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下冊歷史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的教科書,由教育部組織編寫,齊世榮總主編,包括3個單元、21課、1個活動課和中國古代大事年表,供初一下學期使用。那么,7年級下冊歷史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吳晗主編《中國歷史小叢書》,匯編為《中國歷史小叢書合集》,中華書局1982~1996年版
2.任繼愈主編《中國文化是知識叢書》,商務印書館1996~1998年版
3.沈起煒主編《華夏五千年》,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
4.王宏志主編《龍的傳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林漢達著《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版
6.林漢達 曹余章著《上下五千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年版
7.中國文物報主編《文物三字經》,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中國小通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
9.烏廷玉著《隋唐史話》,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10.葛曉音編著《中國名勝與歷史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綜述如下:
《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的教科書,由教育部組織編寫,齊世榮總主編,包括3個單元、21課、1個活動課和中國古代大事年表,供初一下學期使用。
內容提要
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1課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第3課盛唐氣象。
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第6課北宋的政治。
第7課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
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
關于七下歷史課本電子書人教版筆記,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筆記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一、隋朝的統一和開皇之治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都長安,年號開皇。
2、2、589年,隋滅陳,統一南北。
3、3、隋文帝在位期間出現了盛世,稱為“開皇之治”二、隋朝大運河: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派人開鑿了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4、它的開鑿,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5、三、暴君隋煬帝和隋朝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死,隋朝滅亡。
6、一、唐朝建立和貞觀之治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7、2、繼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號貞觀。
8、李世民就是唐高祖。
9、3、他吸取隋亡的教訓,認識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
10、4、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視納諫著稱。
11、他任命富有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12、,人稱他們是“房謀杜斷”。
13、5、唐朝時沿用并發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以進士科最為主要),唐太宗重視文化教育,大力興辦學校。
學習七年級歷史課本知識有兩忌,自高和自狹。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七年級下冊歷史課本內容,感謝欣賞。
七年級下冊歷史課本內容(一)
大一統氣派與中華民族的象征
明清皇宮 明成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為都城。
京城的構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宮城。宮城舊稱紫禁城,現在稱為故宮。宮城的前方左右分別有太廟和社稷壇,太廟祭祀祖先,社稷壇祭祀國土和五谷。故宮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當時規格等級最高的建筑、,凡是重大典禮均在此舉行。
故宮的地位: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雄偉的長城
秦長城和明長城的比較 目的 秦修長城是抵御匈奴的進攻,明修長城是抵御蒙古族的進攻。
東西起止點 秦長城東起遼東,西到臨洮;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
長城是促進北疆經濟開發的生命線和聯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大同,后來被稱為塞上明珠。
長城又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艱苦勤奮、堅韌剛毅和充滿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著作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侗静菥V目》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有醫學、藥物學、礦物學、生物學、化學、環境與生物、遺傳與變異等諸多科學領域。
我們學習蘇教版七年級歷史課本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使用。我整理了關于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書課本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書課本知識1-8課第一課 隋的統一與大運河
隋朝 建立者:楊堅(隋文帝) 建立時間:581年 年號:開皇
統一:589年 意義:是繼秦漢之后,又一次統一。
隋朝實現統一的條件:客觀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經濟的發展;②長期的分裂割據,人民渴望統一;③南方陳政權統治的腐敗。
主觀上:①隋朝建立后,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
②隋為滅陳做了充分準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
大運河 開鑿原因:為大大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和交流。
開鑿時間:隋煬帝時期
概況:以洛陽為中心,北抵諑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開鑿大運河的影響(意義、作用):
①大運河通航后,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
②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
③運河的通航還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
④此后,歷朝對運河不斷疏浚、改造,使它持續發揮著貫通南北動脈的作用。
第二課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隋朝滅亡的原因:統治者推行暴政,導致農民起義,最后被推翻。
以上就是7年級下冊歷史書的全部內容,1.吳晗主編《中國歷史小叢書》,匯編為《中國歷史小叢書合集》,中華書局1982~1996年版 2.任繼愈主編《中國文化是知識叢書》,商務印書館1996~1998年版 3.沈起煒主編《華夏五千年》,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 4.王宏志主編《龍的傳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5.林漢達著《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