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七年級上冊難題?2.甲、乙兩人分別在相距50km的地方同向出發,乙在甲的前面,甲每小時走16km,乙每小時走18km,如果乙先走1小時,問甲走多少時間后,兩個人相距70km?3.某中學組織七年級學生春游,如果租用45座的客車,那么,數學七年級上冊難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2.相反數:a的相反數是 -a
3.絕對值:|a|=
4.倒數:a的倒數 (a≠0)
5.乘方:相同因數積的運算叫乘方,負數的奇次方為負,偶次方為正;正數的任何次方為正;0的任何次方為0.
6.有理數運算:運算法則、運算順序、運算律.
7.科學記數法:a×10n(1≤a<1).近似數,精確度,有效數字.
8.用基本的運算符號(指加、減、乘、除、乘方及今后要學的開方)把數或表示數的字母連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數式.
9.數字與字母的積,這樣的式子叫做單項式.
(1)單獨的一個數或一個字母也是單項式.
(2)單項式中的數字因數叫做這個單項式的系數.
(3)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的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
10.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1)在多項式中,每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其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2)一般地,多項式里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11.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
12.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幾個常數項也是同類項.
13.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叫做合并同類項.
14.移項法則: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移項.
15.互為余角:如果兩個角的和為90°,那么這兩個角互為余角.如直角三角形ABC中,
∠A=90°,∠B=46°,∠C=44°,那么∠B與∠C就互為余角.
16.互為補角:如果兩個角的和為180°,那么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17.∠α的余角是:90°-∠α,∠β的補角是:180°-β
18.互為余角的性質: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互為補角的性質: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第二篇 習題篇
核心學習系列(一)
1.|2|的相反數是_____,-(-2)的相反數是 ,的倒數是 .
2.絕對值等于3的數有____個,它們是________;絕對值不大于3的整數有____個,它們是________.
3.在代數式:,,,,中,單項式的個數為_________.如果 是關于 、 的一個單項式,且系數是9,次數是4,那么多項式 是_____________次式.
4.的相反數是( )
A.8 B. C. D.-
5.單項式 的系數和次數分別是 ( )
A.B.C.D.
6.;
7.;
8.解方程:3(x-2)+1=x-5(2x-1).
9.一件工作,甲單獨做6小時完成,乙單獨做12小時完成,丙單獨做18小時完成,若先由甲、乙合做3小時,然后由乙丙合做,問共需幾小時完成?
10.出租車司機小李某天下午的營運全在東西走向的人民大街上進行,如果規定向東為正,向西為負,他這天下午行車里程(單位:千米)如下:+15,-2,+5,-l,+10,-3,-2,+12,+4,-9,+6.
(1)將小李下午出發地記為O,他將最后一名乘客送抵目的地時,小李距下午出車時的出發點有多遠?
(2)若汽車耗油量為O.35升/千米,這天下午小李共耗油多少升?
附加題
11.計算:
核心學習系列(二)
1.在有理數中,最大的負整數是 ,最小的正整數是 ,最小的非負整數是 ,最大的非正整數是 .
2.若 .
用“>”或“<”號填空:-3 -4;-(-4) - ; .
3.一個關于b的二次三項式的二次項系數是-2,一次項系數是-0.5,常數項是3,則這個多項式是_____________.單項式 ,,的和是___________
4.下列各數中,是負數的是 ( )
A.B.C.| -9 | D..
5.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對0.05019分別取近似值,其中錯誤的是( )
A.0.1(精確到0.1) B.0.05(精確到百分位)
C.0.05(保留兩個有效數字) D.0.0502(精確到0.0001)
6..
7..
8.先化簡,再求值
9.小明家粉刷房間,雇傭5個工人,干了10天才完成;用了某種涂料150升,費用為4800元;粉刷面積是150平方米.最后結算工錢時,有以下三種方案:
方案一:按工算,每個工30元(1個工人干一天是一個工);
方案二:按涂料費用算,涂料費用的30%作為工錢;
方案三:按粉刷面積算,每平方米付工錢12元.
請你幫小明出主意,應選擇哪種方案付錢最合算(最省)?(通過計算說明)
10.某食品廠從生產的袋裝食品中抽出樣品20袋,檢測每袋的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超過或不足的部分分別用正、負數來表示,記錄如下表:
與標準質量的差值(單位:g)
0 1 3 6
袋 數 1 4 3 4 5 3
(1)這批樣品的平均質量比標準質量多還是少?多或少幾克?
(2)若每袋標準質量為150克,則抽樣檢測的總質量是多少?
附加題
11.(1)已知 ,求 的值.(2) 已知 ,求 的值.
核心學習系列(三)
1.化簡下列各式:
(1)-(+2)= ;(2)-(-15)= ; (3)+[-(-2)]= .
2.已知 ,則 _______________.如果有理數a、b滿足|a|=5,|b|=4,且a3a B.2a∠COD B.∠AOB=∠COD
C.∠AOB
1、AB是⊙O的直徑,CD是⊙O的切線,切點為D,CD與AB的延長線交于點C,∠A=30°,給出下面3個結論:①AD=CD;②BD=BC;③AB=2BC,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是()
解答:解:如圖,連接OD,∵CD是⊙O的切線,∴CD⊥OD,∴∠ODC=90°,又∵∠A=30°,∴∠ABD=60°,∴△OBD是等邊三角形,∴∠DOB=∠ABD=60°,AB=2OB=2OD=2BD。∴∠C=∠BDC=30°,∴BD=BC。
2、矩形ABCD的長為6,寬為3,點O1為矩形的中心,⊙O2的半徑為1,O1O2⊥AB于點P,O1O2=6。若⊙O2繞點P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0°,在旋轉過程中,⊙O2與矩形的邊只有一個公共點的情況一共出現()
解答:⊙O2與矩形的邊只有一個公共點的情況一共出現4次,考查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解題的關鍵是了解當圓與直線相切時,點到圓心的距離等于圓的半徑。
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半徑為2的⊙P的圓心P的坐標為(﹣3,0),將⊙P沿x軸正方向平移,使⊙P與y軸相切,則平移的距離為()
解答:當⊙P位于y軸的左側且與y軸相切時,平移的距離為1;當⊙P位于y軸的右側且與y軸相切時,平移的距離為5.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解題的關鍵是了解當圓與直線相切時,點到圓心的距離等于圓的半徑。
初一數學有難題嗎?我十年前上初一時好像沒碰到過啊,如果只是想找練習題的話,可以買一本初中數學“題典”。
注意,是“題典”,不是“題解”那上面所有初中數學題模型都有。
像是字典一樣的,不過是查數學題的,什么都有。
已知(m-2)x的|m|-1次方=1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解:因為(m-2)x的|m|-1次方=1是一元一次方程
故:|m|-1=1,且m-2≠0
故:m=±2,且m≠2
故:m=-2
2. 小明和小華今年的年齡分別是25歲和9歲,什么時候小明的年齡是小華年齡的2倍?
解:設x年后,小明的年齡是小華年齡的2倍
因為x年后,小明的年齡是(x+25)歲,小華的年齡是(x+9)歲
故:x+25=2(x+9)
故:x=7
故:7年后,小明的年齡是小華年齡的2倍
3. 已知方程2ax+1=-3和方程5x=10的解相同,求a
解:因為5x=10
故:x=2
因為方程2ax+1=-3和方程5x=10的解相同
即:x=2也是方程2ax+1=-3的解
故:4a+1=-3
故:a=-1
4。有人說:“任何7個連續整數中一定有質數.”請你舉一個例子,說明這句話是錯的.
【分析與解】 例如連續的7個整數:842、843、844、845、846、847、848分別能被2、3、4、5、6、7、8整除,電就是說它們都不是質數.
評注:有些同學可能會說這是怎么找出來的,翻質數表還是……,我們注意到(n+1)!+2,(n+1)!+3,(n+1)!+4,…,(n+1)!+(n+1)這n個數分別能被2、3、4、…、(n+1)整除,它們是連續的n個合數.
其中n!表示從1一直乘到n的積,即1×2×3×…×n.
5、從小到大寫出5個質數,使后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大12.
【分析與解】 我們知道12是2、3的倍數,如果開始的質數是2或3,那么 即 與12的和一定也是2或3的倍數,將是合數,所以從5開始嘗試.
有5、17、29、41、53是滿足條件的5個質數.
6.9個連續的自然數,它們都大于80,那么其中質數最多有多少個?
【分析與解】 大于80的自然數中只要是偶數一定不是質數,于是奇數越多越好,9個連續的自然數中最多只有5個奇數,它們的個位應該為1,3,5,7,9.但是大于80且個位為5的數一定不是質數,所以最多只有4個數.
驗證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這9個連續的自然數中101、103、107、109這4個數均是質數.
也就是大于80的9個連續自然數,其中質數最多能有4個.
一共六道,看看行不?
初一數學上冊難題和答案:
1.若干學生住若干間房間,如果每間住4人,則有20人沒有地方住,如果每間房住8人,則有一間只有4人住,問共有多少個學生?
答:設有x間宿舍每間住4人,則有20人無法安排所以有4x+20人;每間住8人,則最后一間不空也不滿所以x-1間住8人,最后一間大于小于8。
所以0<(4x+20)-8(x-1)<8;0<-4x+28<8乘以-1,不等號改向-8<4x-28<0 ;加上2820<4x<28除以45 2.甲對乙說:“你給我100元,我的錢將比你多1倍。”乙對甲說:“你只要給我10元,我的錢將比你多5倍。”問甲乙兩人各有多少元錢? 答:設甲原有x元,乙原有y元.x+100=2*(y-100)6*(x-10)=y+10x=40y=170 。 3.小王和小李從AB兩地,相向而行,80分鐘后相遇,小王先出發60分鐘后小李在出發,40分鐘后相遇,問小李和小王單獨走完這段距離需要多長時間? 解:設小王的速度為x,小李的速度為y;根據:路程=路程 ,可列出方程:80(x+y)=60x+40(x+y) ;解得y=1\2x設路程為單位1,則:80(1\2x+x)=1解得x=1\120所以y=1\240 ;所以小王單獨用的時間:1*1\120=120(分);小李單獨用的時間:1*1\240=240(分)。 以上就是數學七年級上冊難題的全部內容,什么時候小明的年齡是小華年齡的2倍?解:設x年后,小明的年齡是小華年齡的2倍因為x年后,小明的年齡是(x+25)歲,小華的年齡是(x+9)歲故:x+25=2(x+9)故:x=7故:7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