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994年廈門房價 回顧深圳房價漲跌歷史 2009年深圳房價4000多
成交均價達每平方米6952元
深圳中原地產發布了2005年深圳房地產市信此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從2003年開始,我市住宅新增供求比逐年下降,供不應求現象日益明顯,而去年尤以福田、南山為甚,并因此消化了大批的存量商品房,空置面積不斷減少。去年深圳商品住宅批售面積只有719萬平方米,比2004年下降了一成多。
專家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深圳房地產市場目前處于由特區內開發向特區外轉軌的特殊階段,同時深圳已連續三年土地緊縮,加上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不少開發商有相當一段時間處于觀望狀態,導致了供應嚴重不足。
擴展資料:
2005年,深圳房價節節攀升,商品住宅成交均價逼近7000元,比2004年上漲16%,創下歷年之最。
專家認為,去年房價大幅上漲主要源于深圳經濟的快速增長,豪宅比重增大,導致產品結構發生變化,新增供應小于需求導致供求矛盾突出,同時,土地等開發成本的拉升,也直接引起房價上漲。
2005年深圳房價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豪宅的大幅度上漲。目前深圳豪宅的全市均價達到每平方米13520元,比上一年大漲約40%。
關外是拉升全市房價的主力。去年寶安和龍崗房價分別上漲了28%和25%。特區內四區中,作為深圳最為成熟的區域,羅湖樓市在2005年表現最為平穩。福田區新增住宅供應面積大幅減少,香蜜湖重新成為深圳最貴的區域。對于南山而言,去年是該區樓市發生轉折的一年,供求量和成交量全線下滑,但價格卻步步滑念迅高升,漲幅驚人,高達36%。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新聞網-深高坦圳房價2005年漲幅創歷年之最
深圳最貴房子為40萬/平。深圳2010年12月的房屋均價為16645元/㎡,而到了2019年12月,深圳的房價已經達到54790元/㎡,10年間的漲幅達到了229.17%,十分驚人。灶咐滾
深圳也憑借高漲的房價成功躋身2019年全球住宅價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住宅套均78.3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7.81萬元),名列第五。而在2018年的榜單中,深圳住宅套均68.03萬美元(約483.69萬元),同樣名列第五。短短的一年間,深圳的套均房價差不多漲了74萬元,漲幅達到15.23%。
擴展資隱余料:
根據深圳市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2017年至2018年7月,深圳房價穩定在54000元每平方米左右,基本上形成了“零增長”的格局。
2017年后深圳房地產價格形成“凍結”格局,并非是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是國家以特殊的行政手段強制干預的結果。
政府可對新建商品房進簡念行價格管制,但對二手房交易市場價格,政府無法用同樣的價格審批方式對賣房者加以控制,造成了“二手房”價格遠遠高于“一手新房”價格這一違背市場規律價格倒掛的奇特現象出現。
以2018年7月深圳南山區推出的第三期新建商品房為例,市有關部門批準的三期新房價格為85000元每平方米,而過去幾年已經賣出的同一樓盤第一、二期,無論是位置還是環境都不如第三期,但二手房交易價格為110000元每平方米,比新房價格高出30%左右。
按照通常一手商品房比同樣區位二手房價格高出20%的比例推算,這個小區新推出的商品房市場價格應該在132000元每平方米,比政府管制價格高出47000元每平方米,高出比例超過50%。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全球房價最貴十大城市出爐,中國占了4個!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深圳堪稱世界奇跡的十年高房價由何而來?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深圳驚現40萬/平天價樓盤
古人有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漲久必跌,跌久必漲,這就叫市場!
只漲不跌,這叫中國房地產市場,從80年代開始中國房改進入舞臺開始到現在三十年了,從起初的均價不過幾百元而已到現在的價格~
今天跟著坐標君
一起來看看中國房地產歷史
歷史第一波
1980年土地改革,1987年第一塊地掛牌出售,從此掀開了中國房地產的一輪暴漲~
因為物以稀為貴呢~1988年海南獲批成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重大厲害,炒股的人應該知道,什么叫重大利好,重大利好之后又是什么?
一夜之間資金瘋狂涌入~政府大肆批地,銀行大膽放款,開發商瘋狂蓋樓~房價水漲船高,這時政府一紙令下,提高利率,嚴控信貸,限時收回違規資金!
效果也立竿見影,房價隨之大跳水,95%的房地產公司倒閉,整個房地產行業倒塌。
銀行自然也不能幸免,大批房地產企業倒了,80%的房貸資金成了壞賬。
擠兌下的海南發展銀行,也成為我國銀行史上第一家倒閉的銀行,載入史冊!
歷史第二波
在1997年金融危機下,提振經濟成為當務之急。于是,房地產這滲旦個潘多拉磨合被再次打開,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房地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
由此開始了漫長了“房價漲,調控;調控松綁,房價繼續漲”的循環之中。在一路的調控中,憑借人口和經濟優勢,深圳關內均價從2003年的4000元上漲至2007年的12500元。最高的時候觸及16000元!
但是,2008年,一場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機來了!一直高燒不退的房價瞬間跳水,房地產遭遇冰凍,土地流拍、地王退地。原本依靠高負債、高杠桿、緊繃的現金流發展的房地產企業,也紛紛倒下。
深圳樓市,僅僅用了三個月,就從最高點的16000元暴跌至11000元!房子淪為了負資產,投資者大量棄房斷供,銀行負債累累,各大房地產公司紛紛破產倒閉。
直到2009年中央政府出臺“四萬億”,大量基礎實施建設開工加碼,大量熱錢注入房地產行業,才重新煥發活力,再次開啟上漲通道。再者,所謂的一線城市,有經濟和人口支撐,但這并不是房價只漲不跌的理由。
2008年的危機足夠說明,超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是可以跌的!
歷史第三波 :去庫存
“四萬億”計劃后,擴張的信貸政策為房地產企業注入了活水。危機過后一年,再次開啟暴漲模式!套路都懶得換!總之就是房價漲,調控的目的只是為了別漲那么快!
諸如所見,2011-2014年,一方面叢源擾政府不斷下調房貸利率,投放大量的貨幣進入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對樓市進行限購,調控房地產價格。
但是注意,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調控政策,對于有實力的房企來說不關痛癢;對于有購買能力的投資者來說,也只是增加了稍許的成本,僅此而已!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裂輪庫存閑置商品房數量快速增加。調控房價,演變成去庫存。政府立馬給樓市松綁,金融上也提供各種便利。
2015年開始,從一線城市蔓延至二線城市,隨后在棚改和貨幣安置政策下,全國樓市均上演暴漲甚至翻倍行情!
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部分城市上漲,部分城市下跌,部分城市橫盤!但是,這樣的政策下,暴富了多少炒房客,又傷害了多少剛需族的利益?多少人,依舊買不起房!
歷史第四波 :是漲是跌?
房價會暴漲嗎?
前面說過,永遠是推動房價上漲的一股力量。但是,這股作用在不斷減弱。隨著中央政治論調的出臺,以及戰略轉型中國制造2025,穩健的貨幣政策下,政府將逐步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
同時以城市搶人大戰為標志,人口紅利出現拐點。“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一史詩論調不會改變。唯有此,房價將進入總體穩定緩慢上漲的通道。
房價會暴跌嗎?
歷史已經證明,房價的暴跌確實是存在的,政府打壓樓市的決心決定樓市的下跌程度。
如果政府連續加息,甚至直接出臺空置稅,那么房價下跌,將不是夢想!如果泡沫遇上經濟危機,結果必然是,分分鐘硬著陸,被釘在地板上動彈不得。
其實小幅下跌和局部暴跌可以有,但那也僅限于被炒作過度的城市,絕大部分城市現在還是屬于相對合理的范圍區間!
所以,跌會有,但那絕對是災難。危機下即使暴跌,絕大多數人也買不起房,因為你將面臨失業和物價上漲等各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