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3. 千里送鵝毛:據說在明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岳飛的將軍率領軍隊駐扎在邊境的長城上,他將鵝毛寫下戰書,讓騎馬傳遞到南方,最終成功打敗了南宋的敵人。4. 邊防將士守衛:長城的修建和守衛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的重要任務。那么,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長城(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1]
。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2]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3]
2、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發生在河北北部的萬里長城腳下,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流傳著。相傳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萬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七天七夜不止,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長城的歷史故事,最有名的應該也就是孟姜女哭倒長城,其他的事實上也并不是太多,主要的歷史故事還是秦朝時期的,而長城事實上并不是秦朝時期才出現,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事實上已經出現,只不過秦朝時期由于,這些故事的原因才會讓人認為長城是出現在那個時候,在這之后,事實上,歷朝歷代很多時候也會修筑長城,這個應該是一個主要的方面。
長城有關的歷史傳說有:
1、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2、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筑巢于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墻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
死后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墻,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墻祈祝,后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墻角擊墻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種風俗。
3、定城磚的傳說: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占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
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占經過詳細計算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眾工匠勞役三年。
長城著名故事有孟姜女哭長城、擊石燕鳴、定城磚的傳說、西麻草、冰道運石等。
1、孟姜女哭長城: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長城: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這15個省區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陜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
1、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筑巢于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墻而死,為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
死后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墻,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墻祈祝,后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墻角擊墻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種風俗。
2、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三年(前779),幽王姬宮涅驕奢淫逸,自從得到褒國進獻的美女褒姒后,封為寵妃,整天沉溺于佳麗之中,朝政荒廢。褒姒生性不笑,面對宮中玉宇瓊樓,錦衣玉食,她毫無悅色。褒姒美艷無比,但整天愁云密布成為一大憾事。
幽王欲睹褒姒笑容,大臣們想盡千方百計始終不得效果。一天幽王出游驪山,佞臣虢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拙劣計策,幽王決意一試,遂命點燃烽火。
3、戰國趙長城
趙長城距市區約20多公里,戰國趙長城——中國北方修筑最早的長城之一,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是戰國時期趙國君主武靈王為鞏固邊境、防止北方胡人入侵而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它全長約500公里,東起河北宣化境內,西入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迤邐于陰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橫亙于包頭的中部,在包頭境內約150公里。
以上就是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的全部內容,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