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專家?1、錢文忠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那么,歷史專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左丘明(約前502年—約前422年),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2、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
3、班彪(公元3年―54年),字叔皮,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出身于漢代顯貴和儒學之家,受家學影響很大。從小好古敏求,與其兄班嗣游學不輟,才名漸顯。
西漢末年,為避戰亂至天水,依附于隗囂,欲勸說隗囂歸依漢室,作《王命論》感化之,結果未能如愿。
4、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于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1 、魯迅,著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而已集等16種。代表作品有:阿Q正傳,狂人日記,祝福,傷逝,孤獨者,過客,等下漫筆,記念劉和珍君,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拿來主義等。
2、郭沫若 原名郭鼎堂,四川樂山人,著有詩集女神,恢復等10余部,代表作品有 :鳳凰涅磐,天狗,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屈原,虎符,孔雀膽,蔡文姬等。
3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北京人。杰出的中國現當代作家。著有小說集:《趕集》《微神》等,詩文集《老舍幽默詩文集》等,劇作集《老舍劇作選》等12種。 代表作:《二馬》《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月牙作》《斷魂槍》《我這一輩子》《龍須溝》《茶館》等。
4、巴金 原名李堯堂,著有26卷本的巴金全集,和10卷本的巴金譯文全集 代表作品有:小說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憩園,散文集隨想錄等。
5、曹禺原名萬家寶,杰出的中國話劇作家,創作有:話劇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代表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6、沈從文 原名沈兵煥,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專家,著有小說邊城,阿黑小史,長河,小說集虎雛,月下小景,八駿圖等,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 代表作 :邊城,長河
7 、張愛玲 原名張瑛,筆名梁京,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1994,散文集留言1945,長篇小說十八春1952,電影劇本多少恨,太太萬歲等。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于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后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后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
史景遷,又名喬納森·斯潘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國人,出生于英國倫敦西南部的薩里郡。他是當代美國非常著名的中國歷史研究專家和漢學家,尤其擅長研究明清史。美國歷史學會前主席。他是當代美國非常著名的中國歷史研究專家和漢學家,尤其擅長研究明清史。史景遷被認為是繼費正清之后美國漢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史景遷研究中國歷史,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中國的悠久歷史,以“講故事”的方式寫作,是國際知名的漢學家,也是學術暢銷書大師。
他的亮點之一是他的教育背景。史景遷的教育非常好。他畢業于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還在溫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任教。1995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文學榮譽博士學位。所以,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學霸。在整個世界的地圖上,中國是一個重要而有吸引力的存在。西方人需要花很長時間消化和分析他們得到的信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不存在。
我們對中國的看法越模糊和多面,我們就越接近最難以捉摸的真相。史景遷曾評價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價值。作為研究中國歷史的西方學者,史景遷最大的貢獻就是用優美流暢的文筆,通過嚴謹的歷史考證,參考專家的研究成果,用傳統的“講故事”的歷史方法,解釋中國近代錯綜復雜的人物和歷史事件,讓西方讀者了解一個富裕的中國,也讓新一代中國人對自己的歷史有一種感悟。
中國十大歷史學家及理由
1、 左丘明
2、 司馬遷
3、 班固
4、 陳壽
5、 范曄
6、 劉知幾
7、 杜佑
8、 司馬光
9、 章學誠
10、梁啟超
1、理由一,左丘明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歷史學奠基人、先秦史官文化時代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史學家、相傳他所著《左傳》與早前的《尚書》相比,應是中國第一部完備的編年史、堪稱中國史學形成的標志;理由二,《左傳》與五經中的《春秋》有明顯的互文性聯系,其記人敘事不但更清晰完整,而且史料更豐富,范圍遠超出一國一地,對社會重大發展變革更加敏銳,典籍專家孔穎達特別指出“傳實經虛”以示區別;理由三,《左傳》作為紀傳史學的最早范本,具有很高史學文學價值,尤擅戰爭描寫,許多場面已成為軍事史上的著名戰例和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人物性格鮮明,夾敘夾議手法簡潔,述評公允,對人事的預言精準。
2、理由一,司馬遷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西漢史傳文學泰斗,他的史學地位在中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在世界上也堪稱一流大師;理由二,作為中國第一部通史的《史記》對漢族與周邊多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一視同仁,首開記錄社會經濟的范例,不但有耿直犯顏的公義勇氣、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撥亂反正的調查研究,而且,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大敘事的整體構思、對史實因果關系的精辟分析、層次分明而五種類型相融的體例編制所具的原創性,都堪稱千古典范;理由三,《史記》既是史家之絕唱,又是無韻之離騷,表現出發憤著書的頑強毅力,其人物之鮮明豐滿、敘事之簡潔老練、語言之豐富多彩都代表了中國史傳文學的最高成就。
以上就是歷史專家的全部內容,2、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