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政策?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化示范區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與金融支持政策以促進區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旨在為區內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激勵上市融資,并提供創業領軍人才的認定與考評機制。首先,"濱海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為區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優先支持。那么,生物醫藥政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受疫情影響,生物藥品制造(生物制藥)行業發展面臨較好的局勢,其營收增速高于醫藥行業整體以及大部分醫藥細分子行業,利潤率更是達到第一。
2020上半年,生物制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92.6億元,同比增長7.6%,占醫藥行業比重的9.63%;利潤總額為249.6億元,占醫藥行業比重的13.49%,生物制藥行業在醫藥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行業規模波動變化,增速高于醫藥行業整體
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2013年后我國生物藥品制造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增速有所放緩,行業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從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走勢來看,2013-2016年我國生物制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逐年上升,2017年后整體呈波動趨勢。
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生物制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79.2億元。2020上半年,生物制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92.6億元。
相對于整個醫藥行業和其它占主流的子行業來說,生物制藥是一個市場份額較低的小行業,但是它的發展潛力卻是非常巨大的,行業發展速度較快。2019年我國生物制藥行業營收增速達到10.3%,2020上半年達到7.6%,均高于同期醫藥行業整體增速及原料藥制造、中成藥等醫藥子行業增速。
生物醫藥產業進入新發展階段,創新主導、結構變革和布局擴散成為三大特征。政策、市場和技術的驅動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步入市場與產業協同的新階段,仿制藥質量顯著提升,原料藥市場份額擴大,創新藥走向國際,高端醫療器械實現進口替代,醫藥外包產業鏈進入全球第二梯隊。
在創新主導方面,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持續創新,從小分子藥物到基因治療,從AI醫療到腦機接口,新藥研發周期從投資熱潮轉向成熟階段。自“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啟動以來,我國醫藥領域掀起了新藥研發熱潮,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成為產業主導力量。
結構變革方面,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在藥品和器械、嚴肅醫療與消費醫療、低端與高端產品、不同病種與醫療技術等方面不斷調整,嚴肅醫療領域醫療器械使用占比提升,消費醫療市場持續擴容。
布局擴散方面,各地政府和園區積極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政策支持不斷加碼,企業產能擴張與產業轉移加速,生物醫藥產業布局擴散明顯。
生物醫藥產業的熱點賽道包括疫苗和體外診斷、蛋白質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CXO外包服務、合成生物、AI+生物醫學、醫療機器人、植入式醫療器械、康復醫療器械和專科醫療器械等。
疫苗和體外診斷行業多病種、多品種驅動,疫苗發展機會包括免疫調節、二類疫苗需求增長、品種迭代和治療性疫苗的快速發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貝瑞基因(000710);華大基因(300676);生物股份(600201)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生物經濟市場規模;生物經濟市場競爭格局;生物經濟市場規模預測
行業概況
根據《“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中的信息來看,文件明確了生物經濟4大重點發展領域。一是生物醫藥,二是生物農業,三是生物質替代應用,四是生物安全。
對于生物醫藥領域,《規劃》提出重點圍繞藥品、疫苗、先進診療技術和裝備、生物醫用材料、精準醫療、檢驗檢測及生物康養等方向,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強藥品監管科學研究,增強生物醫藥高端產品及設備供應鏈保障水平。
行業發展政策背景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大大推動生物經濟周邊市場發展。生物經濟平臺的搭建依賴于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軟件領域的發展,國家近兩年在此類產業的發展上也針對性的推出了各類支持性政策:
行業產業鏈分析
我國生物經濟產業鏈上游主要由生物產業相關理論體系建設和設備供應為主,中游生物經濟產業包含四大支柱產業: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物質替代以及生物安全產業,下游應用領域也涉及有機農業、綠色能源以及安全保障等。
生物醫藥是結合現代生物技術理論與化學、物理學等多學科技術,進行疾病診斷、預防和治療的一種新興產業。它是生物技術與傳統醫藥相結合的一種實踐領域,涵蓋了藥物研發、醫療器械制造以及醫療服務等多個方面。
生物醫藥的主要特點是其針對疾病的治療手段更加精準和高效。與傳統藥物相比,生物醫藥利用生物技術手段研發的藥物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更精確地作用于疾病相關基因或蛋白,減少藥物副作用。同時,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醫藥領域涌現出諸多新興治療手段和技術,如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等,為許多難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
從更具體的層面來看,生物醫藥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例如,生物醫藥涵蓋了生物技術藥物的設計與制造,這些藥物的研發基于對人體生理病理機制的深入理解,以及針對特定疾病目標的精準作用機制設計。此外,生物醫藥還涉及到利用生物技術對醫療設備和醫療器械的創新改進,以及運用生物技術進行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等。
另外,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和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長,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在預防、診斷、治療以及康復等各個環節,生物醫藥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化示范區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與金融支持政策以促進區內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旨在為區內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激勵上市融資,并提供創業領軍人才的認定與考評機制。
首先,"濱海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為區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優先支持。風險投資機構在示范區內選定的生物醫藥項目,可獲得基金提供的跟進投資,其金額不低于實際投資額的20%。
其次,示范區內設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金”,資金總額不少于50億元,專用于支持區內生物醫藥企業發展,為區內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此外,鼓勵示范區內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對于在證券市場或非上市公眾公司交易市場(OTC)中融資,并用于新藥研發和產業化的生物醫藥企業,所在功能區將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為了確保人才與項目的發展,創業領軍人才及其項目的受理、評審認定工作由市科委會同市人事局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其他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業領軍人才也可參照執行。同時,對創業領軍人才實行認定和考評制度,每年認定兩次,每三年進行一次考核,確保其項目的順利實施與持續發展。
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化示范區積極吸引海內外創業領軍人才和生物醫藥企業,并確保其能夠同時享受市人民政府的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及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以上就是生物醫藥政策的全部內容,一、促進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創業投資優惠,為鼓勵中小型高新技術生物醫藥企業發展,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生物醫藥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