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的。歷史是以客觀、真實的歷史史料為依據。 班固曾經高度贊美司馬遷的治史態度“不虛美,不隱惡”。所以古今中外從事歷史研究的人都會以審慎、嚴謹的態度對待歷史。因為歷史也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盡管屬于社會科學范疇。那么,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胡適的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說到胡適,這位近代文化名人有三句傳世名言,第一句是:“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二句是:“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第三句就是上面已經提到的那句“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細究一下,第一句名言來自胡適1918年7月20日在《每周評論》第三十一號上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第二句名言來自胡適在1919-1921年的《北京大學月刊》上分三次發表的《清代漢學家的科學方法》(在1921年做了修改后收入《胡適文存》)。那么,這第三句與小姑娘有關的名言又出自哪里呢?曾寫過《靠不住的歷史》一書的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泳先生曾經做過一個大膽的假設:胡適并沒有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句話,并給出了他的理由。我按照胡適先生“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宗旨,對謝泳先生的假設再做一番小心的求證。
首先要確定的是,胡適的確拿“小姑娘”——準確地說是“女孩子”——做過比喻。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胡適文集(2)》(胡適文存,歐陽哲生主編)第208至248頁收入了《實驗主義》一文。這篇文章很長,本是胡適在民國8年(1919年)春的一篇演講,發表在1919年4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4號上,后又收入1919年北京大學學術演講會編印的學術演講錄《實驗主義》。
這句話是胡適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的。
原話是:“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
這個實在里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
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涂抹起來,裝扮起來。
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里,由我們雕成什么像。”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1]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
“五四運動”后,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態度。
他于1920年代辦《努力周報》,1930年代辦《獨立評論》,1940年代辦“獨立時論社”。
1938~1942年出任國民 *** 駐美大使。
193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1949年去美國。
1952年返臺,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長。
1962年在臺北病逝。
擴展資料
胡適在文章的前面說,所謂實在含有三大部分。
一是感覺。
二是感覺與感覺之間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種種關系。
三是舊有的真理。
可以看出來胡適原話是講哲學的,與歷史毫無關系。
胡適
他認為歷史就像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女孩,誰想怎么打扮她就可以怎么打扮她。在胡適的眼中,歷史只是一堆史料的排列組合,是可以進行圖解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歷史進一步淪落為政治斗爭的工具。那時,歷史的地位不過類似娼妓,她既是媚俗的,也是腐化墮落的。
是胡適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的.原話是:“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里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涂抹起來,裝扮起來.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里,由我們雕成什么像.”
胡適在文章的前面說,所謂實在含有三大部分.一是感覺.二是感覺與感覺之間及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種種關系.三是舊有的真理.可以看出來胡適原話是講哲學的,與歷史毫無關系.但這句話在很長時間內卻變成了胡適評價歷史的一個基本態度.好多人寫文章一上來就是胡適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其實,胡適是很實事求是的人,他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最提倡說話要有證據.
來源,百度知道
(1) 材料1具有重民,貴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視人民群眾作用的思想傾向。其局限性是:這些思想以維護和改善剝削階級的統治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剝削階級一邊;它是就君民關系講人民群眾作用的,十分狹隘,沒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還表現了害怕人民群眾的心理。
(2) 材料2是主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的典型觀點,材料3是客觀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的典型觀點。
(3) 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質是否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
以上就是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全部內容,所以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對的。歷史上多少君主、掌權者、領導階級,為了自己的某種目地,屠殺、強制更改歷史的記錄,在一些趕盡殺絕的手段下,總是有被掩埋的史實。每一個朝代,每一位上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