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歷史

嚴州府的歷史,梅城為什么叫嚴州府

  • 歷史
  • 2023-04-23
目錄
  • 梅城為什么又叫嚴州
  • 梅城嚴州古鎮簡介和歷史背景
  • 嚴州古城簡介和歷史
  • 梅城為什么叫嚴州府
  • 嚴州府的歷史名人

  • 梅城為什么又叫嚴州

    這個地方是海寧鹽官鎮,閉哪位于浙江嘉興市海寧市,是座擁有2000年之久的歷做粗史古鎮純態鎮,中國漢代時期開始曬鹽制鹽,因此這城便得名鹽官。在這里人們還能看時間眾多的古跡風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依舊完好。

    梅城嚴州古鎮簡介和歷史背景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梅城絕亂鎮位于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匯合處,是古嚴州府治所在地,北枕烏龍山,南臨三江口,依山伴水,歷史悠久。自三國時期吳黃武四年置縣以來,已有1700余年。歷為睦州、嚴州州治及建德縣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中國著名古典《水滸傳》《儒林外史》等都曾描述過梅城的人文山水。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梅城鎮位于富羨談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匯合處,是古嚴州府治所在地,北枕烏龍山,南臨三江口,依山伴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自三國時期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置縣以來,已有1700余年。歷為睦州并派檔、嚴州州治及建德縣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中國著名的古典《水滸傳》、《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金瓶梅》等都曾描述過梅城的人文山水。著名文人杜牧、范仲淹、陸游、劉長卿都曾在此任職為官。詩人謝靈運、李白、孟浩然等都曾游歷過梅城山水。先賢們無不為梅城的山水陶醉,為梅城留下了傳唱千古的詩文絕作,為梅城留下了一份珍貴文化遺產。

    嚴州古城簡介和歷史

    說起古鎮古城,大家往往都會想到麗江古城、平遙古城、周莊、烏鎮等名氣大的古城,而忽略了那些名氣不大卻 歷史 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梅城古鎮”就是其中之一。

    歷史 上的梅城古鎮是古嚴渣襲州府治所在地,至今已有千余年 歷史 ,素有“半朵梅花城”的美譽。

    梅城古鎮,位于浙江省建德市西北方向約25公里處,地處新安江、蘭江和富春江三江并流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地塌瞎理位置。梅城舊時稱為嚴州,其 歷史 最早可追溯至三國黃武四年,當時的梅城古鎮為縣,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建縣史,且當時的梅城還是縣治所在地。

    到了唐神功元年年時,睦州州治遷至梅城,自此之后的梅城皆為州治所在地,后來的嚴州府治所也在梅城,可見 歷史 的梅城古鎮是非常繁榮的,之所以成州治所在地,與當地的交通也有很大的關系,處于三江并流處,水陸交通便捷,也使得梅城的經濟十分繁榮。

    如今的梅城古鎮顯然沒有了往日的繁榮景象, 成了一座默默無聞、少有人知的普通小鎮子,好在也保留下來了諸多 歷史 古跡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之梅城所處位置北枕烏龍山、面朝三江口,其風光十分的秀美,不失為一處人杰地靈之地。

    梅城古鎮保留下來的最古老、最著名的 歷史團梁空 遺跡當數這里的古城墻,古城墻處于千年古鎮與江水之間,江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古城墻則是其第二道堅固不催的屏障,古城墻保存下來的并不完整,如今可以看到修繕后的痕跡,但其宏偉壯觀的氣勢不減當年。

    走進古鎮之中,給人的感覺恍若走進了古城,其主為澄清門,澄清門上建有一座城門樓,站在城門樓上可眺望江景及整個梅城古鎮。

    現在的梅城古鎮經濟依然十分發達,是建德市的經濟重鎮,曾榮獲“國家千強鎮”、“浙江省中心城鎮”等稱號,尤其是其工業經濟非常發達,近年來也在以千年古城為契機發展 旅游 產業。

    來到梅城古鎮,一定會聽說過這個詞語,即“半朵梅花城”。梅城名字的由來因古城墻沿江一段雉堞砌筑成梅花形而得名,又因梅花呈半朵的形狀而素有“天下梅花兩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梅城半朵”的美譽,也就是半朵梅花城,可與北京、南京相媲美。

    一條石板路古街正對古城墻,這是梅城的核心街道,也是如今到這里 旅游 的主要區域,或許是因為 旅游 發展時間較短,知道的游客并不太多,走在街道之上給人的感覺稍顯冷清。

    但梅城古鎮的 歷史 是真實的,文化底蘊也是非常深厚,若是未來深度發掘的話,我相信梅城古鎮一定會在江南眾多古鎮中脫穎而出。更何況梅城的 旅游 資源十分豐富,僅僅是古城墻和這條古街就足以讓人震撼,古城墻上視野最佳,古街最具煙火氣息,游客不多也好,讓人感覺十分安靜。

    歷史 上不乏文人墨客來此游歷,我們所熟知的文人范仲淹、陸游、杜牧等人都曾在此做過官,著名詩人李白、謝靈運等人還都曾來到這里游歷過,為梅城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也是值得去挖掘開發的深厚文化底蘊。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或去過杭州建德的“梅城古鎮”?對這座至今1700多年 歷史 的古鎮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機會,你會到這里游玩嗎?歡迎留言評論哦。

    梅城為什么叫嚴州府

    建德于三國吳黃武四年(225)置縣。

    據《三國志·吳書·孫韶傳》:“孫韶字公禮……權(孫權)為吳王,遷揚威將軍,封建德侯”。

    據《三國志·吳書·大帝記》,孫權為吳王是在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孫韶封建德侯也是這一年。

    民國《建德縣志》卷十四載:“孫韶字公禮,原縣之俞姓子,孫策愛之,賜姓孫,列之屬籍。

    ”孫韶封建德侯是公元221年,建德置縣是公元225年,孫韶的故鄉在建德,原建德縣的轄地是孫韶的封地。

    故建德縣名因建德侯而來,取建立功德之意。

    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

    三國時吳王孫權封將軍孫韶建德侯,孫韶的故鄉在建德,原建德縣的轄境為孫韶的封地。

    故此,建德縣名因封建德侯而來,取建功立德之義。

    建德古為越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于原吳、越地置會稽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今建德地屬會稽郡富春縣。

    西漢因之。

    新莽時改富春為誅歲,東漢初復為富春。

    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富春縣屬吳郡。

    三國吳黃武四年(225),分富春置建德縣,縣城在今梅城,建德之名自此始;同年,又分富春置新昌縣,縣城在今大同。

    兩縣均屬吳郡。

    晉太康元年(280),新昌縣更名壽昌縣,壽昌之名自此始。

    自西晉至南朝的宋、齊兩代,建德、壽昌仍屬吳郡。

    梁普通二年(521),壽昌改屬新安郡,陳時同。

    梁普通年間,建德劃歸金華郡,陳時仍舊。

    隋開皇九年(589),壽昌并入新安縣(今淳安);建德并入金華縣,改置為吳寧縣,為婺州治。

    兩縣均屬婺州。

    仁壽三年(603),以新安故城置睦州,治新安縣。

    大業三年(607),改睦州為遂安郡,改新安縣為雉山縣,仍為郡治。

    唐武德四年(621),復遂安郡為睦州;在桐廬置嚴州。

    分金華復置建德縣,屬嚴州。

    七年(624),廢嚴州,又析建德并入桐廬、雉山兩縣,屬睦州。

    永淳二年(683)復置建德縣,屬睦州。

    神功元年(697),睦州治由雉山移建德,建德為州治始此。

    永昌元年(689)復置壽昌縣,屬睦州,旋又廢。

    神龍元圓基年(705)再置,屬睦州。

    五代,建德、壽昌隸睦州,屬吳越國。

    建德仍為睦州治所。

    北宋因之。

    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為嚴州,建德、壽昌隸屬不變。

    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嚴州為建德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為建德路,路治建德,壽昌仍為所屬。

    明初改建德路為建安府。

    洪武八年(1375)又改為嚴州府,府治建德,下領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遂安、淳安六縣。

    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廢舊府制,設立嚴州軍政分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

    民國元年(1912)10月,嚴州軍政分府廢。

    3年(1914),在衢縣設金華道,建德、壽昌屬之。

    16年(1927),廢道制,建德、壽昌直屬浙江省。

    20年(1931),設立第六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屬之。

    22年(1933)10月6日,專員辦事處設建德。

    24年(1935)9月,在蘭溪設立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屬之;在衢縣設立第五行政督察區,壽昌屬之。

    32年(1943)9月1日,增設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屬之。

    專員公署始設淳安,后移建德。

    36年(1947)5月,撤銷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直屬浙江省。

    37年(1948)4月,兩縣又屬設署于淳安的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5日,建德、壽昌相繼解放念冊。

    同月設立第四專署,后改建德專區,建德、壽昌屬之。

    1950年3月22日,撤銷建德專署,建德、壽昌改屬金華專署。

    1955年3月31日,重設建德專署,建德、壽昌回屬。

    1957年1月,為適應新安江水電站建設需要,分建德縣地置相當縣一級的新安江區,直屬建德專署。

    1958年3月31日,新仔腔宏安江區改為新安江鎮,隸建德縣。

    11月21日,撤銷壽昌縣,并入建德縣。

    1959年4月,撤銷建德專署,建德縣劃屬金華專署。

    1960年8月,縣城由梅城鎮移白沙鎮(今新安江街道)。

    1963年5月16日,建德縣劃屬杭州市,至今。

    1992年4月1日,建德撤縣置市,市治新安江鎮(今新安江街道)。

    1985年12月,建德縣轄:白沙鎮(10個居民區,7個行政村)、新安江區(轄洋溪、更樓2鎮,鄧家、蓮花2鄉,59個行政村)、梅城區(轄梅城、大洋2鎮,大洲、下涯、楊村橋、長寧、千鶴、南峰、馬目、洋尾、麻車、三河10個鄉,8個居民區,111個行政村)、乾潭區(轄乾潭鎮,羅村、欽堂、安仁、芝峰、下包5鄉,78個行政村)、三都區(轄三都鎮,梓里、姚村、前源、鳳凰4鄉,54個行政村)、壽昌區(轄壽昌鎮,陳家、檀村、里葉、童家、石屏、航頭、卜家蓬、大店口8鄉,4個居民區,125個行政村)、大同區(轄大同鎮,李家、溪口、勞村、上馬、長林5鄉,80個行政村)。

    2000年,建德市轄15個鎮、12個鄉。

    總人口473062人,各鄉鎮人口: 新安江鎮 99039 蓮花鎮 10044 乾潭鎮 24167 安仁鎮 8063 梅城鎮 38715 楊村橋鎮 17454 下涯鎮 14613 大洋鎮 12745 三都鎮 19884 壽昌鎮 38755 航頭鎮 23770 檀村鎮 20272 大同鎮 22945 李家鎮 19425 勞村鎮 15401 鄧家鄉 6723 下包鄉 7879 欽堂鄉 7561 馬目鄉 9381 洋尾鄉 6973 麻車鄉 10252 三河鄉 7824 姚村鄉 2615 鳳凰鄉 3413 童家鄉 7156 石屏鄉 7297 上馬鄉 10696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9月27日,浙政函[2001]204號批復同意建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2001年10月1日,根據浙政函[2001]204號《浙江省人民 *** 關于建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和杭州市人民 *** 關于建德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精神,建德市 *** 以建政發[2001]189號發文同意鄉鎮撤并工作:(1)撤銷原新安江鎮、鄧家鄉,以其行政區域設立新安江、更樓、洋溪3個街道辦事處;①新安江街道辦事處,駐地設在菜市路23號,區域范圍為:東與馬目鄉相鄰,西與淳安縣交界;北與洋溪街道辦事處相鄰,南與更樓街道辦事處、童家鄉相連,下轄12個行政村:新安江、白沙、新蓬、黃泥墩、嶺后、梅坪、汪家、聯塘、江河、山河、橫路、外龍;20個居民區:健北、康安、政法、康橋、麻園、府西、中街、三莊、菜市、保健、橋東、葉家、新林、望江、滄灘、上滄、電廠、嶺后、白沙新村、朱家埠。

    總面積101平方千米,總人口6.4萬人。

    ②洋溪街道辦事處。

    駐地設在復興路,區域范圍為:東與下涯鎮相鄰,東南與馬目鄉相鄰,西北與淳安縣交界,北與蓮花鎮相鄰,南與新安江街道辦事處相鄰。

    下轄13個行政村:下塘、方家坪、洋溪、朱池、上章、新華、幽洪、新宅、高嶺、上洋安、洋安、窯上、團結;2個居民區:城東第一、城東第二。

    總面積72平方千米,總人口1.4萬人。

    ③更樓街道辦事處。

    駐地設在鎮前路,區域范圍為:東與大洋鎮相鄰,東南與蘭溪市交界,西與童家鄉相連;北與新安江街道辦事處、馬目鄉相鄰,南與壽昌鎮、大慈巖鎮接壤。

    下轄28個行政村:桐子源、新街、淤堨、張家、駱村、后塘、湖岑畈、更樓、新市、黃岙、五里源、石馬、甘溪、洪宅、直塢、巖壟、過塘源、甘嶺、橋亭、馬目塢、新嶺、鄧家、大坪、許村畈、八樂塢、石嶺、長嶺、南山;2個居民區:更樓、鄧家。

    總面積71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

    (2)①撤銷大同鎮、勞村鎮,設立新的大同鎮。

    鎮 *** 駐地設在古城山路52號。

    下轄42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區域面積109平方千米,總人口4.4萬人。

    ②撤銷乾潭鎮、安仁鎮,設立新的乾潭鎮。

    鎮 *** 駐地設在子胥路(新址)。

    下轄46個行政村、4個居民區,區域面積220平方千米,總人口3.3萬人。

    (3)原檀村鎮更名為大慈巖鎮。

    (4)李家、壽昌、航頭、蓮花、下涯、楊村橋、梅城、大洋、三都等9個鎮,上馬、石屏、童家、馬目、欽堂、下包、麻車、洋尾、三河、鳳凰、姚村等11個鄉,保留原建制不變。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全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11個鄉,63個居民區、518個行政村。

    2001年底,轄3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62個居民區、518個行政村。

    2002年上半年,建德市轄3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62個居民區、518個行政村。

    2003年底,建德市轄3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25個社區、30個居民區、514個行政村。

    2005年3月28日,浙江省人民 *** (浙政發函[2005]18號)批復同意建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一、撤銷上馬鄉建制,與大同鎮合并。

    調整后的大同鎮轄58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古城山路52號)。

    二、撤銷石屏鄉建制,與航頭鎮合并。

    調整后的航頭鎮轄42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溪沿村)。

    三、撤銷童家鄉建制,與壽昌鎮合并(不含童家鄉過浴山村)。

    調整后的壽昌鎮轄49個行政村、1個社區、4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中山路38號)。

    四、撤銷馬目鄉建制,與下涯鎮合并。

    調整后的下涯鎮轄26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楊橋頭)。

    五、撤銷三河鄉、麻車鄉建制,與大洋鎮合并。

    調整后的大洋鎮轄38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英烈路1號)。

    六、撤銷洋尾鄉建制,與梅城鎮合并。

    調整后的梅城鎮轄27個行政村、5個社區、1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總府后街39號)。

    七、撤銷下包鄉、姚村鄉建制,與乾潭鎮合并。

    調整后的乾潭鎮轄71個行政村、6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新世紀廣場1號)。

    八、撤銷鳳凰鄉建制,與三都鎮合并。

    調整后的三都鎮轄50個行政村、2個居民區,鎮 *** 駐地不變(府前路)。

    九、童家鄉過浴山村劃歸更樓街道。

    調整后的更樓街道轄28個行政村、1個社區、1個居民區,辦事處駐地不變(杭衢路)。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后,建德市轄新安江、洋溪、更樓3個街道,楊村橋、蓮花、李家、大慈巖、壽昌、航頭、大同、下涯、梅城、乾潭、三都、大洋等12個鎮和欽堂鄉。

    現代嫁妝是越來越豪華了,什么三大件四大件已經不算稀奇。

    但在以前,嫁女兒,嫁妝是十分講究的,不僅要有用,有許多嫁妝還有很多的含義在里面。

    床上用的。

    被子至少要兩床,條件好的話四床六床不等,總之要成雙的,而且一律要紅被面,取紅紅火火之意;一對枕頭也要紅色的,里面裝的不是現在的海綿、太空棉之類,而是玉米、黃豆等五谷,這既象征著五谷豐登,又意味著給夫家帶去種子。

    為顯示娘家的氣派,有時在一對枕頭里可裝進一擔光景的糧食———這可苦了抬嫁妝的人。

    木器用品。

    木器用品里最主要的是一對木箱子,如果好一點的話,是一對樟木箱。

    箱子除了用來裝衣物之外,還有為夫家傳遞香火的意思。

    可是現在都改為皮箱了。

    到了出嫁那一天,箱子里還要裝滿紅棗、花生、桂圓、柏子,意為早生貴子,還有紅雞蛋、甘蔗等,預示著女兒嫁過去以后,生活紅紅火火,一節更比一節甜。

    另外,箱子的四只角還要分別壓上四個銀元,這是壓箱鈿,不過現在都改為人民幣了。

    以前,就連臉盆也是用木頭箍成并漆成紅色的,現在一般都是買的了,但一對木腳盆和一只木馬桶是不能少的,當然也要漆成紅色。

    馬桶又叫利市桶。

    出嫁那天,利市媽媽要找個小男孩,先往兩只腳盆里坐一下,然后讓他往利市桶里撒泡尿,說是“利市”的。

    還有竹器。

    竹器包括一對火熜和一只針線篋。

    火熜里也要放進一些紅棗、花生、桂圓、柏子之類的果子,表示為夫家帶去火種;針線篋是女兒做針線用的。

    出嫁那天,針線篋里還要放進兩雙鞋子,一雙給丈夫,一雙給公公,而且都要女兒親手做的,意思是教導女兒到了夫家后,要孝敬長輩,勤于女紅。

    現在的女孩子都不會做鞋了,只好買兩雙了事。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許多嫁妝,這就因人家而異了。

    為了講排場,父母盡量為女兒多辦一些嫁妝,而且結婚那一天,又盡量把嫁妝分得細一點,多捆幾杠,抬起來好看一些,有時候一對枕頭也分成兩杠,這就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味道了。

    嚴州府的歷史名人

    嚴州是浙江省的城市

    嚴州是中國古代地名,舊襲衫嚴州府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流域。北、東、南分別與浙江的杭州、金華、衢州接壤,西與安徽的徽州相依。區域內多山地,四周皆為山地丘陵,唯有中間小面積平原,屬浙西中山丘陵區。

    府治最初在今桐廬舊縣街道還留有遺跡,后遷址雉山縣,最后在武周年萬歲通天二年遷往梅城。原嚴州縣土地合并已經變成現今杭州下屬的桐廬縣、淳安縣和建德市。

    嚴州府的歷史沿革

    嚴州府元建德路,屬江浙行省。太祖戊戌年三月為建安府,尋曰建德府。壬寅年二月改曰嚴州府,領縣六。東北距布政司二百七十敬鍵里。

    建德路,唐睦州,又為嚴州,又改新定郡。宋為建德軍,又為遂安軍,后升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撫司。亮禪巧十四年,改建德路。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 JAVA性无码HD中文|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射肉在线播放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产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