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數學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高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及公式

  • 數學
  • 2023-04-20
目錄
  • 高二數學上冊公式
  • 高二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歸納
  • 銳角的三角函數公式
  • 高二上冊數學上哪些內容
  • 高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及公式

  • 高二數學上冊公式

    1.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解析

    1.向量的基本概念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物理學中又叫做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就是向量.

    向量可以用一條有向線段(帶有方向的線段)來表示,用逗喚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箭頭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向量也可以用一個小寫字母a,b,c表示,或用兩個大寫字母加表示(其中前面的字母為起點,后面的字母為終點)

    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線向量.

    若向量a、b平行,記作a∥b.

    規定:0與任一向量平行.

    相等向量

    長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①擾指高向量相等有兩個要素:一是長度相等,二是方向相同,二者缺一不可.

    ②向量a,b相等記作a=b.

    ③零向量都相等.

    ④任何兩個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有向線段表示,但特別要注意向量相等與有向線段的起點無關.

    2.對于向量概念需注意

    (1)向量是區別于數量的一種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任意兩個向量不能比較大小,只可以判斷它們是否相等,但向量的??梢员容^大小.

    (2)向量共線與表示它們的有向線段共線不同.向量共線時,表示向量的有向線段可以是平行的,不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而有向線段共線則是指線段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

    (3)由向量相等的定義可知,對于一個向量,只要不改變它的大小和方向,它是可以任意平行移動的,因此用有向線段表示向量時,可以任意選取有向線段的起點,由此也可得到:任意一組平行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條直線上.

    2.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解析

    一、導數的應用

    1.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最值

    確定函數在其確定的定義域內可導(通常為開區間),求出導函數在定義域內的零點,研究在零點左、右的函數的單調性,若左增,右減,則在該零點處,函數去極大值;若左邊減少,右邊增加,則該零點處函數取極小值。學習了如何用導數研究函數的最值之后,可以做一個有關導數和函數的綜合題來檢驗下學習成果。

    2.生活中常見的函數優化問題

    1)費用、成本最省問題

    2)利潤、收益問題

    3)面積、體積最(大)問題

    二、推理與證明

    1.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高二數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其難點就是有部分結論得到一般結論,破解的方法是充分考慮部分結論提供的信息,從中發現一般規律;類比推理的難點是發現兩類對象的相似特征,由其中一類對象的特征得出另一類對象的特征,破解的方法是利用已經緩尺掌握的數學知識,分析兩類對象之間的關系,通過兩類對象已知的相似特征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征。

    2.類比推理:由兩類對象具有某些類似特征和其中一類對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類對象也具有這些特征的推理稱為類比推理,簡而言之,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

    對于含有參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討論

    1)二次項系數:如果二次項系數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項系數是正數、零和負數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2)不等式對應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的根能夠通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這兩個根的大小進行分類討論,這時,兩個根的大小關系就是分類標準,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根不能通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方程的判別式進行分類討論。通過不等式練習題能夠幫助你更加熟練的運用不等式的知識點,例如用放縮法證明不等式這種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種技巧這樣的解題思路需要再做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來。

    3.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解析

    二線面問題

    1位置關系(定義)

    線在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線在面外:

    ①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②平行:沒有公共點

    2線面平行

    ①定義、

    ②判定定理、若a不包含于α,b包含于α,a‖b則a‖α

    ③性質定理、若a‖α,a包含于βα∩β=b則a‖b(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4.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解析

    一、方程的根與函數的零點

    1、函數零點的概念:對于函數,把使成立的實數叫做函數的零點。

    2、函數零點的意義:函數的零點就是方程實數根,亦即函數的圖象與軸交點的橫坐標。即:

    方程有實數根函數的圖象與軸有交點函數有零點.

    3、函數零點的求法:

    求函數的零點:

    ○1(代數法)求方程的實數根;

    ○2(幾何法)對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將它與函數的圖象聯系起來,并利用函數的性質找出零點.

    4、二次函數的零點:

    二次函數.

    1)△>0,方程有兩不等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有兩個交點,二次函數有兩個零點.

    2)△=0,方程有兩相等實根(二重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有一個交點,二次函數有一個二重零點或二階零點.

    3)△<0,方程無實根,二次函數的圖象與軸無交點,二次函數無零點.

    5.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一知識點解析

    不等式

    不等式這部分知識,滲透在中學數學各個分支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因此不等式應用問題體現了一定的綜合性、靈活多樣性,對數學各部分知識融會貫通,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解決問題時,要依據題設與結論的結構特點、內在聯系、選擇適當的解決方案,最終歸結為不等式的求解或證明。不等式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它始終貫串在整個中學數學之中。諸如集合問題,方程(組)的解的討論,函數單調性的研究,函數定義域的確定,三角、數列、復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中的值、最小值問題,無一不與不等式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問題,最終都可歸結為不等式的求解或證明。

    知識整合

    1、解不等式的核心問題是不等式的同解變形,不等式的性質則是不等式變形的理論依據,方程的根、函數的性質和圖象都與不等式的解法密切相關,要善于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互相轉化。在解不等式中,換元法和圖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過換元,可將較復雜的不等式化歸為較簡單的或基本不等式,通過構造函數、數形結合,則可將不等式的解化歸為直觀、形象的圖形關系,對含有參數的不等式,運用圖解法可以使得分類標準明晰。

    2、整式不等式(主要是一次、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礎,利用不等式的性質及函數的單調性,將分式不等式、絕對值不等式等化歸為整式不等式(組)是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分類、換元、數形結合是解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方程的根、函數的性質和圖象都與不等式的解密切相關,要善于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相互轉化和相互變用。

    3、在不等式的求解中,換元法和圖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過換元,可將較復雜的不等式化歸為較簡單的或基本不等式,通過構造函數,將不等式的解化歸為直觀、形象的圖象關系,對含有參數的不等式,運用圖解法,可以使分類標準更加明晰。

    4、證明不等式的方法靈活多樣,但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仍是證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方法。要依據題設、題斷的結構特點、內在聯系,選擇適當的證明方法,要熟悉各種證法中的推理思維,并掌握相應的步驟,技巧和語言特點。比較法的一般步驟是:作差(商)→變形→判斷符號(值)。

    高二數學上學期重點知識歸納

    1.高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幾何特征: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側面是梯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

    幾何特征:底面是全等的圓;母線與軸平行;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

    幾何特征:底面是一個圓;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以直角梯形的垂直與底邊的腰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

    幾何特征:上下底面是兩個圓;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球的截面是圓;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高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空間角問題

    (1)直線與直線所成的角

    ①兩平行直線所成的角:規定為。

    ②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兩條直線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

    ③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作與兩條異面直線a,b平行的直線,形成兩條相交直線,這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定為。

    ②平面的垂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定為。

    ③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求斜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思路類似于求異面直線所成角:“一作,二證,三計算”。

    在“作角”時依定義關鍵作射影,由射影定義知關鍵在于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在解題時,注意挖掘題設中兩個主要信息:

    (1)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源碰(2)過斜線上的一點或過斜線的平面與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質易得垂線。

    (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頂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兩相交平面如果所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這雹亂談兩個平面垂直;反過來,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義法:在棱上選擇有關點,過這個點分別在兩個面內作垂直于棱的射線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內一點到兩個面的垂線時,過兩垂線作平面與兩個面的交線所成的角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3.高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不等式的證明

    (1)不等式證明的依據

    (2)不等式的性質

    (3)重要不等式:

    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當且僅當a=b時取“=”號)

    不等式的證明方法

    (1)比較法:要證明a>b(a0(a-b<0),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比較法.

    用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步驟是:陪森作差——變形——判斷符號.

    (2)綜合法:從已知條件出發,依據不等式的性質和已證明過的不等式,推導出所要證明的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綜合法.

    (3)分析法:從欲證的不等式出發,逐步分析使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條件,直到所需條件已判斷為正確時,從而斷定原不等式成立,這種證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證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種基本方法外,還有反證法、數學歸納法等.

    4.高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圓的標準方程(x-a)2+(y-b)2=r2注:(a,b)是圓心坐標

    圓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y2=-2p2=2pyx2=-2py

    直棱柱側面積S=ch斜棱柱側面積S=c'h

    正棱錐側面積S=1/2ch'正棱臺側面積S=1/2(c+c')h'

    圓臺側面積S=1/2(c+c')l=pi(R+r)l球的表面積S=4pir2

    圓柱側面積S=ch=2pih圓錐側面積S=1/2cl=pirl

    弧長公式l=ar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0扇形面積公式s=1/2lr

    錐體體積公式V=1/3SH圓錐體體積公式V=1/3pir2h

    斜棱柱體積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L是側棱長

    柱體體積公式V=sh圓柱體V=pr2h

    乘法與因式分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與系數的關系X1+X2=-b/aX1X2=c/a注:韋達定理

    判別式

    b2-4ac=0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b2-4ac>0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b2-4ac<0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數根

    5.高二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征或標志(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后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后,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后用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3.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準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量或相關的變量作為分層的標準。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

    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占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采用該方法,主要是便于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據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據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銳角的三角函數公式

    1.高二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

    一、隨機事件

    主要掌握好(三四五)

    (1)事件的三種運算:并(和)、交(積)、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成A與B的逆的積。

    (2)四種運算律: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德莫根律。

    (3)事件的五種關系:包含、相等、互斥(互不相容)、對立、相互獨立。

    二、概率定義

    (1)統計定義:頻率穩定在一個數附近,這個數稱為事件的概率;

    (2)古典定義:要求樣本空間只有有限個基本事件,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則事件A所含基冊運本事件個數與樣本空間所含基本事件個數的比稱為事件的古典概率;

    (3)幾何概率:樣本空間中的元素有無窮多個,每個元素出現的可能性相等,則可以將樣本空間看成一個幾何圖形,事件A看成這個圖形的子集,它的概率通過子集圖形的大小與樣本空間圖形的大小的比來計算;

    (4)公理化定義:滿足三條公理的任何從樣本空間的子集集合到[0,1]的映射。

    三、概率性質與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別地,如果A與B互不相容,則P(A+B)=P(A)+P(B);

    (2)差:P(A-B)=P(A)-P(AB),特別地,如果B包含于A,則P(A-B)=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別地,如果A與B相互獨立,則P(AB)=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它是由因求果。

    貝葉斯公式:P(Aj|B)=P(Aj)P(B|Aj)/∑P(Ai)P(B|Ai)。它是由果索因;

    如果一個事件B可以在多種情形(原因)A1,A2,....,An下發生,則用全概率公式求B發生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經發生,要求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則用貝葉斯公式。

    (5)二項概率公式:Pn(k)=C(n,k)p^k(1-p)^(n-k),k=0,1,2,....,n。當一個問題可以看成n重貝努力試驗(三個條件:n次重復,每次只有A與A的逆可能發生,各次試驗結果相互獨立)時,要考慮二項概率公式。

    2.高二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

    極值的定義:

    (1)極大值:一般地,設函數f(x)在點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

    (2)極小值:一般地,設函數f(x)在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f(x0),就說f(x0)是函數f(x)的一個極小值,記作y極小值=f(x0),x0是極小值點。

    極值的性質:

    (1)極值是一個局部概念,由定義知道,極值只是某個點的函數值與它附近點的函數值比較是或最小,并不意味著它在函數的整個的定義域內或最小;

    (2)函數的極值不是的,即一個函數在某區間上或定義域內極大值或極小值可以不止一個;

    (3)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無確定的大小關系,即一個函數的極大值未必大于極小值;

    (4)函數的極值點一定出現在區間的內部,區間的端點不能成為極值點,而使函數取得值、最小值的點可能在區間的內部,也可能在區間的端點。

    求函數f(x)的極值的步驟:

    (1)確定函數的定義區間,求導數f′(x);

    (2)求方程f′(x)=0的根;

    (3)用函數的導數為0的點,順次將函數的定義區間分成若干小開區間,并列成表格,檢查f′(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如果左右不改變符號即都為正或都為含寬負,則f(x)在這個根處無極值。

    3.高二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

    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

    注意:

    (1)當時,公式右邊無意義,談姿亮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4.高二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圓的標準方程(x-a)2+(y-b)2=r2注:(a,b)是圓心坐標

    圓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y2=-2p2=2pyx2=-2py

    直棱柱側面積S=ch斜棱柱側面積S=c'h

    正棱錐側面積S=1/2ch'正棱臺側面積S=1/2(c+c')h'

    圓臺側面積S=1/2(c+c')l=pi(R+r)l球的表面積S=4pir2

    圓柱側面積S=ch=2pih圓錐側面積S=1/2cl=pirl

    弧長公式l=ara是圓心角的弧度數r>0扇形面積公式s=1/2lr

    錐體體積公式V=1/3SH圓錐體體積公式V=1/3pir2h

    斜棱柱體積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積,L是側棱長

    柱體體積公式V=sh圓柱體V=pr2h

    乘法與因式分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與系數的關系X1+X2=-b/aX1X2=c/a注:韋達定理

    判別式

    b2-4ac=0注: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b2-4ac>0注: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b2-4ac<0注: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數根

    5.高二年級上學期數學知識點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系數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系數b和二次項系數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于(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乘上虛數i,整個式子除以2a)

    高二上冊數學上哪些內容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配此敏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我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助你金榜題名!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一、變量間的相關關系

    1.常見的兩變量之間的關系有兩類:一類是函數關系,另一類是相關關系;與函數關系不同,相關關系是一種非確定性關系.

    2.從散點圖上看,點分布在從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區域內,兩個變量的這種相關關系稱為正相關,點分布在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區域內,兩個變量的相關關系為負相關.

    二、兩個變量的線性相關

    1.從散點圖上看,如果這些點從整體上看大致分布在通過散點圖中心的一條直線附近,稱兩個變量之間具有線性相關關系,這條直線叫回歸直線.

    當r>0時,表明兩個變量正相關;

    當r<0時,表明兩個變量負相關.

    r的絕對值越接近于1,表明兩個變量的線性相關性越強.r的絕對值越接近于0時,表明兩個變量之間幾乎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通常|r|大于0.75時,認為兩個變量有很強的線性相關性.

    三、解題方法

    1.相關關系的判斷方法一是利用散點圖直觀判斷,二是利用相關系數作出判斷.

    2.對于由散點圖作出相關性判斷時,若散點圖呈帶狀且區域較窄,說明兩個變量有一定的線性相關性,若呈曲線型也是有相關性.

    3.由相關系數r判斷時|r|越趨近于1相關性越強.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1、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解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2、過程與方法

    用坐標法解決幾何問題的步驟:

    第一步: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用坐標和方程表示問題中的幾何元素,將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問題;

    第二步:通過代數運算,解決代數問題;

    第三步:將代數運算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1、圓的定義:平面內到一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圓的半徑.

    2、圓的方程

    (1)標準方程,圓心,半徑為r;

    (2)一般方程

    當時,方程表示圓,此時圓心為,半徑為扒蘆

    當時,表示一個點;當時,方程不表示任何圖形.

    (3)求圓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數法:先設后求.確定一個圓需要三個獨立條件,若利用圓的標準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圓的幾何性質:如弦的中垂線必經過原點,以此來確定圓心的位置.

    3、高中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情況:

    (1)設直線,圓,圓心到l的距離為,則有;;

    (2)過圓外一點的切線:k不存在,驗證是否成立k存在,設點斜式方程,用圓心到該直線距離=半徑,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兩解】

    (3)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圓(x-a)2+(y-b)2=r2,圓上一點為(x0,y0),則過此點的切線方程為(x0-a)(x-a)+(y0-b)(y-b)=r2

    4、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設圓,

    兩圓的位置關系常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培枝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當時兩圓外離,此時有公切線四條;

    當時兩圓外切,連心線過切點,有外公切線兩條,內公切線一條;

    當時兩圓相交,連心線垂直平分公共弦,有兩條外公切線;

    當時,兩圓內切,連心線經過切點,只有一條公切線;

    當時,兩圓內含;當時,為同心圓.

    注意:已知圓上兩點,圓心必在中垂線上;已知兩圓相切,兩圓心與切點共線

    5、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是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

    應用: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

    用符號語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符號:平面α和β相交,交線是a,記作α∩β=a.

    符號語言:

    公理2的作用:

    它是判定兩個平面相交的方法.

    它說明兩個平面的交線與兩個平面公共點之間的關系:交線公共點.

    它可以判斷點在直線上,即證若干個點共線的重要依據.

    公理3:經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一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平面;兩相交直線確定一平面;兩平行直線確定一平面.

    公理3及其推論作用:它是空間內確定平面的依據它是證明平面重合的依據

    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與復習方法(2)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2020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

    ★高二數學上下學期知識點復習提綱

    ★最新高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

    ★高二數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2018高二數學會考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二數學上冊算法框圖的基本結構及設計知識點

    ★高二各知識點數學題

    ★高二數學期末復習方法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與復習方法(2)

    ★高二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2020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

    ★高二數學上下學期知識點復習提綱

    ★最新高二數學基礎知識點歸納

    ★高二數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2018高二數學會考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二數學上冊算法框圖的基本結構及設計知識點

    ★高二各知識點數學題

    ★高二數學期末復習方法

    高二上學期數學知識點及公式

    【 #高二#導語】在學習新遲盯知識的同時還要復習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五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五知識點

    1、科學記數法:把一個數字寫成的殲神形式的記數方法。

    2、統計圖:形象地表示收集到的數據的圖。

    3、扇形統計圖:用圓和扇形來表示總體和部分的關系,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在扇形統計圖中,每個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等于該部分對應的扇形圓心角與360°的比。

    4、條形統計圖: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

    5、折線統計圖:清楚地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

    6、確定事件包括:肯定會發生的必然事件和一定不會發生的不可能事件。

    7、不確定事件: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不確定。

    8、事件的概率:可用事件結果除以所以可能結果求得理論概率。

    9、有效數字:對于一個近似數,從左邊第一個不是0的數字起,到精確到的數位為止的數字。

    10、游戲雙方公平:雙方獲勝的可能性相同。

    11、算數平均數:簡稱“平均數”,最常用,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大;加權平均數12、中位數:數據按大小排列,處于中間位置的數,計算簡單,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小。

    13、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受極端值得影響較小,跟其他數據關系不大。

    14、平均數、眾數、中位數都是數據的代表,刻畫了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

    15、普查:為了一定目的對考察對象進行全面調查;考察對象全體叫總體,每個考察對象叫個體。

    16、抽樣調查: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調查;從總體中抽出的一部分個體叫樣本(有代表性)。

    17、隨機調查:按機會均等的原則進行調查,總體中每個個體被調查的概率相同。

    18、頻數:每次對象出現的次數。

    19、頻率:每次對象出現的次數與總次數的比值。

    20、級差:一組數據中數據與最小數據的差,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1、方差:各個數據與平均數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數,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1、標準方差:方差的算數平方根刻畫數據的離散程度。

    23、一組數據的級差、方差、標準方差越小,這組數據就越穩定。

    24、利用樹狀圖或表格方便求出某事件發生的概率。

    25、兩個對比圖像中,坐標軸上同一單位長度表示的意義一致,縱坐標從0開始畫。

    2.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五知識點

    1.抽樣(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

    把總體的單位進行排序,再計算出抽樣距離,然后按照這一固定的抽樣距離抽取樣本。第一個樣本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辦法抽取。K(抽樣距離)=N(總體規模)/n(樣本規模)

    前提條件:總體中個體的排列對于研究的變量來說,應是隨機的,即不存在某種與研究變量相關的規則分布??梢栽谡{查允許的條件下,從不同的樣本開始抽樣,對比幾次樣本的特點。如果有明顯差別,說明樣本在總體中的分布承某種循環性規律,且這種循環和抽樣距離重碼改和合。

    2.抽樣,即等距抽樣是實際中最為常用的抽樣方法之一。因為它對抽樣框的要求較低,實施也比較簡單。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種與調查指標相關的輔助變量可供使用,總體單元按輔助變量的大小順序排隊的話,使用抽樣可以大大提高估計精度。

    3.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五知識點

    單調性

    ⑴若導數大于零,則單調遞增;若導數小于零,則單調遞減;導數等于零為函數駐點,不一定為極值點。需代入駐點左右兩邊的數值求導數正負判斷單調性。

    ⑵若已知函數為遞增函數,則導數大于等于零;若已知函數為遞減函數,則導數小于等于零。

    根據微積分基本定理,對于可導的函數,有:

    如果函數的導函數在某一區間內恒大于零(或恒小于零),那么函數在這一區間內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這種區間也稱為函數的單調區間。導函數等于零的點稱為函數的駐點,在這類點上函數可能會取得極大值或極小值(即極值可疑點)。進一步判斷則需要知道導函數在附近的符號。對于滿足的一點,如果存在使得在之前區間上都大于等于零,而在之后區間上都小于等于零,那么是一個極大值點,反之則為極小值點。

    x變化時函數(藍色曲線)的切線變化。函數的導數值就是切線的斜率,綠色代表其值為正,紅色代表其值為負,黑色代表值為零。

    凹凸性

    可導函數的凹凸性與其導數的單調性有關。如果函數的導函數在某個區間上單調遞增,那么這個區間上函數是向下凹的,反之則是向上凸的。如果二階導函數存在,也可以用它的正負性判斷,如果在某個區間上恒大于零,則這個區間上函數是向下凹的,反之這個區間上函數是向上凸的。曲線的凹凸分界點稱為曲線的拐點。

    4.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五知識點

    極值的定義:

    (1)極大值:一般地,設函數f(x)在點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

    (2)極小值:一般地,設函數f(x)在x0附近有定義,如果對x0附近的所有的點,都有f(x)>f(x0),就說f(x0)是函數f(x)的一個極小值,記作y極小值=f(x0),x0是極小值點。

    極值的性質:

    (1)極值是一個局部概念,由定義知道,極值只是某個點的函數值與它附近點的函數值比較是或最小,并不意味著它在函數的整個的定義域內或最小;

    (2)函數的極值不是的,即一個函數在某區間上或定義域內極大值或極小值可以不止一個;

    (3)極大值與極小值之間無確定的大小關系,即一個函數的極大值未必大于極小值;

    (4)函數的極值點一定出現在區間的內部,區間的端點不能成為極值點,而使函數取得值、最小值的點可能在區間的內部,也可能在區間的端點。

    求函數f(x)的極值的步驟:

    (1)確定函數的定義區間,求導數f′(x);

    (2)求方程f′(x)=0的根;

    (3)用函數的導數為0的點,順次將函數的定義區間分成若干小開區間,并列成表格,檢查f′(x)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么f(x)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如果左右不改變符號即都為正或都為負,則f(x)在這個根處無極值。

    5.高二數學上冊必修五知識點

    1.隨機事件和確定事件

    (1)在條件S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做相對于條件S的必然事件.

    (2)在條件S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做相對于條件S的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與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確定事件.

    (4)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古典概型

    具有以下兩個特點的概率模型稱為古典概率模型,簡稱古典概型.

    (1)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個.

    (2)在條件S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做隨機事件.

    (3)確定事件和隨機事件統稱為事件,一般用大寫字母A,B,C?表示.

    3.頻率與概率

    (1)在相同的條件S下重復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A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fnn(A)=n為事件A出現的頻率.

    (2)對于給定的隨機事件A,如果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A發生的頻率fn(A)穩定在某個常數上,把這個常數記作P(A),稱為事件A的概率,簡稱為A的概率.

    4.互斥事件與對立事件

    (1)互斥事件:若A∩B為不可能事件(A∩B=?),則稱事件A與事件B互斥,其含義是:事件A與事件B在任何一次試驗中不會同時發生.

    (2)對立事件:若A∩B為不可能事件,而A∪B為必然事件,那么事件A與事件B互為對立事件,其含義是:事件A與事件B在任何一次試驗中有且僅有一個發生.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亚洲av中文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mv|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碰|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