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歷史?1. 淮北市是安徽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安徽東北部。2. 東鄰宿州市埇橋區,西接河南省永城市,南臨亳州市蒙城縣和渦陽縣,北接宿州市蕭縣。3. 截至2020年,淮北市下轄3個區和1個縣。4. 淮北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淮北地區屬于楚國。5. 秦朝統一后,淮北市設立了相縣,屬于泗水郡。那么,淮北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淮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四千多年前,商湯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發文明之濫觴,此后歷代王朝在此設郡置縣。有蹇叔、桓譚、嵇康、劉伶等先賢圣哲。
風景名勝有相山公園、龍脊山、南湖濕地公園、華家湖、石板街、臨渙古鎮、隋唐運河古鎮、大坊寺等,紀念地有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雙堆集戰場舊址等,被譽為皖北江南?;幢笔沁\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國酒鄉。
擴展資料
淮北梆子戲,原名沙河調或沙河梆子。當地人俗稱“高梆”。淮北梆子在聲腔上屬梆子腔系。與河南梆子、上黨梆子、蒲州梆子、萊蕪梆子有一定的血緣關系?;幢苯壸討蛟从诤幽显≡|沙河調。主要流行在皖北、豫東和蘇北的一些地區。
鼎盛時幾乎縣縣都有專業劇團。成立較早而影響較大的劇團,主要有抗戰時期的翻身劇團、拂曉劇團等。由于豫東與淮北毗鄰,長期的藝術交流,使豫東沙河調逐漸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間小調的有益成份而演變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戲。
淮北梆子戲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獷、奔放、感染力強的特點,有二百多種曲牌。演唱分大本腔與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樂器上除弦樂和鼓板之外,另加棗木梆相擊作聲,藉以增強聲調之節奏。
在藝術表演程式上受京劇的影響較大,但仍具有地區特色?;幢笔邪饎F,淮北市的廠礦、郊區、農村劇團在演出劇目時絕大多數是演唱淮北梆子戲。
淮北故稱相城,詩經中“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中相土指的就是淮北。歷史上出過竹林七賢的嵇康、劉伶都是淮北或者周邊的名士。另外三國時揚州刺史劉馥也是淮北人。近代有雕塑大師劉開渠,主持雕刻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你可以搜一下紀健生寫的《淮北賦》。
淮北源遠流長,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類就在此繁衍生息。約4000年前原始社會末期,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在現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商湯十一世祖相土曾遷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共公瑕將宋國國都由河南睢陽遷此,歷90年。在此后的1000多年間,歷代王朝先后在此設郡或縣。
為古相城繁榮時期,據初步考察,計有200余處文物點,重要的文化遺址有石山孜等14處。始建于約公元前200年的臨渙土城為全國唯一現存的鎮級土城墻。
在出土文物中,漢畫像石的品位之高,數量之多,為中國少有的幾個城市之一?;幢弊怨湃私艿仂`,著名的歷史人物有: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蹇叔(約公元前628-前560年)。
兩漢之交的大哲學家、經學家桓譚、三國時期的文學家、音樂家,史稱“竹林七賢”之一稽康(公元223-262年);中國現代雕塑大師劉開渠(公元1904-1993年)。
擴展資料:
淮北民俗文化:
淮北花鼓戲流行于蘇、皖北部邊界以內,至宿州、澮河以北這一較小區域,是極具風格的稀有劇種之一。淮北花鼓戲源于明初,50年代初期,淮北及豐、沛、蕭、碭地區的民間花鼓班達百余家。
淮北花鼓戲主要曲調有宿州調、澮北調、口子調平板、寒板等;舞蹈為“壓花場”和“大小武場”兩種,有文有武;說唱和詠唱融于一體;角色行當齊全,劇目豐富。
歷史回眸
淮北,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民就生息繁衍于相濉大地上。位于我市杜集區樓頂山的古巖畫群和濉溪縣城東南7公里處的石山孜古文化遺存等均是我市悠久歷史與燦爛文明的見證。相傳公元前21世紀,商王朝的創立者商湯的十一世祖相土向東部開拓疆土,建城于相山南麓,相山、相城由此得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之《商頌》就留有“相土烈烈,海外有載”的文字。
·春秋(公元前699年)冬11月,魯莊公與宋公、衛候、陳候會盟于袤(今渠溝鎮),共商攻打鄭國,未克而返。這是我市歷史有明確紀年的開始。
·春秋(公元前588-576年)宋國共公為避水患,經睢陽遷都于相。
·戰國(公元前268年)宋國被齊、楚、魏所滅,相屬楚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統一中國,置相縣,屬泗水郡,郡治相縣。同時,置輊縣(今濉溪臨渙),亦屬泗水郡。
·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改泗水郡為沛郡,轄37縣,治所在相縣。
·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沛郡改稱沛國。宣帝地節九年(公元前69年) 曾改為彭城郡,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復稱沛郡。并置竹縣,屬沛郡。
·三國(220-265年)曹操分沛國置譙郡,铚縣屬譙郡。
淮北源遠流長,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類就在此繁衍生息。約4000年前原始社會末期,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在現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商湯十一世祖相土曾遷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共公瑕將宋國國都由河南睢陽遷此,歷90年。在此后的1000多年間,歷代王朝先后在此設郡或縣,為古相城繁榮時期。
據初步考察,計有200余處文物點,重要的文化遺址有石山孜等14處。 始建于約公元前200年的臨渙土城為全國唯一現存的鎮級土城墻。在出土文物中,漢畫像石的品位之高,數量之多,為中國少有的幾個城市之一。
淮北自古人杰地靈,著名的歷史人物有: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蹇叔(約公元前628-前560年);兩漢之交的大哲學家、經學家桓譚(公元前24-公元56年);三國時期的文學家、音樂家,史稱“竹林七賢”之一稽康(公元223-262年);中國現代雕塑大師劉開渠(公元1904-1993年)。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商湯十一世祖相土曾遷都于此。建城于相山南麓,相山、相城由此得名。
·春秋(公元前699年)冬11月,魯莊公與宋公、衛候、陳候會盟于袤(今渠溝鎮),共商攻打鄭國,未克而返。這是該市歷史有明確紀年的開始。
以上就是淮北歷史的全部內容,淮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能源價值。作為安徽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淮北轄三區一縣,即相山區、烈山區、杜集區和濉溪縣?;幢钡臍v史可追溯至民國時期,其行政區劃經歷了多次調整。1912年至1927年間,淮北地區分屬安徽省宿縣和江蘇省蕭縣。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