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速度的物理題?蝴蝶飛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飛到距出發(fā)點0.6千米的花園,它要花多少時間?答案:t=s/v=600/5=120秒。甲、乙兩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駛,甲車速度為10千米/小時,乙車的速度是30千米/小時,乙車發(fā)現(xiàn)到追上甲車行駛了15千米,求乙車發(fā)現(xiàn)甲車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答案:設(shè)相距X,t=15/10=1.5秒,那么,關(guān)于速度的物理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解答第一個問題,題目上說,小球上升恰好到達圓弧最高點并且沒有躍出,意思是當小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小球的豎直分速度為0,且與圓弧有大小方向相同的速度,因為滑塊速度大于圓弧的話,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如果小于圓弧的速度,那么滑塊必然會脫離圓弧,所以當小球上升到最高點時,兩物體共速。
第二問,當滑塊下滑時,圓弧仍然在做加速運動,當滑塊下滑到圓弧底端是時,圓弧速度最大。答案上設(shè)了當圓弧最大速度為V3,當圓弧速度最大時,滑塊速度為V2,那么對全過程應用動量守恒定律,可得4式。
之后再對全過程應用能量守恒,得5式。(答案上5式寫錯了,第一個加號應該是等于號)。之后聯(lián)立兩個式子可求得V3。
哇,25道這么多!我可全手打呀!!!
1、在校田徑運動會上,小明和小王在100米決賽中分別以12.4秒和13.8秒的成績獲得冠軍和亞軍,他們的平均速度分別是多少?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你能判斷在前50米中誰跑在前面嗎?8.1m/s、7.2m/s不能
2、飛機在半小時內(nèi)沿直線飛行540千米,一門火炮發(fā)射的炮彈在半分鐘內(nèi)可飛行24000米,通過計算說明是飛機的速度大還是炮彈的速度大。飛機速度為300米/秒,炮彈的速度為800米/秒,所以炮彈的速度大
3、一輛汽車從早上9:00出發(fā),駛上一條平直高速公路,中午11:30到達目的地,一共走過了200千米,求汽車的平均速度。v=s/t=200km/2.5h=80km/h
4、汽車在筆直的公路上做勻速(速度不變)直線運動,速度為v1=20m/s,在汽車正前方L=270m處有一山崖。此時汽車鳴笛,又前進一段路程s聽到回聲,已知聲速為v2=340m/s,求s。
解:已知v1=20m/s,v2=340m/s,L=270m,可求出時間t。
t=2L÷(v1+v2)=2×270÷(20+340)=1.5s
汽車前進的路程s=v1×t=20×1.5=30m
即s=30m
5、汽車經(jīng)過某站時,乘客的手表指針指在8時32分,到達下一站時,手表指針指在8時36分20秒, 如果在這段時間里,汽車的速度保持54千米/小時,求這兩站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已知:t=8時36分20秒-8時32分=4min20s=260s v=54km/h=15m/s 求:s=?
解:s=t*v=260s*15m/s=3900m=3.9km.
6、某學生的家也在這條公路線上,離學校1.8千米,平時以均勻的速度騎車上學需要6分鐘,
這次他準備用同樣的速度騎自行車從學校前往這家工廠,則需要多少時間?
已知:s學校=1.8km=1800m t學校=6min=360s s工廠=6km=6000m 求:v=? t工廠=?
解:v=s/t=1800m/360s=5m/s t=s/v=6000m/5m/s=1200s
7、量杯里盛有150毫升的水,放入一蠟塊后,水面上升到165毫升。
張明與李紅欲測一段鐵路長度,但無直尺可用。張明站在一端敲擊鐵軌,李紅另一端聽到兩聲響聲,時間差2秒。通過聲音在空氣中與鋼鐵中傳播速度分別是340m/s和5000m/s,設(shè)鐵路長度為S,得出S/340 - S/5000 = 2,解得S約為729.6米。
一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8秒內(nèi)通過16米路程,求最初3秒的運動速度。
汽車從A站出發(fā),以90公里/小時速度行駛20分鐘,再以60公里/小時速度行駛10分鐘至B站。求AB兩站相距多少公里,以及從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船鳴笛后旅客4秒后聽到回聲。若船鳴笛后立即停止,求懸崖距離。若船以20米/秒速度繼續(xù)前進,求旅客聽到回聲時與懸崖的距離。
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V1,在鋼管中為V2,甲在鋼管一端敲擊,乙另一端聽到兩次響聲間隔t,求鋼管長度。
甲乙兩名計時員為同一跑道運動員計時,甲見發(fā)令槍冒煙計時,乙聽到槍聲才開始。問誰計時準確,兩人計時相差約多少秒。
出租車費發(fā)票顯示,從10:00上車,10:05下車,里程6公里,費用16元。求出租車行駛時間與速度。
甲乙兩地鐵路線長2430千米,火車通過1050米隧道,用時1分10秒。求火車平均速度及從甲地到乙地所需時間。
(1)相距4500米的甲乙兩車站之間是一條筆直的公路,每隔半分鐘有一輛貨車從甲站出發(fā),以10m/s的速度勻速開往乙站,共開出50輛;與第一輛貨車開出的同時有一輛客車從乙站出發(fā),勻速開往甲站,若客車速度是貨車速度的兩倍,那么客車途中遇到第一輛貨車與最后一次遇到貨車相隔的時間為多少秒?
首先考慮第一輛貨車和最后一輛貨車的距離。10×30×49=14700米。那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時間應該是14700/(10+20)=490s。
但是客車遇到第一輛貨車的時間是4500/(10+20)=150s。客車到達甲站的時間是4500/20=225s。
所以意外出現(xiàn)了,不可能有490s給他們相遇。
所以遇到的最后一輛貨車應該是在210s時從甲站出發(fā)的貨車。因為225s時到站了,240s出發(fā)的貨車將不會相遇。
那么接下來只要算210s出發(fā)的貨車何時與客車相遇即可。210s時,客車距甲站300m。所以還剩下的時間是300/(10+20)=10s。所以220s時相遇了。
那么客車途中遇到第一輛貨車與最后一次遇到貨車相隔的時間為:220-150=70s
答案是70s
(2) 一只排球以水平速度10米/秒碰撞一靜止的汽車后,以6米/秒的速度被彈回來,球碰汽車后的速度大小是碰撞前速度的0.6倍.如果排球以10米/秒的水平速度碰撞沿同一方向以5米/秒的速度向前行駛的汽車,則碰后球的運動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米/秒,方向是_________.
2m/s向前
瞬時速度的理解與求解方法
一、瞬時速度的定義
瞬時速度,簡稱速度,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時間間隔△t取得非常小,那么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速度△x/△t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物體在該時刻的瞬時速度。
二、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的瞬時速度求解
勻變速直線運動
公式: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可以通過平均速度公式△x/△t來近似求解,當△t趨于0時,該公式給出的結(jié)果就是瞬時速度。
特殊方法: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即v=/2。
普通運動
對于非勻變速或曲線運動,瞬時速度只能求出估計值。通常的方法是向左右兩邊各延伸一段趨于0的時間,然后計算這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作為該時刻瞬時速度的估計值。
勻速運動
在勻速運動中,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因此平均速度即是瞬時速度。
三、瞬時速度的方向
瞬時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在該時刻或該位置的運動方向,即物體在軌跡上該點的切線方向。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速度的物理題的全部內(nèi)容,步驟一: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性質(zhì),知道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等于該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步驟二:計算時間間隔內(nèi)的平均速度,即△x/△t。步驟三:由于題目要求的是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且已知該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因此直接得出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為△x/△t。注意:在實際問題中,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