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1)從微觀上看,過程③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細胞內線粒體進行的. (2)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①是光合作用;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3)參與過程④的生物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和異養厭氧型.它們與同區域中的動、植物共同構成了生物群落.(4)從上圖可知,那么,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之間循環是以【CO2】形式進行循環流動的
碳由無機環境進入群落的時候,是以CO2的形式,在光合作用時被植物吸收。
由群落進入無機環境時,是通過呼吸作用排出CO2.
(1)分析圖解可知,生產者與大氣之間物質循環是雙向的,因此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完成的.
(2)食物鏈中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由于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之間,因此A屬于第二營養級,BC屬于第三營養級,D即為第四營養級,由此可以寫出食物鏈.
(3)初級消費者和次級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傳遞方式除物理信息、化學信息外,還有行為信息等方式.
(4)負反饋調節是該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5)碳在生物群落內部主要是以有機物的形式進行傳遞的.
故答案為:
(1)分解者[甲]生產者(答全給分)光合
(2)
(3)行為信息
(4)負反饋
(5)有機物
碳元素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是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復雜的代謝反應的總和,是生物界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地球碳氧循環的重要媒介。
無機環境
無機環境指生物環境中的光、二氧化碳、氧氣、水、風、氣溫等無機物還有部分的有機物以及地形、緯度等所有會影響生物生存的因素。自養生物依靠無機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存活。
生物環境的因子中的非有機環境,即森林中的光、氣溫、降水、風等氣候因子土壤因子中都是無機性的。無機環境是生物生存的基礎環境。動物最終依賴植物作為營養來源,而植物則依賴陽光、水分、肥料成分等自然資源而生長、繁殖。
碳
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于大氣和地殼和生物之中。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機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鐵、熟鐵和鋼的成分之一。碳能在化學上自我結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業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體內絕大多數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1)從微觀上看,過程③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細胞內線粒體進行的.
(2)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①是光合作用;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
(3)參與過程④的生物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和異養厭氧型.它們與同區域中的動、植物共同構成了生物群落.
(4)從上圖可知,減少溫室效應的最關鍵的措施是:第一、保護植被,大力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第二、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燒,減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水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故答案為:
(1)線粒體
(2)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3)異養需氧和異養厭氧型生物群落
(4)保護植被,大力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燒,減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水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1)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主要是以CO2形式進行循環的.
(2)①光合作用是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
(3)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食物鏈中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還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5)蛇和鷹既具有競爭關系(競爭鼠)又有捕食關系.
故答案為:
(1)CO2
(2)①光合作用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5)鷹與蛇
以上就是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全部內容,(1)分析圖解可知,生產者與大氣之間物質循環是雙向的,因此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主要是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完成的.(2)食物鏈中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由于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之間,因此A屬于第二營養級,BC屬于第三營養級,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