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意義?答: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許多工藝品、谷物、菜籽、藥材、茶葉以及歷法、生產技術和各種書籍,大大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后來,松贊干布又接受了唐朝賜予他的官職與封爵。那么,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意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唐朝時期有一位美麗的公主被皇上遠嫁到了當時的吐蕃。這位公主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文成公主。她成為了漢族和藏族人民友好來往的使者。至今文成公主進藏的傳說仍然流傳在藏族地區。關于她的傳說有許多,其中一個是關于吐蕃使者在唐朝求婚的故事,讀起來頗有趣味。
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派使者祿東贊到唐朝求婚。當初除了吐蕃使者還有其他六個人都想向文成公主求婚。這個時候唐朝大臣們就出了幾個考題來考驗使者們。這考題共有三道,第一道是考使者們如何讓馬匹辨認出自己的母親。祿東贊因為對馬性熟悉,所以很快就解開了難題。第二道題是給一塊中間孔道是彎曲的玉石穿線。這道題難倒了其他六位使者,可是祿東贊卻非常聰明的利用了小螞蟻穿過了孔道。最后唐太宗又讓使者們辨別木頭的重量。一根大小粗細都相同的木頭,祿東贊把它放到了水里,結果重的沉下輕的浮起,輕易的就把木頭的輕重區分出來了。三道難題都被祿東贊解開了,唐太宗只得把公主嫁給了吐蕃。這就是文成公主進藏的傳說之一。
文成公主進藏的傳說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公主在吐蕃生活日夜思念唐朝的父母,有一天她在陪兆兄嫁的日月寶鏡中看到了自己的愁容,生氣的把鏡子都摔了。
公元4世紀,在拉妥妥日時期,出現了寒病熱治、熱病寒治的治療醫理。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統一了西藏,建立了吐蕃王朝。他開始引進佛經,邀喚橘殲請周邊國家的醫生進藏,并與唐朝聯姻修好,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404種病方,5種診斷法,6種醫療器械和4種醫學論著”。這是和沖吐蕃王朝第一次大規模接受外來醫藥知識,對藏醫學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公元8世紀,金成公主入藏時又帶去了許多醫藥人員和醫學論著,其中一些著作被譯成藏文,如《月王藥診》,它是現存最早的藏醫學著作。藏王赤松德贊時期是伍搏吐蕃王朝的極盛時期,在大舉弘揚佛教的同時,藏醫藥學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出現了九大著名醫學家,其中玉妥·元丹貢布最為有名。他在總結民間醫藥經驗,吸收優秀醫學文化的基礎上,用10年的時間撰寫了《四部醫典》這部傳世藏醫學名著,標志著藏醫獨特體系的完成。
公元七世紀初,在祖國中原地區,李世民父子
創立李唐王朝。幾乎與此同時,吐蕃王國在贊普松贊干布的率領下也迅速崛起,統一了西藏地區的許多部落,建立了強大的奴隸主專制政權,進而向北擴張,最后于公元663年攻滅吐谷渾,從而與唐王朝接界,互為鄰壤。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拜見唐太宗,并請求聯姻和好。
文成公主知書達理,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系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文成公主進藏的傳說
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特別是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當時漢族的紡織、建筑、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具制造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歷 法、醫藥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藏族民間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其中一個傳說故事是這么說的: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贊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為西藏太遠,不愿將公主遠嫁。于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磨基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么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
通過和親,確定了蕃唐之間的甥舅親善關系,促進了漢藏兩族文化的交流.
她入吐蕃時帶去了許多醫藥、生產技術書籍(ji)和谷物、蔬好知菜的種子,還有唐朝精致的手工藝品。與她一起進藏的還有許多會養蠶、釀(niang)酒、造紙的工匠和會紡織、刺繡的侍女。文成公主信佛教,據虛宏說大昭(zhao)寺的基址就是她選定的。先進的漢族文化傳入吐蕃,對吐蕃生產友譽消和文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間的友誼有了很大的發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學多能,對吐蕃國的開化影響很大,不但鞏固了唐朝的西陲邊防,更把漢民族的文化傳播到西藏,西藏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營養得以長足發展。
隨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贊干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化。松贊干布因娶公主,羨慕華盯枯風,派吐蕃貴族子弟至長安國學學習詩書,在唐境聘請文士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請求給予蠶種及制造酒、碾硙、紙墨的工匠。唐人陳陶《隴西行》詩有“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語,可證文成公主對吐蕃吸收漢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
擴展資料
松贊干布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專門為公主修筑的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后來毀于雷電、戰火。經過17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今的規拍升模。布達拉宮主樓13層,高117米,占地面積36萬余平方米,氣勢磅礴。
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襲則老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這些壁畫構圖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鮮艷。
以上就是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意義的全部內容,文成公主在進藏途中不僅播撒下了漢藏友好的種子,也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揭開了唐蕃古道歷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響深遠的第一頁,而且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被載入史冊。13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