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2017高考數(shù)學全國卷3 2017全國高考數(shù)學二卷 2015高考數(shù)學全國一卷 2017高考數(shù)學試卷全國一卷 2017高考數(shù)學文科卷一
全國ⅰ卷地區(qū):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
全國ⅱ卷地區(qū):
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禪饑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
全國ⅲ卷地區(qū):
云南、廣西、貴州、四川
自主命題省份
自主命題:滲信江蘇、北京、天津、上海、浙江
部分使用全國卷省份
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shù)、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山東卷: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自主叢襲輪命題(語文、文數(shù)、理數(shù))
全國Ⅰ卷地區(qū):河南、河北、山西、江西豎凱芹、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全國Ⅱ卷地區(qū):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西藏、陜西、重慶
全國Ⅲ卷地區(qū)余畢:云南、廣西、貴州、四川
海南省:全國Ⅱ卷(語、數(shù)、英)+單獨命題(政、史、地、物、化、生)
山東省:全國Ⅰ卷(外語、文綜、理綜)+自主命題(語文、文數(shù)、理數(shù))
江蘇省: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北京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題
天津市:全部科目自孫租主命題
一、選擇題
1.已知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為F,點P1(x1,y1),P2(x2,y2),P3(x3,y3)在拋物線上,且2x2=x1+x3,則有()
A.|FP1|+|FP2|=|FP3|
B.|FP1|2+|FP2|2=|FP3|2
C.2|FP2|=|FP1|+|FP3|
D.|FP2|2=|FP1|·|FP3|
答案:C解題思路:拋物線的準線方程為x=-,由定義得|FP1|=x1+,|FP2|=x2+,|FP3|=x3+,則|FP1|+|FP3|=x1++x3+=x1+x3+p,2|FP2|=2x2+p,由2x2=x1+x3,得2|FP2|=|FP1|+|FP3|,故選C.
2.與拋物線y2=8x相切傾斜角為135°的直線l與x軸和y軸的交點分別是A和B,那么過A,B兩點的最小圓截拋物線y2=8x的準線所得的弦長為()
A.4B.2C.2D.
答案:C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直線與拋物線及圓的位置關系的應用,難度中等.
解題思路:設直線l的方程為y=-x+b,聯(lián)立直線與拋物線方程,消元得y2+8y-8b=0,因為直線與拋物線相切,故Δ=82-4×(-8b)=0,解得b=-2,故直線l的方程為x+y+2=0,從而A(-2,0),B(0,-2),因此過A,B兩點最小圓即為以AB為直徑的圓,其方程為(x+1)2+(y+1)2=2,而拋物線y2=8x的準線方程為x=-2,此時圓心(-1,-1)到準線的距離為1,故所截弦長為2=2.
3.如圖,過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F的直線l交拋物線于點A,B,交其準線于點C,若|BC|=2|BF|,且|AF|=3,則此拋物線的方程為()
A.y2=9x B.y2=6x
C.y2=3x D.y2=x
答案:C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拋物線定義的應用及拋物線方程的求解,難度中等.
解題思路:如圖,分別過點A,B作拋物線準線的垂線,垂足分別為E,D,由拋物線定義可知|AE|=|AF|=3,|BC|=2|BF|=2|BD|,在RtBDC中,可知BCD=30°,故在RtACE中,可得|AC|=2|AE|=6,故|CF|=3,則GF即為ACE的中位線,故|GF|=p==,因此拋物線方程為y2=2px=3x.
4.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C的左焦點為F,右頂點為A,若線段FA的中垂線與雙曲線C有公共點,則雙曲線C的離心率的取值范圍是()
A.(1,3) B.(1,3]
C.(3,+∞) D.[3,+∞)
答案:D命題立意:本題主要考查雙曲線的離心率問題,考查考生的化歸與轉化能力.
解題思路:設AF的中點C(xC,0),由題意xC≤-a,即≤-a,解得e=≥3,故選D.
5.過點(,0)引直線l與曲線y=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當AOB的面積取值時,直線l的搭肆斜率等于()
A. B.- C.± D.-
答案:B命題透析:本題考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以及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
思路點撥:由y=,得x2+y2=1(y≥0),即該曲線表示圓心在原點,半徑為1的上半圓,如圖所示.
故SAOB=|OA||OB|·sin AOB=sin AOB,所以當sin AOB=1,即OAOB時,SAOB取得值,此時O到直線l的距離d=|OA|sin 45°=.設此時直線l的方程為y=k(x-),即kx-y-k=0,則有=,解得k=±,由圖可知直線l的傾斜角為鈍角,故k=-.
6.點P在直線l:y=x-1上,若存在過P的直線交拋物線y=x2于A,B兩點,且|PA|=|AB|,則稱點P為“正點”,那么下列結論中正知滲轎確的是()
A.直線l上的所有點都是“正點”
B.直線l上僅有有限個點是“正點”
C.直線l上的所有點都不是“正點”
喊或D.直線l上有無窮多個點(點不是所有的點)是“正點”
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直線與拋物線的定義.設A(m,n),P(x,x-1),則B(2m-x,2n-x+1), A,B在y=x2上, n=m2,2n-x+1=(2m-x)2,消去n,整理得關于x的方程x2-(4m-1)x+2m2-1=0, Δ=8m2-8m+5>0恒成立, 方程恒有實數(shù)解.
二、填空題
7.設A,B為雙曲線-=1(b>a>0)上兩點,O為坐標原點.若OAOB,則AOB面積的最小值為________.
答案:解題思路:設直線OA的方程為y=kx,則直線OB的方程為y=-x,則點A(x1,y1)滿足故x=,y=,
|OA|2=x+y=;
同理|OB|2=.
故|OA|2·|OB|2=·=.
=≤(當且僅當k=±1時,取等號), |OA|2·|OB|2≥,
又b>a>0,
故SAOB=|OA|·|OB|的最小值為.
8.已知直線y=x與雙曲線-=1交于A,B兩點,P為雙曲線上不同于A,B的點,當直線PA,PB的斜率kPA,kPB存在時,kPA·kPB=________.
答案:解題思路:設點A(x1,y1),B(x2,y2),P(x0,y0),則由得y2=,y1+y2=0,y1y2=-,
x1+x2=0,x1x2=-4×.
由kPA·kPB=·====知kPA·kPB為定值.
9.設平面區(qū)域D是由雙曲線y2-=1的兩條漸近線和拋物線y2=-8x的準線所圍成的三角形(含邊界與內部).若點(x,y)D,則目標函數(shù)z=x+y的值為______.
答案:
3解題思路:本題考查雙曲線、拋物線的性質以及線性規(guī)劃.雙曲線y2-=1的兩條漸近線為y=±x,拋物線y2=-8x的準線為x=2,當直線y=-x+z過點A(2,1)時,zmax=3.
三、解答題
10.已知拋物線y2=4x,過點M(0,2)的直線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且直線與x軸交于點C.
(1)求證:|MA|,|MC|,|MB|成等比數(shù)列;
(2)設=α,=β,試問α+β是否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請說明理由.
解析:(1)證明:設直線的方程為:y=kx+2(k≠0),
聯(lián)立方程可得得
k2x2+(4k-4)x+4=0.
設A(x1,y1),B(x2,y2),C,
則x1+x2=-,x1x2=,
|MA|·|MB|=|x1-0|·|x2-0|=,
而|MC|2=2=,
|MC|2=|MA|·|MB|≠0,
即|MA|,|MC|,|MB|成等比數(shù)列.
(2)由=α,=β,得
(x1,y1-2)=α,
(x2,y2-2)=β,
即得:α=,β=,
則α+β=,
由(1)中代入得α+β=-1,
故α+β為定值且定值為-1.
11.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設點F(0,p)(p>0),直線l:y=-p,點P在直線l上移動,R是線段PF與x軸的交點,過R,P分別作直線l1,l2,使l1PF,l2l,l1∩l2=Q.
(1)求動點Q的軌跡C的方程;
(2)在直線l上任取一點M作曲線C的兩條切線,設切點為A,B,求證:直線AB恒過一定點;
(3)對(2)求證:當直線MA,MF,MB的斜率存在時,直線MA,MF,MB的斜率的倒數(shù)成等差數(shù)列.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軌跡方程的求法及直線與拋物線的位置關系.(1)利用拋物線的定義即可求出拋物線的標準方程;(2)利用導數(shù)及方程根的思想得出兩切點的直線方程,進一步求出直線恒過的定點;(3)分別利用坐標表示三條直線的斜率,從而化簡證明即可.
解析:(1)依題意知,點R是線段PF的中點,且RQ⊥FP,
RQ是線段FP的垂直平分線. |QP|=|QF|.故動點Q的軌跡C是以F為焦點,l為準線的拋物線,其方程為:x2=4py(p>0).
(2)設M(m,-p),兩切點為A(x1,y1),B(x2,y2).
由x2=4py得y=x2,求導得y′=x.
兩條切線方程為y-y1=x1(x-x1),
y-y2=x2(x-x2),
對于方程,代入點M(m,-p)得,
-p-y1=x1(m-x1),又y1=x,
-p-x=x1(m-x1),
整理得x-2mx1-4p2=0.
同理對方程有x-2mx2-4p2=0,
即x1,x2為方程x2-2mx-4p2=0的兩根.
x1+x2=2m,x1x2=-4p2.
設直線AB的斜率為k,k===(x1+x2),
所以直線的方程為y-=(x1+x2)(x-x1),展開得:
y=(x1+x2)x-,
將代入得:y=x+p.
直線恒過定點(0,p).
1、新課標全國卷I 、卷II都是由教育部專家命題。 2、整體難度:新課標全國卷I >新課標全國卷II,使用全國卷I 的地區(qū)考生競爭壓力都比較大(所以需要題難來增加區(qū)分度),全國卷II地區(qū)考生競爭壓力比較小,各省自主命題是省內的教育局和大學聯(lián)合命題的,可能有更針對本地區(qū)特色的題目。 3、新課標全國卷I和新課標全國卷II的主要區(qū)別:A新課標全國卷I 是有聽力的,而新課標全國卷II沒有。B新課標全國卷II有十道填寫單詞的題,新課標全國卷I 沒有。應用省份不同:河腔碧衫北、河南、山西等地全部使用新課標一,湖南使用課標一的理綜,陜西使用課標一的理綜、語文。課標二則面向寧夏、甘肅、新疆、內蒙、西藏等地。 難度不同:課標一難度大于課標二。英語分值不同:課標一的英語150課標二只有120 不過都是一個命題組出的,還有海南卷,也來源于這個命題組一卷是針對新課標的標準下,所有應試考生的綜伍腔合素質考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有一部分考察心理素質。二卷要略微難一些,一般不用二卷。只慧襪是國家為了保密的需要,萬一露題,就會使用二卷。
海南高考數(shù)學試或做卷使用全國Ⅱ卷,新課標二卷,也就是全國甲卷。通常情況下,全國甲卷會比全國乙卷稍簡單一些,比全國丙難一點,但考全國卷的衫孫衡省份都會根據(jù)考試大綱命題,凱灶不會因地區(qū)或教材等因素而區(qū)別對待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