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王九年級化學答案?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五、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3、那么,全科王九年級化學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九年級化學實驗冊(上)
自我評價(一)參考答案:
1D、2A、3D、4C、5B、6B、
7、(1)D、酒精燈E、量筒
(2)B C
(3)用于過濾和向小口容器轉移液體不能
8、(1)左(2)5 右 游碼 0.6 左
9、20mL凹液面的最低處偏高
10、(2)(4)(5)
11、(1)試劑會腐蝕膠頭,且會玷污試劑
(2)殘留在瓶口的試劑會流下污染標簽
(3)將試管捅破
(4)會玷污瓶中的藥品
12、(1)小 (2)液 (3)a外焰
13、(1)加熱時試管外壁的水沒有擦干
(2)加熱時,試管底部接觸到燈芯
(3)加熱時試管中的液蘆陸體太多,沸騰時沖出
(4)加熱時沒有先預熱
(5)試管本向質量不好
自我評價(二)參考答案:
1B、2C、3C、4A、5A
6、(1)A高錳酸鉀 B錳酸鉀 C二氧化錳 D氧氣 E過氧化氫(雙氧水)
(2)KMnO4K2MnO4+MnO2+O2分解 H2O2 H2O+O2 催化
7、(1)煙為了使鐘罩內的氧氣完全除去(注:鐘罩下面是開口的)
(2)上升(1/5容積)
(3)ABCD
(4)氮氣難于水 氮氣不與紅磷反應(或:氮氣不能助燃)
8、(1)A試管B酒精燈C鐵駕臺(帶鐵夾)D集氣瓶E水槽
(2)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
(3)空氣 連續均勻冒出
(4)防止凝聚在試管口的水倒流使試管爆裂
(5)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集滿。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Cl-35.5Fe-56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只一個選項符合是題意,每小題3分,共24分)
1.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 B.鹽酸除銹 C.冰雪融化 D.蠟燭燃燒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B.空氣是由空氣分子構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中子數不同
3.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食用霉變的花生
B.合理攝入人體必需元素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餐盒
D.用灼燒法鑒別合成纖維和羊毛纖維
4.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紙張不可煥燃B.乙醇汽油屬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將硬水軟化D.可用打火機檢查天然氣是否泄漏
5.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
A.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
C.C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D.X屬于有機化合物
6.圖1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其中與集氣瓶相連的壓強傳感器等電子設備能將集氣瓶內壓強精確地記錄并保存下來。圖2、圖3是用該裝置測得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集氣瓶中燃燒的壓強-時間關系圖(該裝置氣密性良好,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P/分別是反應結束時恢復到室溫時集氣瓶內的氣壓)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燃燒匙內所裝紅磷和木炭的多少對實驗結果無影響
B.反應開始時集氣瓶中壓強瞬間變大是由燃燒放熱造成的
C.P=0.79 P0,P/=P0是因為紅磷的著火點比木炭低
D.由圖3可推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7.甲、乙、丙、丁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槐輪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1.對化學實驗剩余的藥品,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帶回家中B.隨意傾倒在水槽中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試劑瓶中
2.下列儀器中,不能在酒精燈上直接加熱的是( )
A.試管B.燒杯 C.蒸發皿D.燃燒匙
3.下列儀器中,不能作為反應容器的是( )
A.燒杯B.集氣瓶 C.量筒D.試管
4.托盤天平指針不在分讀盤中線而是偏向右邊就稱量,當天平平衡時,稱得的質量比實際質量數值( )
A.偏大B.偏小C.相等 D.無法確定
5.下列儀器中,可與試管、燒杯、蒸發皿歸為一類的是( )
A.集氣瓶B.漏斗C.量筒 D.錐形瓶
6.下列基本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用酒精燈火焰的外焰部分給物質加熱
B.過濾時,液體應沿著玻璃棒流入過濾器
C.一般用含游藥匙或鑷子取用固體藥品
D.使用天平時,用手取用砝碼
7.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時,切勿讓試管底部接觸燈芯,這是因為( )
A.將使酒精燃燒不完全 B.易使酒精燈熄滅
C.燈芯溫度低,易使已受熱后的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破裂
D.燈芯溫度高,易使試管底部溶化
8.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藥品不定量時,固體一般去1~2克
B.安裝過濾器時,濾紙邊緣高于漏斗口
C.蒸發食鹽水,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液體
D.酒精燈不用的時候,一定要蓋上燈帽
9、填寫下列空白
(1)液體藥品經常盛放在里,取用時,瓶塞應在實驗臺上,試劑瓶口與試管口應。
1 D 解析:溶液必須是混合物,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純水就不能看作是一種溶液,A錯誤;將蔗糖和食鹽同時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就會同時存在兩種溶質,B錯誤;氣體也可以作溶質,如鹽酸就是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形成的 溶液,C錯誤。
2 A 解析:碘酒中的溶質是碘,溶劑是酒精。
3 C 解析:水和冰塊是同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而懸濁液是混合物;均一、穩定、透明、澄清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純凈物,比如水;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是混合物;泥水不是溶液,屬于懸濁液,沒有溶質和溶劑之說。
4 A
5 A 解析: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溫度明顯降低;小蘇打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升高;生石灰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氯化鈉溶塌沖于水橘兆后溫度沒有明顯變化。
6 D 解析:分子的大小是不會發生改變的,改變的只是分子間的間隙。
7 C 解析: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所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兩種物質,可能含有多種物質。
8 D解析:向接近飽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都可以使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對于大多數固體,升高溫度可使溶質繼續溶解,不飽和溶液可采取降溫的方法使其變成飽和溶液。
9 B 解析:把一定溫度下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增加硝酸鉀至不能繼續溶解,或恒溫蒸發水至飽和(因是一定溫度下,所以不能采取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
以上就是全科王九年級化學答案的全部內容,1 D 解析:溶液必須是混合物,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純水就不能看作是一種溶液,A錯誤;將蔗糖和食鹽同時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就會同時存在兩種溶質,B錯誤;氣體也可以作溶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