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歷史大顯身手答案?29、建國以來,我國人民對于時間的掌握發生著變化,有這樣的說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陽),70年代看墻上(的掛鐘)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機、手機)。那么,八年級下冊歷史大顯身手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愿你八年級歷史考試順利,希望你每天都能快樂地練習八年級歷史試題。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八年級下冊歷史綜合試題及散枯伏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綜合試題一、單項選擇
1、“一國兩制”的出發點是維護( )
A臺灣的根本利益 B香港、澳門的根本利益
C大陸的根本利益 D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在中英就香港問題展開談判時,撒切爾夫人說:“對英國來說,這不是也不可能時勝利,因為我們是同一個不愿妥協和實力上遠占優勢的對手打交道。”這段話主要是指( )
A中國處理國際關系不妥協 B中國享有崇高的國際地位和聲譽
C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越強,在國際關系中主動權就越大 D英國霸權地位喪失
3、1995年針對兩岸關系,邁出歷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
B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可以分步驟進行
C針對“臺獨”分子的活動,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是最佳方案
D雙方領導人以適當身份互訪
4、我國政府對臺的基本方針是( )
A實現“三通” B經濟交流 C互補互利 D“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5、海峽兩岸關系,邁出歷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
A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B大陸兩岸關系協會成立
C“汪辜會談” D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的八項主張
6、與共和國同齡的人民軍隊是( )
A陸軍B海軍C導彈部隊D特種部隊
7、半個世紀過去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成為國與過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倡導發起這五項原則的國家中沒有( )
A美國B中國C印度D緬甸
8、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在解決國際事物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C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 D美國總統訪問中國,中美關系改善
9、美國第一次公開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文件是( )
A《菠茨坦公告》B《開羅宣言》C《1979年中美聯合公報》D《1979年中美建交公報》
10、要了解中國研制原子彈的情況,必須查看下列哪個人物的傳記?
A王進喜 B鄧稼先 C焦裕祿 D雷鋒
11、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發生重大變化沖攜、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始于何時( )
A、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五大
12、開國大典上,54門禮炮齊鳴28響,廣場歡聲雷動,慶祝新中國的誕生。
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試卷一附答案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 6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⒈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那么,我國為什么還要以曾經激發中華民族英勇抗戰的《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呢?為什么還要時時唱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呢?用一個成語來表達是()
A學以致用 B知恥后勇C居安思危D警鐘長鳴
⒉“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需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證明()
A抗日戰爭的勝利B解放戰爭的勝利
C抗美援朝的勝利D三大改造的勝利
⒊如果要了解有關建國后土地改革的歷史資料,可以查閱下列哪部作品()
A《暴風驟雨》B《狂人日記》 C《雷雨》D《班主任》
⒋如果你需要一項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準確信息,那么下列資料中你將選用()
A當時農民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 B農民紛紛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國缺漏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生產合作社
⒌據資料統計,四川在20世紀50年代初森林覆蓋率仍為20%,60年代僅剩9%,森林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劇增長 B盲目墾荒
C洪災頻繁,水土流失D“大躍進”運動中大煉鋼鐵
⒍有人喜歡收藏“1969”“1971”年發行的毛主席像章,我們可以斷定這些文物是()
A抗美援朝時期的B三大改造時期的
C文化大革命時期的D改革開放以后的
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
初二歷史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埋慧進的過程,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最好是結合歷史試題來學習。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初二歷史下冊單元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二歷史下冊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容的有()
①通過了《共同綱領》 ②制定了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③決定采用公元紀年 ④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一首歌中唱道“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你知道中國人民“命運自己主宰”開始于()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3年7月
3.下列內容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B.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
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D.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4.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x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B.在解決x藏問題時,中央一面向x藏進軍,一面力爭x藏和平解放
C.x藏和平解放后,祖國獲得完全統一
D.x藏和平解放后,人旅寬民解放軍先遣拆液亮部隊進駐拉薩
5.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詞中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開放探究 歷史 課堂內外七年級上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初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有(魯)(齊)(燕)(衛)(宋)(晉)(鄭)(吳)(越)。
齊國 都城:臨淄(今山東臨淄) 領土范圍:主要位于今山東省境內。
魯國 都城:曲阜(今山東曲阜) 領土范圍:今山東省西南部。
燕國 都城:薊都(今北京房山) 領土范圍:主要位于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
晉國 都城:絳都(今陜西絳縣) 領土范圍:主要位于今山西省中南部。
衛國 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 領土范圍:今河南淇縣、濮陽一帶。
宋國 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 領土范圍:今河南商丘、通許一帶。
鄭國 都城:鄭都(今河南新鄭) 領土范圍: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受封較晚)
楚國 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 領土范圍:今漢江流域。(受封子爵 自封王爵)
吳國 都城:吳都(今江蘇吳縣) 領土范圍:蘇南、皖南地區。
越國 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 領土范圍:浙江省一帶。
2.七年級下冊歷史課堂內外的
“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這句中可以得出結論:貞觀之治是唐太宗在吸取隋亡的經驗教訓中建立的
注重民生,以民為本的思想,磨指為避免“覆舟”,唐太宗密切地注視著民心、民情和民意,緊緊地團結周圍的文武大臣,先后實行了一系列比較開明的政策:減少苛捐雜稅,不過分奴役和壓迫農民;嚴懲貪官污吏,獎勵功臣瞎手配良將;重視科舉取士,選薯滾拔統治人才;革除弊政,勵精圖治;善于傾聽不同意見,不斷改進統治方法,等等。
【知識要點】
農業國;有計劃地行進社會主義建設;重工業;工業化;國防現代化;1953;1957;鞍山;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噴氣式;蘇聯;東北工業基地;華北;西北;武漢長江大橋;川藏;青藏;新藏;社會主義工業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社 會主義
【基礎訓練】
一、選擇題
1、B(表格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以鋼鐵為代表的重工業落后于其他國家,因此要集中發展重工業。)
2、C(B為“一五”計劃完成的意義。)
3、B(生產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車是“一五”計劃的成就。)
4、D(“一五備孝”計劃改變了工業的落后面貌。)
5、A(投資比例數據反映:工業投資比例,工業投資中當時重工業比例,因此選A項。)
6、B(圖中各個廠的信息說明重工業成就,公路鐵路說明交通運輸成就。)
7、B(圖標時間為1952~1957年之間,這是“一五計劃”時期,剛、煤、原油等重工業 部門得到發展。)
8、B(“一五計劃”完成的意義。)
9、D(詩句描述的是武漢長江大橋,武漢位于D處。)
10、C(圖片表現的工廠都位于扮滾信東北地區,都屬于重工業,在“一五計劃”期間建成。)
11、C(A描述的是人民公社;廳輪B是改革開放時期;D是新中國成立。)
12、C(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在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的,因此②錯。
以上就是八年級下冊歷史大顯身手答案的全部內容,問題三: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問題四:中國近代化起步較晚;基礎較薄弱;以輕工業為主;布局不平衡。我國工業發展 應順應世界發展的歷史潮流;重、輕工業協調發展;積極借鑒他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