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筆記?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物理學習中的三個重要概念:慣性、力和速度。通過對三道題目的解答,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慣性與速度無關慣性大小與速度無關,只與質量有關。所以無論速度如何,只要質量不變,慣性就保持不變。那么,物理筆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八年級物理第四章筆記介紹如下:
一、光源
光源: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陽、星星、螢火蟲、燈籠魚等.
人造光源:火把、電燈、蠟燭等.
二、光的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透明、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由發光物體本身決定.
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
小孔成像規律:當物距大于像距時,成縮小的像
當物距等于像距時,成等大的像
當物距小于像距時,成放大的像
(2)取直線:激光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
(3)限制視線:坐井觀天
(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要求知道:日食時月球在中間;月食時地球在中間)
光線: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我們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2、在計算中,真空或空氣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約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約為 c;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光年是長度(距離)單位;
1光年≈9.4608×1015m≈9.4608×1012km;
注: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中不傳播;
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最快,空氣中次之,透明液體、固體中最慢(二者剛好相反).
光速遠遠大于聲速,(如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在100m賽跑時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不計,但光傳播的時間可忽略不計).
四、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當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光的反射.
注意:我們看見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物體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一個光線接收器
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內容:(1)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簡記):
注:入射角與反射角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反射角總是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只能說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說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鏡面旋轉X°,反射光旋轉2X°)垂直入射時,入射角、反射角等于0°
4、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雙眼)
5、關于法線 (是虛線,是平面鏡的垂線,是兩線夾角的平分線)
6、兩種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1)鏡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其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
(3)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點:都是反射現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點是:反射面不同(一個光滑,一個粗糙),一個方向的入射光,鏡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個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處,背光走要走亮處,因為積水發生鏡面反射,地面發生漫反射,電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處,黑板上"反光"是發生了鏡面反射)。
1、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小單位變大單位用乘,大單位換小單位用除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后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
(2) 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6、特殊方法測量
(1)累積法
如測細金屬絲直徑或測張紙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本文將介紹物理學習中的一些重要知識點,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