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家族歷史?唐氏出自祁姓和姬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后。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玄孫,姓伊祁,名放鄖,堯是他的謚號。他最初被封于陶,后來遷于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后,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堯做了100年天子后禪位給舜,堯死后,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侯。到周武王時,那么,唐氏家族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唐姓的歷史:
1. 起源于祁姓,以封號為姓。丹朱是上古帝王堯的兒子,堯禪位于舜后,舜將丹朱封為唐侯。至西周周成王時期,因發動叛亂,家族被周朝鎮壓并除去封號,子孫遷于臨近西周都城豐鎬的杜地為諸侯,或沿稱唐氏,或稱唐杜氏。到周昭王時期,又復封丹朱的后裔為唐侯。
2. 出自姬姓,以封號為姓。據《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載,周成王在鎮壓唐侯叛亂后,改封自己的弟弟叔虞為唐侯,家族遂以唐為姓,叔虞亦稱唐叔虞。春秋時期,現今河南唐河縣、湖北隨州市、棗陽市一帶另有一姬姓唐國,于公元前506年同吳國和蔡國一起參加柏舉之戰擊敗楚國,次年被復仇的楚國所滅,國人以唐為姓。
3. 屬復姓省文簡化為唐山氏和北唐氏及南唐氏所改,均是以地名為姓。漢高祖劉邦有妃子姓唐山氏,稱唐山夫人。
4. 出自其他源流。據《后漢書·南蠻傳》所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衡核為唐姓。據《三國志·郭淮傳》所載,隴西(今屬甘肅?。┕徘既酥杏刑菩照摺M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后簡改為唐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瑤、苗、蒙古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唐姓者。
唐姓的現狀:
當代唐姓的人口已達1010余萬,為全國第二五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6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萬激增到1010余萬,約19倍。
唐姓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時期。據史書記載,唐姓最早起源于周朝時期的東周國呂國,其時的領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境內。當時呂國王族中有一支姓唐,后來由于某種原因,這支唐姓的王族被迫遷移到了西周國都的鎬京城里。從此以后,唐姓就在歷史的進程中漸漸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姓氏之一。唐姓的祖先最早為東周呂國的一位貴族,后來逐漸分化為不同的家族分支,如唐朝的王室、唐山唐氏、溫州唐氏、梧州唐氏等。
歷史:唐氏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第一支出自祁姓,源于上古五帝之一唐堯。晉朝時,唐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甘肅、浙江等地也有唐姓的聚集點。南北朝時期的唐氏族人已相當廣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
現狀:現今唐氏主要分布于湘桂渝、云川東部、廣東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這些地區的唐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3%以上,這一區域的面積僅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4.4%,居住了大約30%的唐姓人群。
擴展資料
秦漢時期,唐姓分布于江蘇、江西、四川、廣東、安徽、浙江、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蕩不安,北方戰火連天,唐姓人隨著南遷隊伍,更廣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
隋唐時期,隨著河南固始人陳元光開漳入閩,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瑤的七世孫唐休王景任職宰相。宋元時又有唐姓人遷居南方,由北方發展而來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時,又有唐姓人移居臺灣,遠徙海外的。
參考資料來源:
廣西新聞網-唐姓:桐封世澤長 郁郡家聲遠
唐姓是中華民族的姓氏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書記載,唐姓起源于春秋時期,始祖為周朝的蓬萊國公子唐堯得封為唐伯,其后代就以唐為姓氏。因此,唐姓已有超過2500年的歷史記錄。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非常輝煌的時期,唐姓也因此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承和發展。以唐朝大詩人杜甫為例,他就是唐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歌作品至今仍然廣為傳頌。
1. 唐姓起源:一部分源自祁姓,唐氏以封號作為姓氏。上古時期的丹朱是帝堯之子,被封為唐侯。至西周成王時期,因家族叛亂,丹朱的后代被剝奪封號,部分子孫遷至杜地,成為諸侯,仍稱唐氏或唐杜氏。周昭王時期,丹朱的后裔再次被封為唐侯。
2. 多源流唐姓:根據《后漢書·南蠻傳》,漢代時南蠻白狼王亦為唐姓。又據《三國志·郭淮傳》,隴西古羌人中有唐姓。滿族中的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后改姓唐。土族的拉什唐氏及瑤、苗、蒙古等少數民族中也有唐姓。
3. 當代唐姓:目前,唐姓人口已超過1010萬,位居全國姓氏第二十五位,約占全國人口的0.65%。從明朝至今六百年間,唐姓人口從五十萬激增至超過千萬,增長約十九倍。唐姓人口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自宋朝至今一千年,唐姓人口增長率呈現上升趨勢。
4. 地理分布:唐姓主要集中在湖南和四川兩省,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其次,安徽、重慶、廣西、江蘇、貴州和云南六省也有大量唐姓人口,占比同樣為百分之二十。湖南省唐姓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九點一,為唐姓人口最多的省份。
5. 遷徙歷史:先秦時期,唐姓主要活躍于山西、陜西、河北、河南等地。秦漢時期,唐姓已擴散至山東、江蘇、安徽、四川、廣東等地。
以上就是唐氏家族歷史的全部內容,是為湖南瀏陽唐氏始祖。唐世旻:唐朝永州刺史唐世旻(即仁澤尊王,歷朝皇帝均有的敕封,北宋永州人民為祭祀他而建有唐公廟,南宋微宗帝敕賜“靈顯神祠”匾額)由山西太原徙楚零陵,其子元本、其孫承裕,均居零陵南鄉,厥后曾孫唐冕自北宋(977-997)年間,以家于東安之龍溪。冕生持(承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