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化學必修二共有四章,第一章是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第二章是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章是有機化合物,第四章是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教材是進行基礎訓練的最好方式。你要記死,不要死記。那么,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減小;減弱;增強;Na;NaOH;Al(OH)3;HClO4。
2.B3.C4.(1)金屬性K﹥Na(2)金屬性Al﹥B(3)非金屬性Cl﹥P
(4)非金屬性Cl﹥S (5)非金屬性O﹥S
5.(1)酸性 HNO3﹥H3PO4(2)堿性 Ca(OH)2 ﹥Mg(OH)2 (3)堿性Mg(OH)2﹥Al(OH)3
6.略7.(1)鋇比鈹劇烈;(2)鋇應該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鈉元素W:鋁元素;
(2)畫出其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層數等于周期數,最外層電子數=族序數;
(3)C+O2 CO2
4Na+O2=2Na2O或者2Na+O2 Na2O2
4Al+3O2 2Al2O3。
9.鍺、錫、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依次同一主族從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層電子數相同而電子層數逐漸增大,原子半徑逐漸增大,所以金屬的活潑性依次增強,所以被氧化越來越易,堿性越來越強。
10.略。11.7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屬元素。
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結構:如: 的質子數與質量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A.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B. 原子序數=質子數
C. 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元素的最高正價數
D. 主族非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數=8-主族序數
E. 周期表結構
(2)元素周期律(重點)
A.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難點)
a. 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b.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或酸性強弱
c. 單質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
(注意:單質與相應離子的性質的變化規律相反)
B. 元素性質隨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
a.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弱
b.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變化規律和堿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
D. 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律:
a. 原子與原子 b. 原子與其離子 c.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
(3)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重難點)
A. “位,構,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a. 原子結構決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c. 以位置推測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
B. 預測新元素及其性質
3. 化學鍵(重點)
(1)離子鍵:
A. 相關概念:
B. 離子化合物:大多數鹽、強堿、典型金屬氧化物
C. 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價鍵:
A. 相關概念:
B. 共價化合物:只有非金屬的化合物(除了銨鹽)
C. 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NH3,CH4,CO2,HClO,H2O2)
D 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3)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1. 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 吸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 放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征: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
練習: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色火焰,在反應中,破壞1molH-H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破壞1molO = 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
哪個版本的化學書呢?
人教版
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 元素周期表
第二節 元素周期律
第三節 化學鍵
歸納與整理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能與熱能
第二節 化學能與電能
第三節 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歸納與整理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第二節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節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四節 基本營養物質
歸納與整理
第四章 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一節 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
第二節 資源綜合利用 環境保護
歸納與整理
結束語
附錄I 相對原子質量表
附錄II 部分酸、堿的溶解性表(室溫)
附錄III 一些常見元素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蘇教版
專題1: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1)
第一單元: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2)
第二單元: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力(12)
第三單元:從微觀結構看物質的、多樣性(18)
專題2: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29)
第一單元: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限度(30)
第二單元:化學發應中的熱量(34)
第三單元:化學能與點能的轉化(40)
第四單元:太陽能、生物質能核氫能的利用(47)
專題3:有機化合無的獲得與應用(57)
第一單元:化石燃料與有機化合物(58)
第二單元: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69)
第三單元: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80)
專題4:化學科學與人類文明(91)
第一單元:化學是認識核創造物質的科學(92)
第二單元:化學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99)
附錄1:相對原子質量表(107)
附錄2:中英文名詞對照表(108)
一部分同學對化學不是很熟練,不知道該如何學習總結知識點,但是又想學好化學。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熟背前20號元素,熟悉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①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
②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2n2;
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32個。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對于原子來說)
二、元素周期表
1.編排原則:
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各元素從左到右排成一橫行。
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就是“讓別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過練習我能掌握”的內容。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一、熟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危險化學品標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體;
濃H2SO4、NaOH(酸堿)——腐蝕品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1、分離的方法:
①過濾:固體(不溶)和液體的分離。
②蒸發:固體(可溶)和液體分離。
③蒸餾: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分離。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種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
2、粗鹽的提純:
(1)粗鹽的成分:主要是NaCl,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雜質
(2)步驟:
①將粗鹽溶解后過濾;
②在過濾后得到粗鹽溶液中加過量試劑BaCl2(除SO42-)、Na2CO3(除Ca2+、過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過濾;
③得到濾液加鹽酸(除過量的CO32-、OH-)調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發、結晶得到精鹽。
以上就是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的全部內容,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篇1 第一節 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一、熟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危險化學品標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體; 濃H2SO4、NaOH(酸堿)——腐蝕品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