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1、西周分封制 (1)分封對象: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賜給同姓或異性貴族(如姜尚等),建立起許多諸侯國,稱為“授民授疆土”。(2)封王(諸侯王)義務與權力:義務:鎮守疆土、出兵勤王(王指周王)、交納貢賦、那么,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于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初中歷史必考知識點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1.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城中心的紫禁城(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的瑰寶。
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亮租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3.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4.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了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記錄了我國手工業成就。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5.明朝末年,徐光啟關于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6.明清時期,古典創作進入成熟階段,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作者羅貫中。《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作者施耐庵。
7.明朝中期的《西游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作者吳承恩。
8.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配答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摸索并掌握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 方法 ,重視每一門學科,關注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并且堅持不懈,才能給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堅持的基礎,創造成功的機會。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初中歷史核心知識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歷史核心知識點整理1
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及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時代特征】
本單元講述了約170萬年前元謀人出現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歷史。
1.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經歷了遠古時代、農耕時代和傳說時代。
【核心考點】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經學會用火,并會保存火種。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種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欄式建筑,種植水稻。
4.炎帝和黃帝被后人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
5.禹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啟繼承父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6.夏、商、西周三朝的開國君主分別是禹、湯、周武王。
7.西周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實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了局勢,擴大了統治范圍。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初中歷史的重點知識點比較多,想要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需要做好歷史知識點的總結。盯好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初中歷史重點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歷史重點知識點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開通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四五千里。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評價大運河的開鑿:大運河不僅成為南北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的紐帶,也成為溝通亞洲內陸“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運河的通航也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但隋煬帝濫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總的看來,大運河的開鑿,是隋對中國歷史的重大貢獻。
3.6xx年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4.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
貞觀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間,吸取隋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即貞觀新政;恢復和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知人善任,虛心納諫(魏征);完善科舉制;注意加強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唐太宗的統治促成了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民族和睦,國力增強的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
1. 五個朝代的特點及代表人物2. 中國的封建制度及其演變3. 中國的科技發明及其對世界的影響4. 中國的文化傳統及其在世界上的地差坦羨位5. 絲綢之路的歷史及其作用6. 中國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及其特點7. 明清時虛拍期信隱社會、政治制度與文化變化8. 近代中國的內憂外患及國家獨立、民族團結的實現9.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及社會變革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
初中歷史屬于文科性質的學科,知識點又多,內容又雜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中歷史必備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歷史必備知識點梳理1
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
1、印刷術:唐代初年,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北宋中期,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意義:大大提升了字體印刷的速度,促進知識文化的廣泛傳播和社會的進步。
2、指南針:(1)戰國時我國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2)北宋時發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用磁針制成多種形式的指南針,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針用于航海,南宋以后,不論陰晴,都使用指南針來導航。約12世紀末(南宋時)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意義:為后來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
3、火藥: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代的文獻已明確記載了火藥的性能及其制作方法;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13世紀,火藥傳到阿拉伯地區,14世紀,再傳哪汪到歐洲。
4、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
意義:四大發明對人類在文化、經濟、軍事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對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
以上就是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的全部內容,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示、會意、形聲、假借等造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