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二電子課本?本套高中歷史課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2019年審核通過。該套教材包括必修教材兩冊(第一冊、第二冊)和選擇性必修教材三冊(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從2022年開始,所有公立學校的新生均使用此新教材。二、那么,歷史必修二電子課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思想政治的學習是高二階段比較重要的課程,學生要掌握課本內容,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二政治課本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課本內容(一)
1、哲學上的兩大對立:
①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后者具有從屬意義,附屬于前者的哲學體系。
2、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①哲學的內容來源于時代,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②哲學反作用于時代,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和推動力量。
3、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
①它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
③它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4、哲學與經濟、政治、文化的關系是什么?
①哲學屬于思想文化的范疇,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一定形態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③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2022年最新版統編版高中歷史全套課本介紹+教材目錄+學習指南
一、教材基本介紹
本套高中歷史課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2019年審核通過。該套教材包括必修教材兩冊(第一冊、第二冊)和選擇性必修教材三冊(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從2022年開始,所有公立學校的新生均使用此新教材。
二、教材目錄
2022年最新版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一電子課本教材目錄
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第二單元:三國至隋唐的文化與社會變遷
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
第四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
第五單元: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
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七單元: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崛起
第八單元:抗日戰爭、人民解放戰爭與新中國的成立
(注:由于篇幅限制,僅展示部分目錄圖片,其余圖片略)2022年最新版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二電子課本教材目錄
第一單元:經濟與社會生活變遷
第二單元:生產工具與勞作方式的變化
第三單元:商業貿易與日常生活
第四單元:村落、城鎮與居住環境
第五單元:交通與社會變遷
第六單元:醫療與公共衛生
第七單元:社會保障與救濟
(注:由于篇幅限制,僅展示部分目錄圖片,其余圖片略)2022年最新版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一冊電子課本教材目錄
第一單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單元:三國至隋唐的政治制度與社會治理
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元的政治制度
第四單元:明清政治制度的變革
第五單元:晚清政治制度的變革與革命
(注:由于篇幅限制,僅展示部分目錄圖片,其余圖片略)2022年最新版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冊電子課本教材目錄
第一單元:經濟與社會發展
第二單元:貨幣、金融與賦稅制度
第三單元: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第四單元:村落、城鎮與城市化
第五單元:交通與通信技術的變革
(注:由于篇幅限制,僅展示部分目錄圖片,其余圖片略)2022年最新版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冊電子課本教材目錄
第一單元:文化傳承與發展
第二單元: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
第三單元:文化遺產保護
第四單元:文化創新
第五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注:由于篇幅限制,僅展示部分目錄圖片,其余圖片略)三、學習指南
教輔選擇與使用
全解類教輔:在學習新課時,使用全解類教輔或解讀類教輔,這些教輔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有詳細的講解和總結,方便家長輔導和學生自學。
1.求人民版歷史高中必修二的電子課本.就是綠色的那本.急需
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興起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目前發現最早的鐵犁具是戰國時期的。漢代已在全國范圍普遍推廣牛耕(二牛抬杠 →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
發展過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瓦解原因: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力的發展) ③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戰國時期,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農經濟的含義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
它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民占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高中理科教材一共有43本書:
一、語文:
必修:一、二、三、四、五
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外國小說鑒賞
二、數學:
必修:一、二、三、四、五
選修:2-1、2-2、2-3、4-1平面幾何、4-2極坐標與參數方程、4-3不等式選講
三、英語:
必修:一、二、三、四、五
選修:六、七、八(還有九,十,但各個學校一般不學)
四、物理:
必修:一、二
選修:3-1、3-2、3-3、3-4、3-5
五、化學:
必修:一、二
選修:(二生活中的化學,一般不學)、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化學平衡反應原理、有機化學基礎
六、生物:
必修:一、二、三
選修:一、三(這兩本一般只學一本)
擴展資料:
高中的文理分科是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等世界上部分國家和地區所實行的一種教育制dao度,即將教學課程分為文科和理科讓學生作出選擇后進行分別教育。
基本概述: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進入高二階段進行的。雖然實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語文、數學和英語,所分的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必修科:語文、數學、英語
文科綜合:政治、歷史、地理、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與設計理論、藝術鑒賞
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與設計實踐、體育鑒賞
“高中理科的數學課本共有5本必修,13本A版選修教材14本B版選修教材.不同省份的高中理科學習不一致,以廣東為例供參考,廣東的高中理科數學學習的課本有11本。詳細如下:必修1-5有5本 ,選修2-1,選修2-2,選修2-3 ,選修4-1,選修4-4,選修4-5。(上述選修均是A版)...”
以上就是歷史必修二電子課本的全部內容,1.求人民版歷史高中必修二的電子課本.就是綠色的那本.急需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