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北師大語文?《老北京的春節》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2年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第二篇課文,選自現、當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老北京的春節》。 1。那么,三年級上北師大語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體會音樂的作用,體會人類對動物的愛。
2、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3、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白鯨喜愛音樂的生活習性,初步學習抓住重點詞語學習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聽音樂《藍色的多瑙河》
師:請同學們閉上雙眼,聆聽音樂《藍色的多瑙河》。聽完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師:《藍色的多瑙河》是世界的圓舞曲,非常優美、優雅。不僅人欣賞它,白鯨也欣賞它。白鯨和剛才播放的藍色多瑙河樂曲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喜愛音樂的白鯨》這一課。
二、學習生字詞
1、師:請大家打開課本,把課文讀一遍。
2、師:現在老師要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了。每只鯨魚寶寶的后面都藏著一個生字詞,一起和這些鯨魚寶寶交上朋友吧!
3。指導易寫錯的生字。(慌、區)
三、感知課文
(一)體會白鯨遇險前的“快樂”
1、讀第2、3自然段體會白鯨遇險前的“快樂”
師: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群白鯨不僅聰明,還是一群貪吃貪玩的小調皮呢。不信,打開書讀讀課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讀,渲染快樂的氛圍
師:瞧,它們多快活啊!我發現咱們班也有幾只快活的鯨魚寶寶。
一、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1、學生在原有的識字方法的基礎上自學9個生字并會組詞。
2、讀熟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3、通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5、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收集的資料整理歸類。
二、廣泛搜集材料,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新課標指出: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運用處理資料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開闊學生的視野,了解到更多的有關過年方面的知識。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找有關的資料。
三、緊扣教學目標,靈活設計教學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以談話的方式進行導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為什么?”你們想知道老北京的春節是怎么過的嗎?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老北京的春節是怎么過的。(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情況并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字進行讀、寫的指導。
(三)交流資料,初步感知
1、課前,老師已經讓同學們搜集有關“過年”的資料,誰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
2、這些材料,你是怎么找到的?(看書、問別人)
3、老師通過看教學參考書和上網也收集到了一些有關過年的資料,你們想聽聽嗎?教師口述介紹。
【 #教案#導語】《元日》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描寫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的一首頗為世人傳頌的詩歌。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讀準“爆、屠、曈、符”的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并能背誦。
2、通過討論及合作交流,學會“屠蘇、曈曈日、桃符”等生詞,理解詩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3、通過關于春節民俗資料和詩歌背景資料的補充閱讀,體會本詩所描寫的場景和所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喜愛我國的民俗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體會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春節民俗,搜集春聯。
2、教師制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解題。
1、課前循環播放過年的相關樂曲及圖片。
2、非常高興今天能和我們四(2)班同學一起學習《元日》這首古詩。來,齊讀課題。
3、同學們,剛才課前你們聽到的歌曲、看到的圖片十分喜慶,一般是在什么時候聽到、見到?(過年)提到過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詞,[出示:新年]平時我們所說的“新年”一般有兩個時間,你知道分別是指什么時候嗎?[出示:元旦:陽歷1月1日;元日:農歷正月初一,即春節。]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
三年級上冊語文北師大版《金色的草地》詞語及拼音如下:
1、蒲pú(蒲扇、香蒲、蒲公英):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用于制作扇子或草藥。
2、英yīng(英雄、英俊、英姿颯爽):才能或武藝出眾的人,或指同類中出色的事物。
3、盛shèng(盛開、茂盛、盛氣凌人):形容事物繁茂、豐盛。
4、耍shuǎ(玩耍、戲耍、耍手腕):玩樂、嬉戲。
5、喊hǎn(呼喊、吶喊、哭天喊地):高聲呼喊。
6、欠qiàn(哈欠、欠缺、虧欠):打哈欠,或指缺少某種東西。
7、釣diào(釣魚、垂釣、釣竿):使用釣竿或其他工具捕魚。
8、而ér(而是、而且、從上而下):連詞,表示轉折或遞進關系。
9、察chá(觀察、察看、明察暗訪):仔細看、調查。
10、攏lǒng(合攏、聚攏、拉攏):合到一起,或指使朝一個方向聚集。
學習三年級語文詞語的技巧:
1、讀音準確:學習詞語的最初階段,首先要掌握正確的讀音。可以通過反復朗讀、跟讀、或者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如在線學習平臺和語音識別軟件來幫助糾正發音。
2、理解詞義:在掌握讀音的基礎上,要理解詞語的含義。可以通過課本中的插圖、上下文以及查字典等方式來幫助理解。
【 #三年級#導語】《海底世界》是一篇寫景的課文,生動具體地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抒發了作者對海底世界的贊美之情。學習這篇課文,適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海底世界的美麗。以下是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2課《海底世界》教案),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竊竊私語”“景色奇異”造句。
3、通過朗讀品位語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海底世界內容的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上網訪問有關旅游、科普網站或專題攝影網站,下載反映與課文相關的海底景觀(動物、植物、地貌、礦藏等)圖片,以備在課堂上適當的時候展示。還可以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或選擇錄像帶或光盤教學。
2、學生課前自學生字詞,讀課文,標注出疑難問題。通過讀書、上網、到海洋館參觀等,了解有關海洋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假期里,有些同學跟著爸爸媽媽游覽過大海,欣賞了美麗的海水,海灘,不過,你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現在,讓老師帶著你們一起乘潛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兒的奇異景色。
以上就是三年級上北師大語文的全部內容,1、教師:通過上節的讀文,我們能夠感受到春節里北京城洋溢著怎樣的氛圍?(學生根據上節的感悟,自由發言) 2、作者從哪三方面具體介紹了北京過春節的情景?(開始、高潮、結束) 3、學生齊讀課文。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