體性質選擇合適的方法,并且有時需要多種方法配合使用。
1. 過濾:利用物質的溶解性差異,將液體和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分離開來。實驗用品包括漏斗、濾紙、鐵架臺(鐵圈)、燒杯、玻璃棒,通常用于分離液體和不溶的固體。
2. 蒸發:利用加熱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劑不斷揮發的過程。實驗用品包括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鐵架臺(鐵圈)。
以上就是化學實驗高一的全部內容,高一化學必做實驗有:密度實驗、燃燒實驗、酸堿中和實驗等八個必做實驗。高一化學必做實驗有:密度實驗、燃燒實驗、酸堿中和實驗、晶體生長實驗、氣體生成實驗、沉淀實驗、電極電位實驗、熱化學實驗這八個必做實驗。這些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原理和現象,是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