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教科書?四年級下冊語文書內容有如下:1、古詩詞三首 2、鄉下人家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5、琥珀 6、飛向藍天的恐龍 7、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8、千年夢圓在今朝 9、短詩三首 10、綠 11、白樺 12、在天晴了的時候 13、那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科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導語】部編版教材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也就是“人教部編版”,到2018年全國統一使用汪悶部編版教材,所以又稱“統編版”。自2016年部編版教材問世以來,教材一直在做改動,每個學期都有增刪改的情況,有的甚至改動比較大,目前2021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改動,新版語文教材發布,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詳細情況。
1、目錄:快樂讀書吧增加主題“十萬個為什么”。
2、原《22文言文二則》調至第18課,原第18-22課序號順延。增加略讀課“25挑山工”,原第25-27課序號順延。
3、1古詩詞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注釋刪除:新市。
4、天窗:“他”改為“他們”。
5、《飛向藍天的恐龍》:會寫字刪去“談”,增加“凌”。詞語表增加“凌空”。
6、《千年夢圓在今朝》:刪去焰的拼音;執著的“著”加拼音“zhu6”;會認字刪除“焰”,增加“鵬”“著”(著是多音字)。
7、第二單元口語交際:第三條新聞,刪去“預計”一詞。
8、在天晴了的時候:“一”前加“已”;“五”改為“的飾”。
9、貓:“彼”加拼音“bi”掘寬。
10、文言文二則困散彎:由原第七單元22課調整為第六單元18課。
11、小英雄雨來:由原第18課變為第19課。
《白鵝》主要內容:課文是作者對在重慶郊外居住時收養的一只白鵝的回憶。主要寫了兩方面內容,一是對白鵝與眾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動的描繪。二是敘述了白鵝對“我”一家所做的貢獻,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與懷念之情。
課文原文
這白鵝,是一位即將遠行的朋友送給我的。我抱著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
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它的舊主人告訴我:養鵝等于養狗,它也能看守門戶。后來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手迅尺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它常傲然地站著,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
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我們的鵝是吃冷飯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一樣是水,一樣是泥,一樣是草。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
白鵝這肢拿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課文介紹了白鵝的高傲,是三個,是叫聲、步態、吃相,這三個。本文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扮寬,突出了詩人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歷缺搭
四年級語文下冊(五四制部編教材)
?
15、白 鵝
學習要點解析
一、主要內容理解。(了解)
課文是作者對在重慶郊外居住時收養的一只白鵝的回憶。主要對白鵝與眾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動地描繪,從姿態、叫聲、步態和吃相這幾個方面寫出了白鵝的高傲。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與懷念之情。
二、重點生字詞的背誦和默寫。(必考)
叫囂引吭大叫狂吠局促不安(cù)頗像京劇奢侈(shē chǐ)一絲不茍譬如倘若侍候(shì)(待)飯館脾氣窺伺 供養(gōng)
三、詞語理解:(知識積累)
1、左顧右盼:向左右兩邊看。文中指白鵝驕傲得枝鍵掘意的神情。
2、鄭重:文中指白鵝嚴肅認真的樣子。
3、引吭大叫:指扯開喉嚨大喊大叫。亮碰
4、局促不安:文中指鴨子舉止拘束,心中不安的樣子。
5、奢侈:揮霍浪費錢財,過分追求享受。文中指白鵝吃的食料并不是很高檔。
6、一絲不茍: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文中指白鵝吃食吃得非常認真。
7、從容不迫:文中白鵝吃食時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8、窺伺:文中指狗暗中觀望,等待時機偷吃白鵝的食料。
9、揚長而去:大模大樣地徑自走去。
10、不勝其煩:煩得使人受不了。
11、三眼一板:形容做事有條理。
?
四、認識掌握過渡段。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第一單元內容有:
第一課、《古詩詞三首》
1、《獨坐敬亭山》
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于天寶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詩中描繪了鳥盡云去,只有敬亭山與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詩表現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擊后,心情郁悶,到敬亭山尋求慰藉的孤單寂寞的心情。
2、《望洞庭》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
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隱野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
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3、《憶江南》
是唐代詩人自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
以上就是四年級語文下冊教科書的全部內容,第一課、《古詩詞三首》1、《獨坐敬亭山》我國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于天寶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時所作。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