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武漢大學工學部八棟。根據(jù)百度地圖得知,武漢大學工學部八棟是學院的新建校區(qū),位于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關山二路特一號。搬遷計劃在2023年暑假期間進行,搬遷對學院的教學和科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新校區(qū)的設施將更加完善,教學和科研條件將得到提升。那么,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其發(fā)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漢大學電機工程系。學院前身為1959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成立的電力工程系,1964年更名為三系,1977年復命名為電力工程系。
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漢大學,更名為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1975年從三系分離部分專業(yè)組建電廠熱自系,1997年更名為自動控制系,2000年更名為武漢大學自動化系。2018年9月,自動化系整體轉入電氣工程學院,學院更名為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學院是原國家電力部重點建設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是我國電力工業(yè)高級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在國內外電氣工程領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武漢大學工學部有以下專業(yè):
水利水電學院:水利水電工程、農業(yè)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
電氣與自動化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
動力與機械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能源化學工程。
城市設計學院: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城市規(guī)劃與設計、環(huán)境設計、產(chǎn)品設計。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工程管理。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學校有專任教師3771人,其中正副教授2930余人,有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歐亞科學院院士、7位人文社科資深教授、22人次“973項目”(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6位“863項目”計劃領域專家、4個國家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65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位國家級教學名師、23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共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3個。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武漢大學
學院下設電力工程系、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電力電子與電機系、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系(創(chuàng)新與實驗教學中心)、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系?,F(xiàn)有在崗教職工184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57人,講師23人。學院有雙聘院士5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珞珈杰出學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0人,80%的在職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此外另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學者被聘為學院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學院每年大約招收計劃內博士研究生35名,碩士研究生200名,本科生300余名。
學院圍繞武漢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戰(zhàn)略,以國家需求為導向,把握電氣工程學科前沿方向,構建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學院在雷電防護與接地技術、電力系統(tǒng)過電壓、電磁裝備多物理場分析、輸變電裝備在線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及壽命預測、電網(wǎng)安全風險評估與運行維護、電網(wǎng)廣域安全與大規(guī)模風力發(fā)電接入、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新能源發(fā)電與微電網(wǎng)、電網(wǎng)FACTS和磁控技術、核電機組仿真與接入技術、發(fā)電控制技術、智能管控技術等方向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
學院已建成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擁有電氣工程博士后流動站,電氣工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脈沖功率與等離子體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建設與運營、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高電壓及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及新技術、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脈沖功率與等離子體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氣工程、控制工程2個專業(yè)學位工程碩士點;
電氣工程(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yè))與自動化2個本科專業(yè)。擁有電磁理論與新技術、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2個國防特色學科。學院建設有“國家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等教學平臺、“雷電防護與接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國家電力公司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智能電網(wǎng)研究院”、“高電壓大容量開關電器實驗室”等科研平臺。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研究生錄取名單如下:
名單一
名單二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uhan University)發(fā)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漢大學電機工程系。學院前身為1959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成立的電力工程系。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漢大學,更名為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2018年9月,自動化系整體轉入電氣工程學院,學院更名為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截至2020年6月,學院下設5個學系,開設有2個本科專業(yè);擁有電氣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yè)學位工程碩士點。學院是原國家電力部重點建設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是我國電力工業(yè)高級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在國內外電氣工程領域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以上就是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的全部內容,名單二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uhan University)發(fā)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漢大學電機工程系。學院前身為1959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成立的電力工程系。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漢大學,更名為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2018年9月,自動化系整體轉入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