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中國近代十大哲學家 大歷史學派 兩大歷史學派分別是 德國歷史學派主要觀點 德國歷史學派產生的背景
19世紀中國史學流派
19世紀中國史學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不僅標志著傳統史學的終結,亦同時標志著近代史學的開端,是中國史學新陳代謝的交會點和轉折點,并為20世紀初新史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在社會思想領域,19世紀中國史學還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啟蒙作用,對19世紀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
西方史學流派
在西方學術發展史上,19世紀被稱為“歷史學的世紀”。這是因為西方史學在自身發展中理論與方法漸趨成熟,歷史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1913年,英國歷史學家古奇著《19世紀的歷史學與歷史學家》對此進行了較全面的評述。但是,進入20世紀后,西方史學在“新史學”的旗幟下,開始了新的行程,又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史學學派林立,新的理論與方法層出不窮,名家名著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科學地認識20世紀西方史學,借鑒其有益內容,了解其所代表的西方史學發展歷程,對當代中國史學的建設無疑是有積極作用的。
19世紀中國史學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不僅標志著傳統史學的終結,亦同時標志著近代史學的開端,是中國史學新陳代謝的交會點和轉折點,并為20世紀初新史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
19世紀,西方主要史學流派蘭克學派的主要特征是歷史學家在研究歷史時應當“消滅自我”,持不偏不倚的態度;制定嚴整的“史料批判”的方法;重敘述,排斥分析。代表流派及代表人物有:
1、浪漫主義史學:赫爾德。柏克。夏多布里昂
2、客觀主義史學:尼布爾、蘭克
3、實證主義史學:孔德、斯賓塞
4、歷史主義史學:(維柯)、薩維尼、洪堡、黑格爾
5、階級斗爭史學: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爾
6、馬克思主義史學
擴展資料
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初,西方史學從理性主義史學過渡到浪漫主義史學,此時德國哥丁根歷史學派的地位不可小覷。19世紀20年代,蘭克與蘭克學派橫空出世。
蘭克學派之要旨,正如吳于廑先生所指出的“兩項原則”:一是史料批判的原則,即審核史料是否原始,以第一手史料為最可信;一是嚴守紀實的原則,即根據經批判審定的史料,寫如實的、為事實還其原貌的歷史。
蘭克學派的理念及其實踐,極大推動了19世紀西方史學的進步,并成了近代西方史學史上最具影響的史學流派,成為當時西方史學的主流。
歷史學派是西方民族學學派之一。亦稱“批評學派”(CriticalSchool)或“吵好歷史批評學派”。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形成于美國,其創始人為人類學家博厄斯。因屬于這一學派的其他代表人物,皆為升氏鉛美國學者,都出自博厄斯門下,故又稱“博厄斯學派”(“鮑亞士學核賀派”)或“美國歷史學派”。這一學派主要盛行于1890年至1930年間,但其觀點和方法一直影響到當代美國民族學界。
中國歷史學派,由于我個人不太贊同中國主流歷史學家的分法,由于精力有限,看他們的書也不多,所以沒有研究。從我個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薯高攔知,我認為這些分派比較次要,中國歷史學派按歷史劃分比較有歷史研究價值,這個劃分是,春秋戰國時期是一派,我叫歷史真實記錄派,念雹春秋戰國前由于文字記錄少,主要靠留傳記錄數胡歷史,所以這些時期為歷史傳說派。
蘭克是歐洲19世紀影響力巨大的一位史學大師,編寫《普鬧舉州魯士王國史》,后來又用半輩子時間編寫了《法國史》和《英國史》。70歲被授予貴族爵位,82歲高齡帶著一群助手學生編寫《世界史》。享年91歲,死后在家鄉立紀念碑,絕對是人生贏家,蘭克學派的特點就是剝離所有答閉的偏見,用純粹客觀的液蔽視角來陳述歷史事實,注重實證。而且以政治史為主,收集第一手的史料追求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