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陳歷史名人?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漢太丘長陳寔之后,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4、那么,姓陳歷史名人?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陳勝,字涉,陽城人,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被譽為我國農民起義的第一人。
2. 陳圓圓,江蘇武進人,明末清初吳中名優,“秦淮八艷”之一。她冰雪聰明,色藝雙絕,被姨夫賣給蘇州梨園。崇禎末年,她被田畹鎖擄,后轉送吳三桂為妾。相傳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遂引清軍入關。
3. 陳賡,湖南湘鄉人,出身將門,非常能征善戰。
4. 陳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人,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他在559年駕崩,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于萬安陵。
5. 陳宜中,字與權,溫州永嘉人,南宋末年宰相。他年少家貧,但為人“性特俊拔”。曾有一個商人推算他的生辰,認為他將來必定大富大貴,于是把女兒許配給他。
6. 陳完,春秋時陳國公族,陳厲公之子。他是戰國時期田氏齊國的始祖。還有同名明代詩人,陳完字名甫,號海沙,通州人。
7. 陳湯,西漢后期將領,字子公。他年輕時喜歡讀書,學識淵博,寫得一手好文章。家中貧窮,靠乞討借貸為生,沒有節操,不被州里人所稱道。陳湯就西到長安去求取官職,謀得太官獻食丞一官。
8. 陳白塵,原名陳增鴻,又名征鴻,筆名墨沙,出生于江蘇淮陰。
9. 陳寅恪,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中國史學、文學、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陳姓名人
1.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陳勝,字涉,陽城人。陳勝年輕時靠給別人當長工為生,一次跟伙伴們在田間休息,他對伙伴們說:“如果我們之中有的人將來富貴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聽了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哪里來的富貴呢?”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鴻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人被征去屯戍漁陽。當他們走到大澤鄉的時候,連降暴雨使他們耽誤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應該處斬。陳勝、吳廣決定起義。他們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在一塊白綢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把它塞在別人家捉的魚的肚子里。兵士們買了魚回來,發現了這塊白綢上面的字,十分驚奇。到了半夜,吳廣又悄悄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里,點起篝火,先裝作狐貍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加又驚又怕。
陳勝、吳廣見起義時機成熟了,于是殺掉帶領他們的兩個軍官,在大澤鄉發動了起義。起義隊伍發展迅速,并在陳縣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自立為王。接著陳勝派兵攻打趙、魏等地,并派主力進攻關中地區,但由于秦軍優勢兵力的反撲,陳勝兵敗后被叛徒莊賈殺害。
2.《三國志》的作者陳壽
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師從著名學者譙周,成年后在蜀漢任衛將軍的屬官主簿,后來成為皇帝身邊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員。
1、陳完:春秋時陳國公族,陳厲公媯躍之子,字敬仲(一說敬是謚號);是戰國時期田氏齊國的始祖;其后裔中有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田穰苴,孟嘗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2、陳勝:字涉,秦末陽城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后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后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3、陳湯: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人,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經假托圣旨,脅迫西域都護甘延壽出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安定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官至射聲校尉、從事中郎,封關內侯,在長安去世。王莽掌權后,追謚陳湯為破胡壯侯。
4、陳琳: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陳琳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
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袁紹失敗后,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
歷史上姓陳的名人有:陳完、陳勝、陳平、陳湯、陳寔、陳琳、陳登、陳宮、陳群、陳震、陳壽等等。
1.陳勝
陳勝(?—前208),字涉,秦末陽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后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后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2.陳平
陳平(?-前178年),漢族,陽武戶牖鄉(今河南省原陽縣)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史記》稱之為陳丞相。
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漢高祖死后,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與王陵并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陳平擢為右丞相,但因呂后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呂后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漢文帝)。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于職守,受到文帝贊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順平東),死后謚獻侯。
3.陳湯
陳湯(?—約前6年),字子公,漢族,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北)人,西漢大將。
1、陳勝
陳勝(?—前208),字涉,秦末陽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后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后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
2、陳寔
陳寔(104年-187年),字仲躬(《陳寔碑》誤作仲弓),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長葛縣古橋鄉陳故村)人。東漢時期官員、名士。
陳寔出身微寒,起家任都亭佐,轉為督郵,遷西門亭長,四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公,再辟大將軍府。司空黃瓊辟選人才,補聞喜縣令,治理聞喜半歲;復除太丘長,后世稱為“陳太丘”。其子陳紀、陳諶并著高名,時號“三君”。他以清高有德行,聞名于世,與鐘皓、荀淑、韓韶合稱為“潁川四長”。
3、陳霸先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漢太丘長陳寔之后,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4、陳后主
陳后主陳叔寶(553年11月-604年11月),字元秀,小名黃奴,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陳朝也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582~589年在位),陳宣帝陳頊嫡長子,母為皇后柳敬言。
以上就是姓陳歷史名人的全部內容,陳姓名人 1.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陳勝,字涉,陽城人。陳勝年輕時靠給別人當長工為生,一次跟伙伴們在田間休息,他對伙伴們說:“如果我們之中有的人將來富貴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聽了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