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歷史總結?【篇一】2020初三上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1、人類的形成 ⑴人類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變而來; ⑵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⑶會制造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⑷勞動創造了人; ⑸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或標志: 私有制的出現、那么,九年級上冊歷史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學問來修剪。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1
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1、 希波戰爭: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地區建立了波斯帝國。前5世紀,波斯帝絕橡雀國三次出征希臘,最后希臘戰勝波斯,史稱希波戰爭。
為紀念希波戰爭——馬拉松戰役中的長跑英雄菲迪皮茨設立了馬拉松賽跑。
2、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國發展起來,并控制了希臘。亞歷山大繼承馬其頓王位,史稱亞歷山大大帝。他出兵東征,建立地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3、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猶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羅馬帝國,多次發動戰爭。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5、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一方面充滿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透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
6、羅馬帝國與中國的交往: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甘英出使大秦。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2
第7課-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
1.-的興起:1世紀時,興起于巴勒斯坦地區。
知識不是智慧,只有學習也不能達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須是知識與事實的相輔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學無止境,虛懷若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1
第7課 法蘭克王國
一. 法蘭克王國
1.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被稱為“蠻族王國”,其中最為強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盧地區的法蘭克王國。
2.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者克洛維,是當時很有遠見和才干的國王。
3.克洛維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自己的親兵和官吏。克洛維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到他去世時,法蘭克王國的版圖已經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實力強大。
二.封君與封臣
1.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是將土地無償地賞賜給貴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11世紀時,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饑族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
作為一名九年級的學生,要想學好歷史就要懂得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和歸納。下面就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級歷史知識點歸納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歸納篇一
1、西周分封制
(1)分封對象: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賜給同姓或異性貴族(如姜尚等),建立起許多諸侯國,稱為“授民授疆土”。
(2)封王(諸侯王)義務與權力:義務:鎮守疆土、出兵勤王(王指周王)、交納貢賦、定期朝見周王述職。權力:在封國內擁有相對獨立的統治權,并可把封地內的土地和臣民逐級分封給卿、大夫、士。
(3)作用:對拓展周的統治起了重要作用。
2、秦兼并六國與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
(一)了解秦兼并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秦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國先后滅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
秦始皇的統一措施(對秦始皇的評價):
(1)政治上,加強中央專制集權,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設立郡縣制。
(2)經濟上,統一度量衡、貨幣,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
(3)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
(4)軍事上,為了抵御匈奴,修筑長城。
統一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割據戰亂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篇一】2020初三上冊歷史知識點歸納
1、人類的形成
⑴人類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變而來;
⑵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⑶會制造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
⑷勞動創造了人;
⑸原始社會解體的原因或標志:
私有制的出現、階級的產生、國家的產生
⑹三大人種形成于晚期智人時期;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人種的差異只是生理特征的差異,而沒有優劣之別;
⑺原始社會經歷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兩個階段;這兩個社會階段的主要區別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會占主導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會占族此主導地位;母系氏族發展到父系氏族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
亞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發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羅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兩河流域文明:兩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進500年)
④中國的古代文明:黃河流域(前2100年)
3、亞非古代四大文明發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發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緯20度-40度之間;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線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積雪的融化,導致河水的定期泛濫,泛濫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這些都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1課 人類的形成
一、人類的出現
1、現代人類從非洲南方古猿進化而來(屬“正在形成中的人”)。
2、會不會制造,臘鉛是任何動物的根本區別。
3、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具輪升好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階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國丁村人、(德國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國山頂洞人、(法國克羅馬農人)。
5、晚期智人出現的同時,現代人種的差異也顯現出來。
6、三大人種(即黃種、白種、黑種人)
出現的原因: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二、氏族社會
1、氏族社會的不同階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婦女在采集和家務勞動中舉足輕重,在社會中占主導地笑沖位。
父系氏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男子逐漸取代婦女成為主要勞動力,開始支配社會,父系氏族逐漸取代母系氏族。
2、國家的產生:父系社會后期,隨著社會矛盾的加劇,統治階級設置了一系列機構和設施,如政府、軍隊、監獄和城墻等,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國家的產生。
第2課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金字塔的國度——古代埃及
1、國家的出現、統一及滅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羅河沿岸出現幾十個奴隸制小國;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③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西亞的波斯滅亡。
以上就是九年級上冊歷史總結的全部內容,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1 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1、 希波戰爭: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地區建立了波斯帝國。前5世紀,波斯帝國三次出征希臘,最后希臘戰勝波斯,史稱希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