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xué)期物理公式?高一物理下學(xué)期主要公式:1、平拋運動 x=v0t y=1/2at^2 vy=gt 2、圓周運動 線速度和角速度的關(guān)系式 V=ωR 向心加速度 a=v^2/R=ω^2R=4π^2R/T^2 3、那么,高一下學(xué)期物理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F=ma(牛頓定律),W=FL(做功等于力乘距離),F(xiàn)t=mv(動量定理,這個公式非常偉大,你可能要下學(xué)期才能學(xué)到),P=Fv(功率等于力乘速度),F(xiàn)=mv2/r,F=mω2r(向心力),F(xiàn)=GMm/r2(萬有引力),F(xiàn)=kx(彈力等于彈性系數(shù)乘拉伸距離),以上是關(guān)于力的全部基本公式,根據(jù)它們還可以轉(zhuǎn)換出各種推導(dǎo)公式。
一個學(xué)期即將結(jié)束,不知道各位同學(xué)是否還是要高中生活呢?下面就是我給大家?guī)淼母咧形锢肀匦抟坏谋乇彻剑M軒椭蠹覍W(xué)習(xí)好物理!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動摩擦力:f = μFN 即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成正比。
(2) 靜摩擦力:①對一般靜摩擦力的計算應(yīng)該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切記不要亂用
f =μFN;②對最大靜摩擦力的計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這里的μ與滑動摩擦定律中的μ的區(qū)別,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是一樣的)
3. 力的合成與分解:
(1) 力的合成與分解都應(yīng)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 具體計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為主。
第二章 直線運動
1.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3. 速度位移關(guān)系式: -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5.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說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2)公式⑥指的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這段時間中間時刻的速度,這樣就在平均速度與速度之間建立了一個聯(lián)系。
25、曲線運動: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A
1、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質(zhì)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質(zhì)點作曲線運動的條件:質(zhì)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且軌跡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線運動的特點: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4、力的作用:
(1)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力改變速度的大小;
(2)、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力改變速度的方向;
(3)、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時,力既搞變速度的大小又改變速度的方向;
26.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A
(1)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guān)系
① 等時性合運動與分運動經(jīng)歷的時間相等
② 獨立性 一個物體同時參與幾個分運動,各分運動獨立進行,不受其它分運動的影響
③ 等效性 各分運動的規(guī)律迭加起來與合運動規(guī)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運算規(guī)則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是指描述運動的各物理量,即速度、位移的合成與分解,由于它們是矢量。所以都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
27. 平拋運動 A
1、平拋運動:被水平拋出的物體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運動叫平拋運動;
2、平拋運動的實質(zhì):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作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3、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具有等時性;
4、求解方法:分別研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二分運動,在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和運動;
5、運動性質(zhì)
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它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勻變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平拋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
6、運動規(guī)律B
在水平方向: aX=0;VX=V0;X=V0t
在豎直方向: aY=g;VY=gt;Y=gt2/2
t時刻的速度與位移大小:l=
速度:V=
方向:tg=Vy/v0 =gt/v0
28.勻速圓周運動A
勻速圓周運動是曲線運動,各點線速度方向沿切線方向,但大小不變;加速度方向始終指向圓心,大小也不變,但它是變速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29. 線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A
(1)線速度V :描述運動的快慢,V=ΔS/Δt,S為t內(nèi)通過的弧長,單位為m/s
(2)角速度ω:描述轉(zhuǎn)動快慢,ω=Δθ/Δt,單位是rad/s
(3)周期T:完成一次完整圓周運動的時間
(4)三者關(guān)系: V=rω,ω=2π/T V=2πr/T
30.向心加速度A
方向:總是沿著半徑指向圓心,在勻速圓周運動中,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變
大小:an=V2/r=rω2
31. 向心力B
(1)向心力是使物體產(chǎn)生向心加速度的力,方向與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n=m V2/r=m rω2
(2)向心力是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命名,不是一種特殊的力,可以是彈力、摩擦力或幾個力的合成,對于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即為物體所受到的合外力。
(數(shù)學(xué)的):
一)兩角和差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二)二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上面這個余弦的很重要)
sin2A=2sinA*cosA
三)半角的只需記住這個: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四)用二倍角中的余弦可推出降冪公式
(sinA)^2=(1-cos2A)/2
(cosA)^2=(1+cos2A)/2
五)用以上降冪公式可推出以下常用的化簡公式
1-cosA=sin^(A/2)*2
1-sinA=cos^(A/2)*2
高一下學(xué)期(圓周運動--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V=2π r / T
ω=2π/ T=2π n
F=mV^2 / r=m ω^2 *r
F=G*m1*m2 / r^2
Ek=m V^2 / 2
Ep=mgh
W總=Ek末-Ek初
p=mV
I=F t
I=p末-p初
T=2π根號(L / g)
V=入 / T
V=入* f
注:各地教材的內(nèi)容可能略有不同。
以上就是高一下學(xué)期物理公式的全部內(nèi)容,F(xiàn)=ma(牛頓定律),W=FL(做功等于力乘距離),F(xiàn)t=mv(動量定理,這個公式非常偉大,你可能要下學(xué)期才能學(xué)到),P=Fv(功率等于力乘速度),F(xiàn)=mv2/r,F=mω2r(向心力),F(xiàn)=GMm/r2(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