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小傳?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即王位,當時年僅十三歲。由于未行成人之禮,實際專權用事者為相邦呂不韋及太后寵信的假宦官嫪毐。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開始親政,那么,歷史人物小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禹小傳
大禹,姓姒,名文命,我國古代部落聯盟首領。
相傳堯的時候,黃河泛濫成災,禹受命領導治水。他到各地查看山川地勢后,總結了父親鯀用圍堵方法治水失敗的教訓,決定采用筑堤堵與疏通河道相結合的辦法,將洪水引入大海。緊張的治水斗爭,持續了十三年之久。這期間他到處奔走,盡職盡責,三次路過家門口,都沒有顧上進去看一看。洪水退后,他又組織人們種植稻谷,發展生產。禹以其突出貢獻,贏得了人們的擁戴,被尊稱為“大禹”——偉大的禹。
商鞅
衛國人,公孫氏,名鞅,亦稱衛鞅,戰國時政治家。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進說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隨后,又升為大良造。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陜西鳳翔南)遷都咸陽(今陜西咸陽東北),他進一步變法。公元前340年,因戰功封于商(今陜西商縣東南)十五邑,號商君,故稱商鞅。他前后兩次變法,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秦孝公死后,被貴族誣害,車裂而死。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魯國鄒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后攜弟子周游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
1、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于邢臺沙丘。
2、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即王位,當時年僅十三歲。
由于未行成人之禮,實際專權用事者為相邦呂不韋及太后寵信的假宦官嫪毐。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開始親政,當年鎮壓了嫪毐的叛亂,第二年又免去了呂不韋的職務。
接著任用李斯為丞相,采納其滅六國以成一統的建議,派大將王翦等人進行統一戰爭。
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政在十年之間先后滅掉了韓、趙、燕、魏、楚、齊這六國,實現了四海統一的目標。
統一全國后,秦王政認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皇帝是國家最高統治者,可決定國家一切事物,直接任免重要的中央及地方官吏。
此外,秦始皇又在全國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又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等。
他下令銷毀民間兵器,將山東六國貴族遷移到關中,又焚毀儒學諸書,坑殺了四百六十多名術士,實行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統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陽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臺)。
擴展資料:
秦始皇前后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為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后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歲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以上就是歷史人物小傳的全部內容,武則天小傳 武則天,又名武媚娘。是我國歷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稱其為“媚娘”。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親登帝位,自稱圣神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