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歷史朝代和皇帝表?6. 百濟(前18年-660年)7. 新羅(公元前57-公元935)8. 高麗 (918-1275)9. 李氏朝鮮 (1392—1910)10. 朝鮮總督府(1910-1945,日本殖民統(tǒng)治)11. 大韓民國(1948·8- )12.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48·9- )公元1世紀后,朝鮮半島一帶出現(xiàn)高句麗、百濟、那么,朝鮮歷史朝代和皇帝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朝鮮歷史最后一個朝代——朝鮮王朝歷代君主中,僅有七位有傳世畫像,他們分別是:
開國國王太祖李成桂
第三位國王太宗李芳遠
第四位國王世宗李祹
第七位國王世祖李瑈
第二十一位國王正祖李祘
開國皇帝高宗李熙
亡國皇帝純宗李坧
以下是這七位君主的詳細介紹:
太祖李成桂
李成桂生于公元1335年,出身將門世家,長大后在高麗王朝擔任將軍,因才干和戰(zhàn)功卓越而一路升遷。公元1388年發(fā)動威化島回軍,掌控高麗王朝實權(quán),使國王淪為傀儡。公元1392年,李成桂正式篡位登基,確立國號朝鮮,時年57歲。公元1398年因王位繼承人問題在第一次王子之亂中被廢,尊為太上國王。公元1408年病死,終年73歲,在位6年,廟號太祖,謚號康獻大王。
太宗李芳遠
李芳遠生于公元1367年,是太祖李成桂第五子,自幼文韜武略出眾。在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過程中貢獻最大,但未被立為世子。
1,古朝鮮國 (約公元前2333年)
2,箕子朝鮮(約前1122-前194)
3, 衛(wèi)氏朝鮮(前195年-前108年)
4,扶余國(公元前2世紀-公元494年)
5,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百濟(前18年-660年)新羅(公元前57-公元935)
6,高麗 (918-1275)
7,李氏朝鮮 (1392—1910){1897年改國號“大韓帝國”}
8,朝鮮總督府(1910-1945,日本殖民統(tǒng)治)
9,大韓民國(1948·8-)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48·9-)
1、古朝鮮(???)( 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108年)
據(jù)傳,神話人物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在韓半島上建立起了第一個王國- 古朝鮮。此后,幾個部族由滿州南部地區(qū)遷移到韓半島。
2、三國時代(????)( 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
高句麗(???)、百濟(??)、新羅(??)于一世紀時建國。這期間古代國家的政治體系,宗教(佛教和儒教)和文化得到了發(fā)展。國家領袖主要有朱蒙、大武神王、好太王、高藏、尉仇臺、文周王、義慈王、法興王。
3、統(tǒng)一新羅時代(??????)( 公元676年~公元935年)
新羅的統(tǒng)一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佛教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最大范圍的普及。統(tǒng)一的新羅因貴族爭權(quán)奪勢的內(nèi)部斗爭而衰退,935年歸屬高麗。
4、高麗王朝(????)(公元918年~1392)
高麗建于918年。佛教在這一時期被定為國教,給政治和文化帶來巨大的影響。著名文物有高麗青瓷(??)和《高麗大藏經(jīng)》(?????)。高麗時代發(fā)明了直指(??)。 直指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金屬活字本,比古騰堡發(fā)明的金屬活字本早了78年。14世紀中期后,高麗走向衰退。
高麗王朝領袖主要有:王建、王昭、王治、王?、王燾。
5、朝鮮王朝(????)(1392~1910)
朝鮮王朝建于14世紀末,尊奉儒教為國教,儒教文化對全社會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朝鮮歷史朝代順序是什么呢?
1. 朝鮮王朝(朝鮮語:????,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后一個統(tǒng)一封建王朝。
2.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朝鮮王朝的首都初在高麗王朝的故都開京(今開城;又稱松都)。
3. 1394年,首都定都于漢陽(今首爾),翌年改稱漢城。
4. 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后再度遷都開京。
5. 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后拿寬游最終巧碰定都漢城。
6. 朝鮮王朝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家統(tǒng)治理念。
7. 朝鮮文的發(fā)明也為消銷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條件。
8. 朝鮮王朝對中國明、清兩代采取事大主義,建國后便向中國朝廷稱臣納貢,自太宗李芳遠至高宗李熙,歷代國王均接受中國皇帝冊封。
9. 對日本等周邊國家或部族則采取交鄰政策。
10. 16末至17世紀前期,朝鮮接連遭到日本和女真的入侵(壬辰倭亂、丁卯之役、丙子之役),社會秩序受到極大沖擊。
11. 1876年與日本簽訂《江華條約》,打開國門。
12. 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不再稱臣于中國。
13. 1897年,高宗李熙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
14. 1910年,日本吞并朝鮮半島,大韓帝國暨朝鮮王朝滅亡,歷27代君主、519年。
朝鮮一共6個朝代。
公元1世紀后,朝鮮半島一帶出現(xiàn)高句麗、百濟、新羅3個封建國家。
公元7世紀中期新羅統(tǒng)一了朝鮮。
公元918年,朝鮮國王王建定國號為高麗,建都于松岳。
1392年,高麗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第三十四代王,自稱國王,并改國號為朝鮮,并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歷史
朝鮮建國
主詞條:威化島回軍、朝鮮太祖、朝鮮王朝實錄
朝鮮太祖李成桂
14世紀末,高麗王朝經(jīng)過長年戰(zhàn)爭和蒙古帝國的入侵已經(jīng)岌岌可危。洪武二十一年(1388),中國明朝派人來高麗宣告設立鐵嶺衛(wèi)。 高麗重臣崔瑩借此準備與明開戰(zhàn),并派李成桂出兵入侵遼東半島。李成桂的父親李子春為地方豪族,任雙城總管府千戶。1356年,高麗攻其地,李子春投降。1362年,李成桂襲父職,在圖們江、鴨綠江方面參與抵御女真族和蒙古殘余勢力入侵的軍事行動。不久,他調(diào)京任職,后到南方抵御倭寇。1380年、1385年大破倭寇,威名日盛,參與軍機中樞。
在威化島,李成桂以江水泛濫渡江困難、糧食不足為由,再次要求禑王撤軍。但是,撤軍要求再次被拒絕,李成桂于五月二十二日自行決定開始撤退。這就是威化島回軍事件. 李成桂發(fā)動兵變,推翻了高麗禑王的統(tǒng)治,崔瑩被處死,禑王被流放到黃驪府。
以上就是朝鮮歷史朝代和皇帝表的全部內(nèi)容,公元918年,朝鮮國王王建定國號為高麗,建都于松岳。1392年,高麗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第三十四代王,自稱國王,并改國號為朝鮮,并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歷史朝鮮建國主詞條:威化島回軍、朝鮮太祖、朝鮮王朝實錄朝鮮太祖李成桂14世紀末,高麗王朝經(jīng)過長年戰(zhàn)爭和蒙古帝國的入侵已經(jīng)岌岌可危。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