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生物大分子嗎?屬于生物大分子。它們是由低相對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經過聚合而成的多分子體系。從化學結構而言,蛋白質是由α-L-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嘌呤和嘧啶堿基,與糖D-核糖或2-脫氧-D-核糖)、磷酸脫水縮合而成,那么,脂肪是生物大分子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結構根本就不同,脂肪是用體內的葡萄糖單分子通過脫水作用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脂肪的主要作用就是貯能,當身體葡萄糖不足時就靠脂肪分解重新生成葡萄糖來供能。因而脂肪是在皮下組織儲存的。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的最重要物質,一切生命活動都要靠蛋白質的活動來維持,當人體中某種蛋白質缺乏時必然就會引起相應的代謝病,蛋白質不是主要用來儲能的,當然不會在皮下積聚。不過當人體嚴重缺乏能量時,蛋白質也會分解用來供能,但這樣身體也會出現嚴重的危害。非洲長期饑餓的人之所以瘦得這樣難看就是這個原因,但他們的身體同時也會非常脆弱。 人當然是一種動物,要不然怎會把重度昏迷的人說成是“植物人”。
一般情況是不屬于的(人教版不屬于,蘇教版屬于),具體情況及學術爭論如下:
1、蘇教版高一生物25頁拓寬視野第八行:糖類、脂質、核酸、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和維持生命現象最基本的物質由于這四類生物分子的相對分子量一般較大又稱為生物大分子。
2、吳相鈺老師主編的《陳閱增普通生物學》2版,2005.1(2006重印)。16頁,第六段:在生命現象中起著重要作用的分子都是極其巨大的分子,稱為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可以分為4大類:蛋白質、核酸、多糖和脂質。這4類大分子中的前三都是多聚體。
3、無機及分析化學/南京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編寫組遍.-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2重印)。15頁,第二段: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000的物質稱為大分子物質。(大分子溶液及凝膠)
4、在所有生物體內,存在4大類有機物,...有許多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都以萬計,....所以稱為生物大分子。脂質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般沒有那么大,但為方便起見,有時也把脂質歸入生物大分子之列。
吳相鈺,劉恩山.生物學必修I分子與細胞[M].3.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8
5、生物化學上冊 王鏡巖等主編 2002年9月第3版P1
糖類是四大類生物大分子之一。
脂肪在生物上是大分子,但在化學中就不算。
生物大分子與小分子之間并沒有什么嚴格的界限。還有對于這個問題,生物和化學上也存在不同的定義,生物上是根據是否能直接被吸收利用;化學是根據其分子量定義的。
組成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因此脂肪的性質和特點主要取決于脂肪酸,不同食物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種類和含量不一樣。自然界有40多種脂肪酸,因此可形成多種脂肪酸甘油三酯;脂肪酸一般由4個到24個碳原子組成。
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物體細胞內存在的蛋白質、核酸、多糖等大分子,每個生物大分子內有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從幾萬到幾百萬以上。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甘油三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較簡單,而脂肪酸的種類和長短卻不相同。
脂肪,俗稱油脂,由碳、氫和氧元素組成。它既是人體組織的重要構成部分,又是提供熱量的主要物質之一。
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三個方面:飽和脂肪酸的從頭合成,脂肪酸碳鏈的延長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生成。
屬于生物大分子。
它們是由低相對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經過聚合而成的多分子體系。從化學結構而言,蛋白質是由α-L-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的,核酸是由嘌呤和嘧啶堿基,與糖D-核糖或2-脫氧-D-核糖)、磷酸脫水縮合而成,多糖是由單糖脫水縮合而成。
物質形成
在原始地球條件下,有兩條路徑可以達到脫水縮合以形成高分子:其一是通過加熱,將低相對分子量的構成物質加熱使之脫水而聚合;其二是利用存在于原始地球上的脫水劑來縮合。前者常常是在近于無水的火山環境中進行。
后者則可以在水的環境中進行。生物大分子都可以在生物體內由簡單的結構合成,也都可以在生物體內經過分解作用被分解為簡單結構,一般在合成的過程中消耗能量,分解的過程中釋放能量。
生物大分子是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份,不但有生物功能,而且分子量較大,其結構也比較復雜。在生物大分子中除主要的蛋白質與核酸外,另外還有糖、脂類和它們相互結合的產物。如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
以上就是脂肪是生物大分子嗎的全部內容,不是,生物大分子是指生物體細胞內存在的蛋白質、核酸、多糖等大分子。每個生物大分子內有幾千到幾十萬個原子,分子量從幾萬到幾百萬以上。脂質的分子質量偏小,也不是由單體組成的多聚體,故脂質不是真正的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