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識框架?高中物理高效學習方法 (一)課前預習。就是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對第二天所要學習的課本內容進行預習,通過課前的閱讀了解知識重、難點和疑點,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前預習,那么,高中物理知識框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整個高中物理根據內容來說可以分為三大模塊:a、廣義力學、b、廣義電磁學、c、非主干知識模塊。見下圖。
這樣整體來看,對于整個高中物理的知識脈絡,我們心里大致有了數。高考復習,就是要把70%時間花費在兩大主干模塊的復習上,而對于非主干的知識,我們不必驚慌著急,30%時間足以。這樣給出一個大方向,免得有部分同學病急亂投醫,花費大量時間在不必要的非主干知識上。1、廣義力學+廣義電磁學占總分數70%以上,環環相扣,必須長期訓練;2、非主干知識模塊知識離散,一塊差,不影響另一塊,可以短期惡補學習。
高中物理必背知識點歸納與總結【1】
萬有引力定律是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以下是萬有引力知識點。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于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高中物理的知識板塊有:
1、力的合成與分解
2、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3、動量定理
4、動量守恒定律
5、光的本性
高中物理,要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有些將由定性討論進入定量計算,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核能等。總之,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是螺旋式上升的。
高中物理課本共三冊,其中第一,二冊為必修,第三冊為必修加選修。物理在絕大多數的省份既是會考科目又是高考科目,在高中的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
擴展資料: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因果分析法
1、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學中有許多物理量是通過比值來定義的。如 I=U/R、E=F/q等。在這種定義方法中,物理量之間并非都互為比例關系的。
但學生在運用物理公式處理物理習題和問題時,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義,分不清哪些量之間有因果聯系,哪些量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2、注意因果對應:任何結果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因果常是一一對應的,不能混淆。
3、循因導果,執果索因:在物理習題的訓練中,從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進行因果分析,有利于發展多向性思維。
參考資料來源:-高中物理
1力學知識結構體系
1、靜力學
2熱學知識結構體系
(熱學包括熱力學、統計物理學,分子動理論是熱現象微觀理論的基礎)
3電磁學知識結構體系
電磁學包括:電學和磁學兩大部分。包括電性和磁性交互關系,主要研究電磁波、電磁場以及有關電荷、帶電物體的動力學,二者很難清晰分割。
4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場是電磁作用的媒遞物,具有能量和動量,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其性質、特征及運動變化規律由麥克斯韋方程組確定。電磁場總是以光速向四周傳播,形成電磁波。
5光學知識結構體系
6原子物理學知識結構體系
【 #高一#導語】高中物理知識是學生比較重視的一項科目,要想學好物理,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識。下面就讓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歸納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識點歸納篇一
1、參考系: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的另外的物體。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于參考系在而言的。
參考系的選擇是任意的,被選為參考系的物體,我們假定它是靜止的。選擇不同的物體作為參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選擇時要使運動的描述盡量的簡單。
通常以地面為參考系。
2、質點:
①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學的抽象。
②物體可看做質點的條件:研究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且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③物體可被看做質點的幾種情況:
(1)平動的物體通常可視為質點.
(2)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
(3)同一物體,有時可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當物體本身的大小對所研究問題的影響不能忽略時,不能把物體看做質點,反之,則可以.
注(1)不能以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為標準來判斷物體是否可以看做質點,關鍵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視為質點.
(2)質點并不是質量很小的點,要區別于幾何學中的“點”.
3、時間和時刻:
時刻是指某一瞬間,用時間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它與狀態量相對應;時間是指起始時刻到終止時刻之間的間隔,用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來表示,它與過程量相對應。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知識框架的全部內容,應對物理模擬考試和高考的策略應該是:基礎簡單題做到不丟分,中等題盡量不丟分,難題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分(不能空著)。物理錯題明確指出了我們學習上的漏洞。如果你利用的好,錯題絕對是你學習上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