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物理配套答案?基礎訓練九年級物理答案【篇一:人教版九年級初三物理上《配套練習冊》答案】ss=txt>第十三章內能第一節分子熱運動基礎知識1分子,原子,不停,無規則,引力和斥力。2互相接觸,進入對方,分子在運動,間隙。3引力,斥力。4運動,升高。5a6b7a8a能力提升9樟腦的分子在運動,升華。10擴散,加快。那么,初三上冊物理配套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8、9年級全部物理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
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
電阻R(Ω) R=R1+R2+……
并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干路電流等于各
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并聯電路
電壓U(V) U=U1=U2=……
并聯電路
電阻R(Ω) = + +……
歐姆定律 I=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
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
(J) 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于3×108m/s)
λ:波長 ν:頻率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重點記憶
一、 測量的初步知識
1.測量: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 ,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它們的關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
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
1毫米=0.001米=10-3米
1微米=0.000001米=10-6米
????1納米=0.000000001米=10-9米
【記憶法】
倍率 103 10 10 10 103 103
1Km —→ m —→dm —→ cm —→ mm —→ um —→ 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
3.正確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分度值(三看)。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的直線,不利用磨損的刻度線,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正確記錄測量結果:測量結果是由數字和單位組成的。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做誤差。
九年級物理杠桿訓練題
程秀全
一.選擇題
1.園藝師傅使用如圖2所示的剪刀修剪樹枝時,常把樹枝盡量往剪刀軸O靠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A.增大阻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B.減小動力臂,減小動力移動的距離
C.增大動力臂,省力
D.減小阻力臂,省力
2.人體的運動系統相當復雜,但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動力作用下繞關節轉動. 如圖2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當于杠桿,肱二頭肌收縮提供動力. 由圖可以看出,這是一個
A.費力、省距離的杠桿B.省力、費距離的杠桿
C.既費力,也費距離的杠桿D.既省力,也省距離的杠桿
3.下列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4.下列工具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 .瓶蓋起子 B .定滑輪 C .天平D .鑷子
5.如圖10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6.下列事例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 用鑷子換藥B.用筷子夾菜 C. 用大掃掃帚掃地 D. 用鉗子截斷鐵絲
7.如右圖所示,質量可忽略的杠桿上所標的每一格長度都是相等的,O為支點,杠桿兩邊所掛的每一個鉤碼均相同,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況下,杠桿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A.兩邊都減少一個鉤碼
B.兩邊的鉤碼下各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
c.芹邊鉤碼向右移一格,右邊鉤碼同時向左移一格
D.右邊鉤碼下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左邊鉤碼同時向左移一格
8.瓶蓋起子有圖6(a)(b)兩種用法,A、B是開蓋時起子和瓶蓋接觸的兩點.在瓶蓋和瓶口的接觸點中,D和E分別是離手最遠和最近的兩點.開蓋時手對起子施加的力F作用在G點,瓶口對瓶蓋的阻力可以認為作用于瓶蓋的中心C點(圖中沒有標出).如果瓶蓋在打開的過程中沒有發生明顯的彎折.則( )
A.(a)圖支點是A,(b)圖支點是B,(b)種用法省力
B.(a)圖支點是D,(b)圖支點是E,(a)種用法省力
C.(a)(b)兩圖支點都是B,(b)種用法省力
D.(a)(b)兩圖支點都是A,(a)種用法省力
9.如圖所示,用一細線懸掛一根粗細均勻的輕質細麥桔桿,使其靜止在水平方向上,O]為麥桔桿的中點.這時有兩只大肚皮的螞蟻同時從O點分別向著麥桔桿的兩端勻速爬行,在螞蟻爬行的過程中麥桔桿在水平方向始終保持平衡,則()
A.兩螞蟻的質量一定相等
B.兩螞蟻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兩螞蟻的質量與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積一定相等
D.兩螞蟻對麥桔桿的壓力一定相等
10.筷子是常用的餐具,如圖4所示.根據最簡單機械知識可知.使用筷子能
A.省力B.省距離C.省功D.提高效率
二.作圖題與填空
12.在圖15中,畫出作用在“開瓶起子”上動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圖.
13.如圖13所示,使用羊角錘拔釘子,動力作用在錘柄上A點. 請作出拔釘子時所用最小動力F的示意圖. (注意:請在圖上保留為確保作圖準確所畫的輔助線)
14.如圖所示,O是杠桿OA的支點.在圖中畫出拉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15.如圖所示,曲桿AOBC自重不計,O為支點,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桿在圖示位置平衡,請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及其力臂L。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功的概念是關鍵。當堂評價部分,我們關注的是力與運動的關系。例如,當物體受到拉力并發生了位移時,可以認為拉力對物體做了功;若物體受力但未移動,則此力未做功。具體地,當物體受拉力作用并移動,或受推力作用未移動時,這兩種情況下的力對物體做了功。而當物體既不受拉力也不受推力時,即使物體移動,此時也沒有力對物體做功。因此,做功的條件包括施力且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了一定距離,其公式為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功的單位是焦耳,用符號J表示,1焦耳等于使物體移動1米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為1牛頓時做的功。
在鞏固練習中,我們遇到了一系列計算功的問題。如第5題,若力為7.5牛,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了100米,則功為750焦耳。第6題,若力為120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4米,則功為480焦耳。第7題中,若力為50牛,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0.4米,則功為20焦耳。第16題,計算拉力為120牛,物體移動了2倍的物體高度,即4米時的功,答案為480焦耳。而在第17題,若力為50牛,物體沿力的方向移動0.4米,則功為20焦耳。另外,需要注意單位轉換,3毫米等于0.003米,若物體移動了0.42米,相當于移動了140個0.003米,因此,0.42米除以0.003米等于140,再乘以20焦耳,得到2800焦耳。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重點記憶
一、 測量的初步知識
1.測量: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 ,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它們的關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
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
1毫米=0.001米=10-3米
1微米=0.000001米=10-6米
????1納米=0.000000001米=10-9米
【記憶法】
倍率 103 10 10 10 103 103
1Km —→ m —→dm —→ cm —→ mm —→ um —→ 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
3.正確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分度值(三看)。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的直線,不利用磨損的刻度線,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正確記錄測量結果:測量結果是由數字和單位組成的。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的差異,叫做誤差。
以上就是初三上冊物理配套答案的全部內容,(4)物理課本中有這樣一句話“托盤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實際上使用天平經常同時用到砝碼和游碼,此時被測物體的質量應砝碼的質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如圖19丙所示的案秤是個不等臂杠桿,請你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