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歷史簡介?7、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改為應天府。1368年明朝建立,以南京為京師,明初人口逾70萬,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歷時27年建造的南京明城墻,是世界第一大城垣。8、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在南京稱帝。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那么,南京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南京的歷史有:
1.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也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2.約7000-8000年前,出現了以北陰陽營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今棲霞地區已有農業文明產生。
在市中心的鼓樓崗北陰陽營、江寧區陶吳鄉咎廟等地,發現200多處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3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湖熟文化。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
3.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六合已設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至2018年已有2589年。[30]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筑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
南京一帶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 ,35-60多萬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湯山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發現最早的南京的人類生活遺跡。溧水縣神仙洞發現了距今1萬年以前的“溧水人”遺址。
約7000-8000年前,出現了以北陰陽營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今棲霞地區已有農業文明產生。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多年前,已經相當密集地分布著青銅時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鎮一帶較為集中,被稱為“湖熟文化”。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后,在今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敗越國,于石頭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
秦漢時期,南京地區隨經濟發展而建縣漸多。漢末三國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即遷都于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晉瑯琊王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以建康(今南京)為國都,這是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此后,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六代豪華”,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稱。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六合已設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至2018年已有2589年。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筑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后,范蠡在今中華門外的長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頭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此后,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今南京圖書館和六朝博物館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遺址。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并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六朝建康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都城中軸對稱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對后世影響深遠,并深刻影響到東亞各國。六朝皇宮臺城,為北魏都城以及東亞各國爭相效仿,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深遠影響了后世都城建設的形制。
隋唐兩代,南京受到北方刻意貶抑,但地理上的優勢使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強大。
南京在歷史上用過62個名稱。
主要有:
冶城
越城
金陵(南唐)
秣陵(秦、漢)
石頭城
建業(鄴)
建康 (南宋)
蔣州(隋)
白下
上元(唐)
江寧
集慶路
應天
天京(太平天國)
現在“南京”的得名源于明朝 朱棣即位將應天府改為南京。
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宋 、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三國時稱為建鄴,是東吳的首都。西晉避司馬業諱,改名為建康,是東晉的首都。南北朝時期,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
南朝四朝首都,加之東吳、東晉首都,所以南京亦稱六朝古都。六朝以后為南唐國都。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后,南京為大明的首都。后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亦為南都。
太平天國時期改為天京,為太平天國都。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被定為中國首都。隨著北洋政府的建立,由南京遷都北京。1927年北伐勝利后,復定都南京。
擴展資料:
七大古都中,南京是唯一做過大一統王朝首都的南方城市。它看起來就像中國的很多獨生子女,一降生就被“望子成龍”,背負著整個家庭的期望而活。唯一不同的是,它承擔了一種至高無上的愿景,也因此一直被中國最強大的權力塑造著。
南京地處長江及其支流秦淮河形成的小塊沖積平原,但是轄境內多山,可以說是一個地貌綜合體。以鐘山為首,城內外散布著富貴山、覆舟山、雞籠山、清涼山、鼓樓崗、雨花臺、牛首山、燕子磯、湯山、棲霞山等等高矮不一的低山、丘陵、崗地。
這些山丘在冷兵器時代是天然的堡壘,它們與長江天險一起,共同組成拱衛南京的防線。
以上就是南京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南京是一座具有247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著名古都,先后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建都時間累計達450年。根據最新考古證明,南京地區在30萬年前就是人類聚居地,約在公元前6000-4000年,南京地區就出現了原始居民的部落。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范蠡筑城于今中華門外,秦淮河畔長干里,為南京建城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