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建國大業涉及哪些歷史知識點 建國大業事件的經過簡述 建國大業歷史事件詳細過程 建國大業歷史事件梳理 建國大業講述了哪些歷史事件
1945年8月抗戰勝利,中共毛澤東主席應國民黨蔣介石之邀毅然飛赴重慶,與御察國民黨蔣介石舉行和平談判。毛主席在重慶與民盟主席張瀾等民主黨派領導人密切協商配合,共同努力推動談判進程,使國共雙方終于簽訂了以避免內戰、在政治協商的基礎上組建多黨派聯合政府為主要內容《雙十協定》。
但是,國民黨蔣介石無法放棄一黨專制的獨裁迷思,一方面發動了對共產黨的內戰,一方面炮制召開首屆國民大會的獨角戲,并對民主黨派大肆迫害鎮壓,實際撕毀了《雙十協定敗拆滲》。
中國共產黨制定了針鋒相對、以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的方針,開始堅決的武裝反擊。眾多民主黨派領導人紛紛采取了與中共站在一起的立場,堅決反對和抵制蔣介石獨裁行徑,以實際行動與國民黨決裂了。
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共同斗爭中,身處延安、西柏坡戰爭前線的毛澤東、周恩來與身在蔣管區和香港等地的宋慶齡、李濟深、張瀾等著名民主人士雖然察脊分隔遠方,但心氣相通,肝膽相照。他們在為人民解放戰爭的不斷勝利而共同歡欣鼓舞的同時,也開始為如何建立一個民主的新中國而未雨綢繆思考謀劃。
1948年五月,中國共產黨發表《五一宣言》,發出了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這個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的熱烈響應。此后,在戰場上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節節勝利的同時,一個反對國民黨統治的民主統一戰線也不斷發展壯大,大批民主人士在共產黨的誠懇邀請和精心安排下,歷經艱險,從蔣管區,從香港、從國外紛紛奔赴解放區……
1949年9月21日,群英薈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
此后九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
1、重慶談判
2、西扒扒棚安事變
3、盧溝橋事變
4、平型關大捷
5、南京大屠殺
6、春則臺此缺兒莊戰役
7、淮海戰役開始、
8、平津戰役開始
9、國民政府覆亡
10、中華任命共和國成立
影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逗世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線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籌備,突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
《建國大業》講述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建國前夕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為主線,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那段風云歲月。
該片較之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有新的突破,其中一些鮮為人知跡指或的故事被挖掘、表現。其中就有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之間關系的深入描寫。
擴展資料:
建國大業中的歷史事件:
1、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之際,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姿伍黨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在重慶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談。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重慶談判及達成的《雙十協定》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希望和曙光。雖然國民黨統治集團違背全國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毀《雙十協定》,但其歷史意義和啟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2、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中華民國國軍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個戰略性戰役。
1948年,解放軍攻克擁有10萬重兵、工事堅固的山東省會城市濟南。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濟南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攻克敵人重點設防的大城市的開始。
這一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余人。
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重慶談判
參考資料來源:——三大戰役
1949年解放前夕召開的七含旦李屆二中全會是中共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會議,這次《建國大業》的拍攝,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包括每個人的入場順序、誰跟誰一起入場、每個人的表情又是怎樣等。記者在現場看到,“賀龍”入場時,竟然一直朝著攝像機方向走,過了會議室遲薯的門也沒進去,后來發現之后,自己邊笑邊往回走。據導演介紹,歷史上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現場有談遲人攝像,賀龍一直對著鏡頭走,后來發現自己走錯后,笑著返回。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建國前夕過宏畢神程中發數如生的一系列故事
重慶會議
中共內戰
五一宣言政協大會
新中國建蔽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