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生物醫藥產業園?合肥醫藥健康產業園建成初期,將集中合肥市30家以上藥品、醫療器械批發企業,通過2至3年的發展,形成30-50億元的流通規模,并逐步發展壯大為全國領先、安徽省乃至華東地區最大的醫藥商貿中心之一。那么,合肥生物醫藥產業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換乘1次
15公里,1小時28分
青陽路
1步行至青陽路乘;51(經鄭卜雹5站|26分鐘)
2在南熏門橋下車步行189米至屯溪路乘;235(經10站|45分鐘)
3到習弊凱友村下喊帆車,步行875米到達醫藥產業園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望江西路與312高速公路交口西南。
4月16日,日本小林制藥合肥生產基地隆重舉行開工儀式。市委常委、副市長韓冰出席儀式并宣布項目開工,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兵,日本小林制藥株式會社社虛襪長小林豐分別致辭,建設單位代表發言。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金剛、王連貴、胡戈寧,工委委員、建設發展局局長李先強,管委會主任助理張強參加開工儀式。
李兵在致辭中表示,合肥高新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傳統差緩激優勢,自20紀90年代開始,先后培育了安科生物、龍科馬制藥、華威藥業等一批知名醫藥企業,生物醫藥園已初具規模,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影響力。高新區根據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特點,以引導、扶持、集中為思路,規劃建設了生物醫藥產業園,熱忱歡迎海內外的知名企業來我區發展。此次日本小林制藥落戶生物醫藥園,標志著我區生物醫藥產業進入一個新里程,我們將以此次項目開工為新起點,繼續做好項目各項服務工作。
小林制藥是日本知名的上市公司,具有120年歷史,主要從事藥品、醫療器械、日用品、食品等研發、生產與銷售,2011年銷售收入約105億元,在日本具有廣泛影響力。
2012年,小林制藥與我區簽訂正式投資協議,建設暖寶寶、冰寶貼、芳香劑等系列產品生產基地。
2011年3月29日,省委書記張寶順視察太和經濟開發區時,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正在的建設的悅康藥業安徽生物制藥產業園項目工地。在詳細了解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科技創新等情況后,張寶順對太和縣醫藥產業發展寄予厚望。張寶順強調,生物制藥產業是低碳、環保的產業,不僅對太和,對安徽省來說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希望企業加快建設,早日投產,發揮優勢,做大做強。
而鑒于悅康藥業集團太和項目在國內醫藥行業的巨大影響,廣藥集團白云山制藥廠積極與之戰略合作,也在太和經濟開發區選址敏陪,投資15.8億元,打造廣藥集團現代化學藥物生產基地。
“十二五”期間,開發區繼續堅持基礎設施與項目開發并重,大力實施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打造醫藥生產基地,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醫藥之都。計劃引進醫藥及配套項目300個以上,醫藥產業工業產值和銷售收入實現 “雙500億元”。
醫藥產業領域的大項目帶動戰略不過是太和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集群發展的一面鏡子。
引進大項目,通過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拉動產業發展——四兩撥千斤的東方哲學被太和經濟開發區演繹得淋漓盡致。
同時,開發區從原單一的醫藥營銷、加工發展延伸到醫藥機械制造、藥品包裝材料生產、醫藥信息服務、物流配送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
23000平方米。根據查埋扮猛詢合肥經開區億帆生物醫缺銀藥公司得知,合肥經開區億帆生物醫藥公司地塊規格為23000平方米。合肥億帆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位于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彎橋。
合肥高新區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形成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公共安全、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園區高新技術企業迅速聚集,肢州培育了科大訊飛、四創電子、安科生物、陽光電源、量子通信等高新技術企業,引進了格力電器、美的電器、合肥三洋、大陸輪胎、長安汽車、晶澳、美國3M、韓國樂天、日本NSK等知名龍頭企業,一大批企業的技術水平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高新區現有入區或饑尺企業4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400多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10余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投資企業50余家,其中園區孵化培育上市公司14家。
高新區科教資源豐富,周邊聚集了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代表的5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為代表的300多個國家級和省部屬科研機構,現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科技創新創業型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和企業家群體。區內建有融科技成果交易、轉化、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合肥創新(一中心三基地),建成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園、生物醫藥產業園、大學科技園、民營科技園、科園創業服務中心等1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總面積100余萬平方米,在孵化企業近千家,畢業企業500多家。
以上就是合肥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全部內容,貝克生物坐落于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醫藥園,秉承總公司從原料藥到制劑的產業鏈發展戰略,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依托,立足于現代醫藥文化,將治療艾滋病、乙肝的藥物作為龍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