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酸性大小排列?一、高氯酸>氫碘酸>氫溴酸>鹽酸>硫酸>硝酸>氯酸>草酸或乙二酸>亞硫酸>磷酸>丙酮酸> 亞硝酸>氫氟酸>甲酸>乳酸>苯甲酸>丙烯酸>醋酸>丙酸>油酸>硬脂酸>碳酸>氫硫酸>次氯 酸>硼酸>偏硅酸>苯酚 二、判斷方法:1、不同元素的最高價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則酸性越強。2、那么,化學酸性大小排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見的酸性強弱順序:
(1)常見的弱酸的酸性強弱順序:CH?CHOHCOOH(乳酸)>C?H?COOH(苯甲酸)>CH?=CHCOOH(丙烯酸)>CH?COOH(醋酸)>C?H?COOH(丙酸)>H?CO?(碳酸)>H?S(氫硫酸)>HClO(次氯酸)>H?BO?(硼酸)>H?SiO?(偏硅酸)>C?H?OH(苯酚)
(2)常見的強酸的酸性強弱順序:HClO?(高氯酸)>HI(氫碘酸)>HBr(氫溴酸)>HCl(鹽酸)>H?SO?(硫酸)>HNO?(硝酸)>HClO?(氯酸)
(3)常見的中強酸的酸性強弱順序:HOOCCOOH(草酸)>H?SO?(亞硫酸)>H?PO?(磷酸)>CH?COCOOH(丙酮酸)>HNO?(亞硝酸)>HF(氫氟酸)>HCOOH(甲酸)。
中學化學常見弱酸有:
H2SiO3(偏硅酸)、HCN(氫氰酸)、H2CO3(碳酸)、HF(氫氟酸,較少見)、CH3COOH(也作C2H4O2乙酸,又叫醋酸)、H2S(氫硫酸)、HClO(次氯酸)、HNO2(亞硝酸,較少見)、中學范圍內的所有的有機酸(中學不學習有機強酸)、HONC(雷酸)等。
高氯酸>氫碘酸>氫溴酸>鹽酸>硫酸>硝酸>氯酸>草酸或乙二酸>亞硫酸>磷酸>丙酮酸>
亞硝酸>氫氟酸>甲酸>乳酸>苯甲酸>丙烯酸>醋酸>丙酸>油酸>硬脂酸>碳酸>氫硫酸>次氯酸>
硼酸>偏硅酸>苯酚
酸性,一般能使紫色石蕊變為紅色等。常溫下溶液的pH值在7以下時都呈酸性反應。pH值愈小,酸性愈強。酸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以及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還有與某些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新酸和新鹽的一類通性,稱為酸的酸性。
擴展資料:
酸性物質通性:
一、在‘金屬+酸→鹽+氫氣’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不能是濃硫酸或硝酸。因為濃硫酸或硝酸都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時不能生成氫氣而生成了水;金屬是指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活潑金屬,排在‘氫’后的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二、通過金屬跟酸的反應情況導出金屬活動順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所需時間越短。
(1)HI > HBr > HCI > HF ---HF屬于弱酸!
(2)HNO3 > H3PO4 > H3AsO4
(3)HCIO4 > H2SO4 > H3PO4 > H2SiO4
(4)HCOOH > CH3COOH > CH3CH2COOH ...> H2CO3
在相同溫度、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條件下:
強酸的順序是: HClO4(高氯酸)>HNO3(硝酸)>HCl(鹽酸)>H2SO4(硫酸);
中強酸的順序是:H2SO3(亞硫酸)>H3PO4(磷酸);
弱酸的順序是:HF(氫氟酸)>H2C2O4(草酸)>HCOOH(甲酸)>C6H5COOH(苯甲酸)>CH3COOH(醋酸)>RCOOH>H2CO3(碳酸)>H2S(硫化氫)>HClO(次氯酸)>H2SiO3(硅酸)。
擴展資料
酸的強弱變化規律
酸的強弱是由酸本身的組成和結構決定的,表現在其電離能力的大小上。
1、無氧酸 中心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大,非金屬性越弱,對氫原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弱,酸就越容易電離出氫離子,酸性越強。例如,氫鹵酸的酸性:HF 2、含氧酸 含氧酸的酸性強弱情況比較復雜,主要有以下幾條規律: (1)相同化合價的不同元素作中心原子,中心原子的原子半徑越小,非金屬性越強,其酸性越強。例如,次鹵酸(HXO)酸性:HClO>HBrO>HIO;亞鹵酸(HXO2)酸性:HClO2>HBrO2>HIO2;鹵酸(HXO3)酸性:HClO3>HBrO3>HIO3。 甲酸>苯甲酸>乙酸>丙酸>戊酸(說明一下,甲酸、苯甲酸跟乙酸的比較:它們都有相同的基團羧酸根,跟羧酸根相連的部分~氫、苯環基、甲基,由于氫帶有正電會吸引羧酸根中的負電荷使氫更易解離,而苯和甲基帶負電,會吸引氫使其不易解離,但甲基的吸引作用更強所以乙酸酸性會弱于本甲酸) 以上就是化學酸性大小排列的全部內容,強酸的順序是: HClO4(高氯酸)>HNO3(硝酸)>HCl(鹽酸)>H2SO4(硫酸);中強酸的順序是:H2SO3(亞硫酸)>H3PO4(磷酸);弱酸的順序是:HF(氫氟酸)>H2C2O4(草酸)>HCOOH(甲酸)>C6H5COOH(苯甲酸)>CH3COOH(醋酸)>RCOOH>H2CO3(碳酸)>H2S(硫化氫)>HClO(次氯酸)>H2SiO3(硅酸)。所有酸的酸性比較