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歷史

李姓歷史名人,李姓歷史100位名人

  • 歷史
  • 2023-05-02
目錄
  • 李姓十大神仙
  • 李姓最壞的名人
  • 李姓歷史100位名人
  • 李姓的由來簡單介紹
  • 李姓歷史名人故事

  • 李姓十大神仙

    李姓的歷史名人有李耳、李斯、李廣等。

    一、李耳。

    1、蔽毀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2、老子故里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后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并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二、李斯。

    1、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人。早年為郡小吏,后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后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采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游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

    3、秦王宏神備政十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嬴政所采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

    三、李廣。

    1、李廣,漢族,隴西成紀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瞎銀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任驍騎將軍。

    2、領萬余騎出雁門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于兩馬間,李廣佯死,于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太守。

    李姓最壞的名人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有:李耳、李斯、李世民、李白、李廣、李商隱、李清照、李大釗等等。

    1.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后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并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鬧數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圣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2.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別館(今陜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后晉封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3.李廣

    李廣(?-前119年),華夏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先祖為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

    匈奴兵將其置臥于兩馬間,李廣佯死,于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睜彎晌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悉鋒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4.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5.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參考資料-李大釗

    -李清照

    -李廣

    -李世民

    -李耳

    李姓歷史100位名人

    李姓重要歷史名人

    主要人物

    1.先秦思想家李耳

    2.鼎助秦王統一中國的李斯

    3.雄才大略的李世民

    4.詩仙李白

    5.詞壇女杰李清照

    6.明代思想家李贄

    7.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

    (二)次要人物

    1.戰國初期改革家李悝

    2.趙國名將李牧

    3.先秦水利家稿腔李冰

    4.飛將軍李廣

    5.東漢名臣李固

    6.北魏改革家李沖

    7.隋朝橋梁專家李春

    8.唐代史學家李延壽

    9.一代名將李靖

    10.風流天子李隆基

    11.驍勇善戰李光弼

    12.李朔雪夜平蔡州

    13.婉約大家李商隱

    14.洗盡铞華留詞名的李后主

    15.宋代編輯大家李仿

    16.宋初鍵雀衫圣相李沆

    17.抗金名將李綱

    18.抗元名將李庭芝

    19.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

    20.一代闖王李歲世自成

    21.清儒李光地

    22.忠王李秀成

    23.外交辱國、洋務坎坷的李鴻章

    24.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姓的由來簡單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李耳:楚國苦縣人,東周守藏室史官員。《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著道德經。唐高宗在乾封元年,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寶二年,追封他廟號大圣祖,謚號玄元皇帝;天寶八年則冊封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號為大圣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汪梁。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戰國初期魏國丞相。李悝在魏國主持變法,使魏國富強,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悝所著《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末年著名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西挫強秦,北破匈奴,封武安君。

    李斯:戰國時上蔡人,秦朝開國丞相。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輔佐始皇帝贏政滅六國、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秦朝名將李信之后。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箭法出眾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縣人。東漢開國名將,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右大將軍、封武固侯。隨劉秀滅王郎、平河北。劉秀稱帝后,李忠任五官中郎將,被封為中水侯。

    李詭祖:魏孝文帝時任曲梁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后立祠祭祀。在漢族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

    李世民:唐太宗、天可汗,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唐遲羨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唐朝開國元勛,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對外開疆拓土,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封衛國公,拜尚書右仆射、兵部尚書。貞觀二十三年病逝,追贈司徒、并州都督,謚號景武,陪葬唐太宗昭陵。

    關于詩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 。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

    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閃爍其詞,故布疑陣。盡管如此,還是有人從歷史的塵幕中看出了蛛絲馬跡。

    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于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明末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載有碑文內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接著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

    李白的研究者們主要引據的是李陽冰《草堂集序》和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陽冰《草堂集序》作于李白同時,其中的身世內容當出自李白口授,范傳正作《序》時有李白孫女陪范主持其祖父遷墓之事。

    朱秋德在他的文章中說:“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枷碼陵拍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姓歷史名人故事

    1、李耳: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稱老聃 。楚國苦縣(河南鹿邑)人。傳說是東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問禮。著《道德經》五千言。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儒家“仁義”觀和墨家“尚賢”說,在中國思想史上有深遠的影響。

    2、李白:(701年 —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號易安居士 ,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并鍵租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4、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鴻基,明末農民起義亮段領袖,世居陜西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1629年起絕兆義,后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后,他繼稱闖王。

    5、李時珍:(1518-1593),明醫藥學家。字東璧,號瀕湖。蘄州(湖北蘄春)人。世代為醫。他繼承家學,研究藥物,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 著成《本草綱目》。收錄原有諸家《本草》所載藥物共1518種,新增藥物374種。

    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勞動人民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他還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于世。另有《五臟圖論》、《三焦客難》、《命門考》等,已佚。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西西4444www大胆无码|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