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時物理學步入禪境?回朱清時《 物理學步入禪境 緣起性空 》,這是以佛家的眼光,來看待物理問題的,來解決物理想象的一種嘗試。 佛理要懂。 要想讀懂朱清時的《 物理學步入禪境 緣起性空 》這篇文章,如果沒有佛學修養,是看不懂的。那么,朱清時物理學步入禪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對科學與玄學之間的關系話題較感興趣,因而瀏覽相關網頁時,多次看到這句話,這引起起我的注意。經搜索得知,它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教授,在其2009年的一篇報告《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序言中講的一句話。當時,朱清時作為知名科學家,以其公開身份及行為推崇佛學思想,引起社會觀注。而這句話是代表朱清時立場的標志性語言。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八年之久,但是網上圍繞這句話,進行評述、引用和論辯的文字及網頁,仍然大量存在。
圍繞朱清時這句話,進行言說的,大致有三種人:一是學院反對派,他們認為朱清時的行為,是對科學事業的背叛,是在給科學界抹黑,并且其言行會誤導公眾相信迷信,因而對朱清時的言行應予與抵制與批判。二是寺院力挺派,他們認為科學家推崇佛學,正好驗證了佛學的正確性,應予支持與宣揚。三是附庸風雅派,他們是把朱清時的這句話,當作為表明自己高深、智慧、空靈等時尚品性的高端話語,來進行言說和宣揚。
這里,我對以上三種人評析如下:
一是關于學院反對派。雖然其看問題較為深刻,但是其態度卻不妥。因為科學家也是人,科學家也有信仰,其具有表達信仰、宣揚信仰的自由與權利。因而,對朱清時的言行,應當遵循伏爾泰的原則: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嗯……
很簡單
他是在通過科學 來闡述世界的本質。
但他依然沒有說的很明白,或是很令人信服。
他進入一個誤區
科學不可能 用來研究真相(世界的本質)
也就不可能 闡述 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科學只能研究 在法則規定之內的東西。
世界的本質是 超越所有法則與規則的。
世界的本質 是無法言說的,不管你說什么都是錯的。
對于真實的本質,邏輯本身是毫無用處,使用信仰去驗證謊言,得到的只是謊言
關于如何理解其中內容,
我簡單轉換一下。
引用——朱清時
佛學認為,物質世界的本質,就是緣起性空。藏識海(又名“如來藏”)是宇宙的本體。物質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風緣引起的海上波濤。
換言之,物質世界,就是風“緣”吹奏宇宙“本體”產生的交響樂。
這個 風 緣 就是 瑪雅(梵文maya),
瑪雅就是幻覺,幻境的含義
交響樂也是 瑪雅的創造,
瑪雅制造一系列的法則與規則。
如來藏 應該就是 實相
用科學來講/
就是
世界的本質/ 真實 /真理
你想要理解世界的空,其實很簡單
你想想
物質理論上是 可以無限分割的,
那么就會出現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物質是否具有實質性?
分割到原子,
那么原子并沒有一個真正的“自身”,
它是由其它物質構成。
但那個物質還可以分割……
無止境分解。
朱清時《 物理學步入禪境 緣起性空 》,這是以佛家的眼光,來看待物理問題的,來解決物理想象的一種嘗試。
佛理要懂。
要想讀懂朱清時的《 物理學步入禪境 緣起性空 》這篇文章,如果沒有佛學修養,是看不懂的。如果你不能禪修,不懂禪定,也是不懂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就足夠難倒了很多人。著八個字,是需要悟道的。只有悟道了的人,才會很好的把握“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朱清時教授,悟道沒有,我不敢揣測,但是有一點,我是明白的,要想讀懂他的這個論文,沒有佛學基礎,是不可能的。這里的佛學用語,已經把你難倒了。
用佛法看待物理。
朱清時教授,用佛法來研究物理,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點,也是一個新的方向。科學越是發展,越是發達,越會發現佛法的科學。物理學的發展,需要新的觀察點,需要新的思路,需要新的眼光。著名的物理大師牛頓最終信仰了基督教,走進了神學的領域。這是牛頓的選擇。無獨有偶,朱清時教授,也這么做了。而且還寫了論文加以論述。
朱清時的嘗試。
這是一個新的嘗試,目前只有朱清時教授再做。他,也是一個禪修的人。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來研究物理學,只是他的方式,讓我們很多人難以接受,難以理解。
朱清時。
最早,是一個叫做朱清時的人,他是一個知名的化學專家,搞化學的,但是不懂量子力學。這個人對量子力學的基礎都沒有搞清楚,卻又喜歡佛學,正好他看見有一個西方的學者寫了一本書,叫做《物理之道》,里面說,現代科學想要突破,就得和東方的玄學結合(楊振寧批判過,說這書是胡說八道)。朱清時看了,就有點走火入魔,居然信了。
當時有一個偽科學,叫做“量子佛學”,朱清時就迷信這種東西,到處宣傳,加上一點他自己的妄想,就寫了一篇文章,叫做《物理學步入禪境》(這篇文章被李淼批判過,認為里面的內容低級幼稚)。在文章的最后,朱清時做了一個總結,大意是說:科學家辛辛苦苦爬山,到達了山頂,發現一群大和尚在山頂等候多時了。
這句話,就是“科學的盡頭是xx”的第一個原始版本。之后,被簡化為“科學的盡頭是佛學”。這樣一來,其他人不滿意了,紛紛跟上,編造為“科學的盡頭是易經”,“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然后,“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的版本也出現了。
相關信息
科學是有盡頭的,人類所能涉及并有理論根據的科學,只是宇宙開發出來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更深更廣闊的領域人類只能在不斷的進化中,一點點的去揣測去試探才能打開未來宇宙的奧秘。
朱清時, 覺性科學, 當物理學步入禪境,物理學發現萬物皆空,心物一元,佛學的空性智慧,為何“五蘊皆空”呢?為何人體是“空”?能量從何而來?
以上就是朱清時物理學步入禪境的全部內容,我簡單轉換一下。引用——朱清時 佛學認為,物質世界的本質,就是緣起性空。藏識海(又名“如來藏”)是宇宙的本體。物質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風緣引起的海上波濤。換言之,物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