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數學配套答案?八年級上冊數學書人教版答案(一) 第14頁 1.解:∠ACD=∠B.理由:因為CD⊥AB,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BDC=90°,所以∠B+∠BCD=90°,又因為∠ACB= 90°,那么,八年級上冊數學配套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十一章11.2.1三角形的內角答案
1、直角三角形
2、60°
3、115
4、125
5、解:設一個角的度數為x,第二個角為6x,第三個角為7x-44°
由三角形內角和性質得
x+6x+7x-44°=180°
解得x=16°
所以角是96°
6、解:∵AB∥CD,
∴∠AFC=45°,
∴∠EFC=135°,
∴∠C+∠E=45°,
又∵∠C=∠E,
∴∠C=∠E=22.5°
第十一章11.2.2三角形的外角(1)答案
1、65°
2、120°
3、>
4、360°
5、答:命題正確。
∠BDE是?DEC的外角,則有∠BDE=∠DCE+∠E;
同理,∠DCE=∠A+∠B,
所以∠BDE=∠E+∠A+∠B
6、解:(1)∠F=(∠B+∠D)
由題意可知∠DEG=∠GEA=∠DEA,
∠ACF=∠FCB=∠ACB
在?DEG和?FGC中,
由于∠DGE=∠FGC(對頂角相等),
則有∠F+∠ACF=∠D+∠DEG,
即∠F+∠ACB=∠D+∠DEA
同理可得∠F+∠DEA=∠B+∠ACB,
可得∠F=(∠B+∠D)
(2)x的值為3
第十一章11.2.2三角形的外角(2)答案
1、直角三角形
2、20°
3、70
4、75°
5、解:∵∠DAC=∠BAC-∠1=63°-∠1,
∠DAC=180°-∠3-∠4=180-2∠3,
而∠3=∠1+∠2=2∠1,
∴∠DAC=63°-∠1
∠DAC=180°-4∠1,
求∠1=39°,
∠DAC=24°
6、(1)C
1.DA=EB
證明 由題意可知 ∠D=∠EAC=BC∵DA⊥ACEB⊥CB∴∠DAC=90° 在Rt△DAC和Rt△EBC中{CD=CE(已知)AC=BC(已知)}∴Rt△DAC≌Rt△EBC(HL)∴DA=EB(全等三角形對應邊相等)
2.證明 ∵AE⊥BCDF⊥BC∴∠DFC=90°=∠AEB又∵CE=BF∴CE-FE=BF-FE 即CF=BF在Rt△DFC和Rt△AEB中{CD=ABCE=BE}∴Rt△DFC≌Rt△BAD(HL)∴AE=DF
這些作業后面都會附有1份答案的
還有,一般這些作業啊什么的答案一般不會在網上流傳的。就算有人持有答案想給你的話,也不可能全都一字一字的碼上來。這倒不是分的問題,那是很耗費經歷和時間的。
奉勸你一句,不要再提這樣的問題了,回答的人不是敷衍就是別的什么的,綜合我所有經驗來看,一般這種問題,是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確切的答案的。
兄弟你就自己做吧,實在不會就在百度上面輸入題目。像你這樣籠統的提問,還不如輸入不會的題目來的實在!
我們做八年級數學 單元測試 題時要仔細認真的做,直道自己能舉一反三。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8年級數學上冊第11章三角形測試題人教版,大家快來跟我一起看看吧。
8年級數學上冊第11章三角形測試題
一、填空題
1.在△ABC中,∠A=40°,∠B=∠C,則∠C=°.
2.小華要從長度分別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選出三根擺成一個三角形,那么他選的三根木棒的長度分別是:,,(單位:cm).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40°,它的頂角是.
4.三角形的一邊為5cm,一邊為7cm,則第三邊的取值范圍是.
5.△ABC中,若∠A=35°,∠B=65°,則∠C=;若∠A=120°,∠B=2∠C,則∠C=.
6.三角形三個內角中,最多有個直角,最多有個鈍角,最多有個銳角,至少有個銳角.
7.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分類,可分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8.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比是2:3:4,那么這個三角形是三角形.
9.在△ABC中,∠A﹣∠B=36°,∠C=2∠B,則∠A=,∠B=,∠C=.
10.若△ABC中,∠A+∠B=∠C,則此三角形是三角形.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內角的度數之比為1:2,則這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
12.已知△ABC為等腰三角形,①當它的兩個邊長分別為8cm和3cm時,它的周長為;②如果它的一邊長為4cm,一邊的長為6cm,則周長為.
二、判斷題.
13.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就是鈍角三角形.(判斷對錯)
14.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是80°,它的兩個底角都是60°.(判斷對錯)
15.兩個內角和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判斷對錯)
16.一個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個鈍角或一個直角.(判斷對錯)
17.在銳角三角形中,任意的兩個銳角之和一定要大于90°.(判斷對錯)
18.一個三角形,已知兩個內角分別是85°和25°,這個三角形一定是鈍角三角形.(判斷對錯)
三、選擇題
19.如果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比是2:3:4,則它是()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鈍角或直角三角形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角形的內角中最多有一個銳角
B.三角形的內角中最多有兩個銳角
C.三角形的內角中最多有一個直角
D.三角形的內角都大于60°
21.已知△ABC中,∠A=2(∠B+∠C),則∠A的度數為()
A.100° B.120° C.140° D.160°
22.已知三角形兩個內角的差等于第三個內角,則它是()
A.銳角三角形 B.鈍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
23.等腰三角形的底邊BC=8cm,且|AC﹣BC|=2cm,則腰長AC的長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24.在下列長度的四根木棒中,能與4cm、9cm長的兩根木棒釘成一個三角形的是()
A.4cm B.5cm C.9cm D.13cm
25.已知△ABC的三個內角∠A,∠B,∠C滿足關系式∠B+∠C=3∠A,則此三角形()
A.一定有一個內角為45° B.一定有一個內角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鈍角三角形
26.在下列條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 ∠C中,能確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條件有()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7.已知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2,a,4,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
A.1
28.在△ABC中,∠A= ∠B= ∠C,則此三角形是()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四、解答題
29.如圖,△ABC中,點D在BC上,點E在AB上,BD=BE,要使△ADB≌△CEB,還需添加一個條件.
(1)給出下列四個條件:
①AD=CE②AE=CD③∠BAC=∠BCA④∠ADB=∠CEB
請你從中選出一個能使△ADB≌△CEB的條件,并給出證明;
你選出的條件是.
證明:
30.如圖,在△ABC中,D是BC的中點,DE⊥AB,DF⊥AC,垂足分別是E、F,BE=CF.
(1)圖中有幾對全等的三角形請一一列出;
(2)選擇一對你認為全等的三角形進行證明.
31.如圖所示,AB=AD,AC=AE,∠1=∠2,求證:△ABC≌△ADE.
32.如圖,BF⊥AC,CE⊥AB,BE=CF,BF、CE交于點D,求證:AD平分∠BAC.
33.如圖,已知∠A=∠B,CE∥DA,CE交AB于點E.求證:CE=CB.
34.如圖,∠BDA=∠CEA,AE=AD.求證:AB=AC.
8年級數學上冊第11章三角形測試題人教版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在△ABC中,∠A=40°,∠B=∠C,則∠C=70°.
【考點】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分析】由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直接列式計算,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A+∠B+∠C=180°,且∠A=40°,∠B=∠C,
∴∠C=(180°﹣40°)÷2=70°,
故答案為70.
【點評】該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及其應用問題;靈活運用是解題的關鍵.
2.小華要從長度分別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選出三根擺成一個三角形,那么他選的三根木棒的長度分別是:6,11,16(單位:cm).
【考點】三角形三邊關系.
【分析】首先得到每三根組合的情況,再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進行判斷.
【解答】解:每三根組合,有5,6,11;5,6,16;11,16,5;11,6,16四種情況.
根據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得其中只有11,6,16能組成三角形.
【點評】此題要特別注意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40°,它的頂角是100°.
【考點】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180°﹣40°×2=100°,
答:頂角是100°.
故答案為:100°
【點評】此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內角和的應用,解答此題的關鍵:根據三角形的內角和、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和頂角三個量之間的關系進行解答即可.
4.三角形的一邊為5cm,一邊為7cm,則第三邊的取值范圍是2cm
自信應該在心中,做八年級數學書本題目應知難而進。我整理了關于八年級上冊數學書人教版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八年級上冊數學書人教版答案(一)
第14頁
1.解:∠ACD=∠B.
理由:因為CD⊥AB,
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
∠BDC=90°,
所以∠B+∠BCD=90°,
又因為∠ACB= 90°,
所以∠ACD+∠BCD=∠ACB=90°,
所以∠ACD=∠B(同角的余角相等).
2.解:△ADE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因為∠C=90。,
所以∠A+∠2=90。.
又因為∠1= ∠2,
所以∠A+∠1=90°.
所以△ADE是直角三角形(有兩個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級上冊數學書人教版答案(二)
習題12.2
八年級上冊數學書人教版答案(三)
第50頁
1.提示:作∠AOB的平分線交MN于一點,則該點即為P點.(圖略)
2.證明:如圖12-3-25所示,過點P分別作PF,PG,PH垂直于直線 AC,BC,AB
垂足為F,G,H.
∵BD是△ABC中∠ABC外角的平分線,點P在BD上,∴PG=PH.同理PE=PG.∴PF=PC=PH.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數學配套答案的全部內容,八年級上冊數學課本人教版答案(一) 習題11.3 1.解:如圖11-3 -17所示,共9條.2.(1)x=120;(2)x=30;(3)x=75.3.解:如下表所示.4.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