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月考卷?那么,八年級上冊物理月考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 初二物理 光現象單元測試題 一、基礎拾遺 1._______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一束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它會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帶。這個實驗顯示的現象叫做_________. 3.將_____、______、______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產生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光。而將______、______、______三種顏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任何一種其他顏色的顏料。尋找幾個事物共同點或不同點的研究方法叫________,這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4.人眼能感覺到特定_________范圍內的光,還有一些光,人無法覺察,被稱做________。太陽光中色散區域紅光外側的光叫________,具有____效應。太陽的熱主要是以______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5.在光的色散實驗中紫光的外側有一種不可見的光叫_________,這種不可見光的最顯著的性質是它能使_________物質發光。這種不可見光的應用是被用來制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當月亮擋住了太陽光形成影子落在地球上,從地球上月影所在的區域就會看不到局部的或全部的_______,形成__________。 7.在真空中,光傳播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 8.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能被人看見,但不能在__________呈現的像,叫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___,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_________。 10.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__________光會被物體表面_______回來,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我們之所以能看見那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有光線照射到這些物體上被物體表面______后進入我們的眼睛,引起我們的視覺。 11.光的反射現象遵守一定規律,它的比較完整的內容為:__________與入射光線和法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入射光線分居在_______兩側,_______等于________。 12.在暗室里,將一小平面鏡平放在一張白紙上,用手電筒正對鏡面照射,從側面看,_____更亮,這是因為手電的光在鏡面上發生了__________,幾乎沒有反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而光線卻在白紙上發生了_________,有許多反射光線能射入我們的眼睛,所以看起來________暗些。二、對接中考 1.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鮮艷的黃色的花是因為( ) A.花能發出黃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C.花能發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陽光中的黃色光2.如下短句或詞語涉及到的知識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的是 ( ) A.立竿見影 B.一葉障目 C.魚翔淺底 D.三點對一線3.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
4.小明同學在課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 )
A.蠟燭的正立像 B.蠟燭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5夏日炎炎,人們總喜歡躲在大樹的陰影下乘涼,樹蔭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鏡成像6.下列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
A.筆“斷”了 B.水中倒影 C.郵票放大 D.手影7.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的大小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有關 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實像 8.如圖所示,對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 )
(a) (b) (c) (d) 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特點 C.圖(c)所示炎熱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現象造成的 D.圖(d)所示是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 9.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約需2.6s,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 m。 10.2009年7月22日上午8時左右,將發生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氣晴好,中國是全球最佳觀測地。日食現象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光的_________道理解釋。觀察日食時要注意保護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過沒有減光設備的望遠鏡直接觀看,否則容易造成視網膜損傷,甚至失明。比較簡易的做法是如圖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來觀看,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圖所示,許多建筑采用玻璃進行外墻裝潢,這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卻造成了光污染,造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陽光在玻璃表面發生了 反射。
12.課堂上,老師用一套科學器材進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演示,得出了正確的結論。(1)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為20°,則反射角的大小是 。 (2)課后,某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30°、45°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圖所示。經檢查,三次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 。
13.小明利用平板玻璃、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選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時,教室黑板反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其原因是 .15.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丙中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
16.如圖所示水面上方有一發光點A1,水中另有一發光點A2。人在空氣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畫出:
(1)A1發出的光經水面反射進入人眼的光路圖。 (2)A2發出的光進入人眼的光路圖。 17.如圖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時,測得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40度,則反射角是 度。
18. .在照相機中,膠卷(底片)相對于鏡頭的位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定在大于鏡頭2倍焦距的地方 B.一定在大于鏡頭焦距、小于鏡頭2倍焦距的范圍內 C.一定在小于鏡頭焦距的地方 D.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沒有限制,可以任意調節 19.蠟燭處在凸透鏡前2倍焦距以外,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像。若將蠟燭向透鏡移近一些(距離仍大于2倍焦距),要想再次觀察到清晰的像,下列所述做法和觀察到的像的情況正確的是( ) A.將光屏稍遠離透鏡一些,觀察到的像比原來的像稍大些 B.將光屏稍遠離透鏡一些,觀察到的像比原來的像稍小些 C.將光屏稍移近透鏡一些,觀察到的像比原來的像稍大些D.將光屏稍移近透鏡一些,觀察到的像比原來的像稍小些 20.一束平行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傳播方向如圖3-9(a)所示,由圖可知,此透鏡的焦距大小約為_________cm;若將一燭焰放在此凸透鏡左側2cm處,如圖(b),則透過透鏡可以看到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虛像.
自己思考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交大附中初二10班某同學 回答。
設R2的阻值為2x且總電壓的值為yV,則R3的阻值為3x,依題意有:
y/(20+2X)=5/2XY/(20+3X)=6/3X
解之得 :
y= 10,x=10
即總電壓值為10V, R2的阻值為20歐姆,R3的阻值為30歐姆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豆豆爸
八年級物理期中復習測試卷班級: 姓名:考號:
1、單項選擇題
1.如圖1所示,普通的蔬菜個體,其質量能達到5 kg的是()
2.小王測量了五個體積、質量各不相同的鋁塊,將所得數據描繪成圖表。如圖2中能與實驗結果吻合的是()
73.在沒有天平的條件下,要取質量為24g的酒精(ρ酒精=0.8×103kg/m3)時,選用下列哪一個量筒可一次較準確量得?()
A.量程10mL,分度值1mLB.量程50mL,分度值2mL
C.量程20mL,分度值1mLD.量程100mL,分度值5mL
4.如圖3將紅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擴散開來。這主要是()
A.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間存在吸引力導致的
B.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間存在排斥力導致的
C.由于墨水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導致的
D.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導致的
5.如圖4是一種可用于清潔廚房、衛生間臺面的清潔刷,使用時通過按壓清潔刷便能清潔臺面上不易清洗的縫隙和死角。下列關于這種清潔刷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清潔刷受到的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
B.清潔刷在壓力作用改變了形狀
C.在清潔臺面時,清潔刷只受到的重力和臺面對它的支持力
D.按壓清潔刷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與臺面間的摩擦
6.D.得出結論的過程2
這兩個電阻串聯時電壓之比U1:U2=R1:R2,電功率之比P1:P2=U1:U2=R1:R2
并聯時電流之比I1:I2=R2:R1,電壓之比=1:1,電功率之比P1:P2=R1:R2
http://www.baidu.com/s?wd=%CE%EF%C0%ED%CB%D5%BF%C6%B0%E6%B3%F5%B6%FE%C9%CF%D1%A7%C6%DA%CA%D4%BE%ED
這里很多.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物理月考卷的全部內容,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