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微生物檢驗自我總結 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工作怎么樣 微生物常規五項檢測 有關微生物的參考文獻 微生物檢驗對疾病的診治
食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是食品質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發生,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
食品微生物檢驗是衡量食品衛生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判定被檢食品是否食用的科學依據之一。
通過食品微生物檢驗,可以判斷食品加工環境及食品衛生情況,能夠對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確的評價,為各項衛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折疊編輯本段范圍
①生產環境的檢驗:車間用水、空氣、地面、墻壁等。
②原輔料檢驗:包括食用動物、谷物、添加劑等一切原輔材料。
③食品加工、儲藏、銷售諸環節的檢驗:包括食品從業人員的衛生狀況檢驗、加工、運輸車輛、包裝材料的檢驗等。
④食品的檢驗:對出廠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檢驗。
折疊編輯本段范圍
國內外開展微生物檢驗的食品種類較多,食品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總的來看涉及微生物檢驗的食品種類主要有:奶制品、預烹煮食品、飲用水、蛋制品、水果、谷物、嬰幼兒食品、肉及肉制品、軟體動物、禽肉、貝類、白明膠、香草(藥)、即食食品、罐頭食品、調味品,粉類制品、豆制品、冷凍飲品、糖果、海鮮、甜點、蔬菜、藻類、食療食品、米虧鍵面制品等。
我國開展微生物檢驗的重點食品種類為:奶制品、罐頭食品、調味品、蛋制品、淀粉類制品、發酵和非發酵性豆制品、冷凍飲品、糖果、飲用天然礦泉水等,其中食糖以及保健品的微生物檢驗為我國所獨有。
折疊編輯本段指標
目前,我國衛生部頒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標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致病菌3項。
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食品檢樣在嚴格規定的條件下(樣品處理、培養基及其pH值、培養溫度與時間、計數方法等)培養后,單位重量(g)、容積(mL)或表面積(cm)上,所生成的細菌菌落總數。
大腸菌群
腸桿菌科的埃希氏菌屬,檸檬酸桿菌屬,腸桿菌屬和克雷伯菌屬統稱為大腸菌群。它們均來自人或溫血動物腸道,不形成芽孢,在35-37℃條件下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革蘭氏陰性桿菌。這些細菌是寄居于人及溫血動物腸道內的常居菌,它隨著伍空鄭大便排出體外。食品中如果大腸菌群數越多,說明食品受糞便污染的程度越大。故以大腸菌群作為糞便污染食品的衛生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質量,具有廣泛的意義。
致病菌
致病菌即能夠引起人們發病的細菌。大腸菌群檢驗呈陽性,并懷疑食品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時可進行致病菌檢驗。在我國現有的國家標準中,致病菌一般指"腸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主要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鏈球菌等四種,致病菌不允許在食品中檢出。
對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場合,應選擇一定的參考菌群進行檢驗。如海產品以副溶血性弧菌作為參考菌群,蛋與蛋制品以沙門氏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作為參考菌群,米、面類食品以蠟樣芽孢桿菌、變形桿菌、霉菌等作為參考菌群,罐頭食品以耐熱性芽孢菌作為參考腔頌菌群等。
微生物檢驗知識大全
槐族你知道什么是微生物檢驗嗎?你對微生物檢驗知識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微生物檢驗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涂片鏡檢結果與培養結果不吻合?
1、涂片結果是報告所有檢見病原菌,而培養的目的是檢出致病菌,因此會產生不一致的情況。
2、一些苛養菌需要在特殊環境或培養基上生長,因此常規培養不一定能得到結果。
我們先來談談這第一個問題:涂片鏡檢結果與培養結果不吻合?。正如謝軼老師說的那樣:首先我們的搞懂什么是涂片?什么是培養?涂片的原則在排除一些檢查前或檢驗中的因素后其實就是:所見即所得!而培養呢?是根據檢驗的目的,檢出可能的致病菌,因此會產生不一致的情況;也正如一些老師聊到的那樣:一些苛養菌,厭氧菌等需要在特殊環境或培養基上生長,因此常規培養不一定能得到結果。
二.取的明顯是膿液標本,為何培養報告為無菌生長?
1、涂片結果是報告所有檢見病原菌,而培養的目的是檢出致病菌,因此會產生不一致的情況;
2、一些苛養菌需要在特殊環境或培養基上生長,因此常規培養不一定能得到結果。
我們先來談談這第一個問題:涂片鏡檢結果與培養結果不吻合?正如謝軼老師說的那樣:首先我們的搞懂什么是涂片?什么是培養?涂片的原則在排除一些檢查前或檢驗中的因素后其實就是:所見即所得!而培養呢?是根據檢驗的目的,檢出可能的致病菌,因此會產生不一致的情況;也正如一些老師聊到的那樣:一些苛養菌,厭氧菌等需要在特殊環境或培養基上生長,因此常規培養不一定能得到結果。
標本采集和培養方式:
1、未破裂膿腫:消毒覆于膿腫表面的皮膚,用注射器將膿腫內容物吸出,注射器針頭扎入無菌橡膠瓶蓋(青霉素小瓶橡膠塞)。---厭氧培養or需氧培養
2、開放病灶和膿腫:不建議做厭氧培養;用無菌生理鹽水或70%酒精擦拭除去表面分泌物,盡返核量去除表面菌群,用拭子采集病灶底部或邊緣的標本,置于需氧培養基中。---需氧培養。
三.今天的培養結果與前一天的'不一樣?
1、取材是否一致;
2、痰標本,選擇優勢菌做鑒定藥敏,就可能導致兩次結果不一致。
四.明顯是稀便,培養結果為何正常?
1. 大便培養,通常只能鑒定志賀菌、沙門菌感染。
2. 很少醫院常備致病性大腸桿菌鑒定血清。
3. 很少醫院能夠做艱難梭菌培養,但有一部分醫院能做培養和鉛世弊毒素檢測。
4. 很少醫院能常備霍亂弧菌血清。
與國際微生物檢驗的差距-缺項
1. 艱難梭菌:醫院感染常見病原菌,一些發達國家中排名第一
2. 肺炎鏈球菌尿抗原檢測
3. 軍團菌尿抗原檢測
4. 非典型分枝桿菌
5. 呼吸道感染病毒
五.培養陽性的病原菌都需要用抗菌藥物治療嗎?
1. 不是;
2. 培養陽性≠感染,可能為污染(血培養),可能為定植(痰培養);
3. 任何結果必須結合臨床情況進行評價(重要);
4. 感染部位的清創、引流、換藥比使用抗菌藥更重要;
改善患者全身情況:器官功能支持、糾正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高血糖等。
六.選擇藥敏報告敏感的藥物,為什么臨床療效無效?
1. 體外藥敏試驗只能預測體內治療效果,一般規律,耐藥=治療無效;敏感≠治療有效;
2. 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定植或污染);
3. 細菌本身因素(如誘導耐藥,生物被膜);
4. 感染部位的藥代動力學因素;
5. 藥敏試驗中有些藥物單獨使用無效,但可以與其他藥物聯合用藥。
“嚴重的腸球菌感染,如心內膜炎,除非證明其對慶大霉素和鏈霉素高水平耐藥外,可用氨芐西林、青霉素或萬古霉素(對于敏感株)加一種氨基糖苷類進行聯合治療,起到協同殺菌作用。”
銅綠假單胞菌:對氨芐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復方新諾明、1、2代頭孢天然耐藥。對三代頭孢(噻肟、曲松)即使藥敏試驗敏感,在實際里程治療中也需要超大劑量才會取得療效。頭孢中僅他啶和吡肟。
銅綠假單胞菌有對跟多藥物的誘導耐藥性,在體外試驗可能沒有表現出來,但一旦接觸某種抗生素,其沉默的耐藥基因可能被誘導激活,耐藥性則表現出來,這種特性在β-內酰胺抗生素中尤為明顯,可導致體外敏感,但實際治療卻無效。
;微生物檢測有一般微生物如細菌總數、霉菌和酵母計數檢測,以及致病菌檢測,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征。
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化學藥品。與選擇螞叢升培養相比,鑒別培養基的鑒別所得結果的范圍比較小,一般悶老可直接測定某微生物的種類。選擇培養一般是通過觀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或某一特征進行間接判斷,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種鄭鋒,但是能夠大致確定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從而對其分類。
2016版新標準解讀
1、GB4789.2-2016菌落總數測定
2、GB4789.15-2016霉菌和酵母計數
3、GB4789.3-2016大腸菌群計數
4、GB4789.10-2016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5、GB4789.4-2016沙門氏菌檢驗
6、GB4789.5-2012志賀氏菌檢驗
7、GB 4789.40-2016 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檢驗
8、GB4789.41-2016腸桿菌科檢驗
9、GB4789.6-2016 致瀉大腸埃希氏菌檢驗畢信嘩
10、GB4789.8-2016 小坦棚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檢驗
11、GB4789.30-2016 單核細胞增生李手行斯特氏菌檢
12、GB4789.35-2016 乳酸菌檢驗
微生物快速檢測技術
1、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快速檢測食品及水中致病菌(示范操作)
2、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PCR快速檢測技術
3、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血清型PCR快速鑒定技術
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管理
生產環境監測
1、生產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沉降菌、浮游菌)
2、生產環境、設備表面微生物監測
以上是關于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相關信息,由百檢檢測整理,希望幫助到你,望采納
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類是致病菌及其毒素,比如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賣伍菌、單增李斯特菌、金葡菌腸毒素等,它們主要導致胃腸道疾病,嚴重的會造成肝、腦、腎等臟器的損害,甚至死亡。;
第二類是產毒真菌和真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伏馬菌素枝配陪、展青霉素等,它們或造成人的急性中毒事件猛蠢,或因長期攝入,造成消化道癌癥和某些地方病。
第三類是病毒和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